close

席德進

【引用】鄉土歌頌-3

十三、日月潭 澄清湖

當車穿過青翠的叢山,衝上了環湖公路口,一轉,豁然開朗,日月潭就展現在眼前。哇!好一潭清澈而恬靜的水。

我不只一次地來遊日月潭,這片水對我深具誘力。彷彿過了一段時日,若不來一親她的芳澤,靈魂裏就會滿生塵穢,必須經她清白的風韻洗濯,一切污濁才會脫落。

日月潭不是世界奇觀之類的英雄式的景色。她是一幅平淡而帶逸趣的中國山水。隨著時間的移轉而變幻她各種風姿。我愛看黎明時濃墨般的山影,曙光撥開雲層,劃一條閃白在靜止的水上。日出的彩雲又把水面繪成印象派的色調。乳白的朝霧如帶。第一條早醒的船從對岸山地村徐徐駛來,劃破一夜的靜寂。去走一走山路,看那鮮艷的紅葉,青綠的 翠竹,划一隻獨木舟,任其飄浮,躺著磕上雙眼,讓暖暖的陽光照拂。忘卻昨日,忘卻今宵。

像西湖、澄清湖處處是人工的。沒有重山幽谷,只有平直的堤岸和垂柳。或許是她太靠近都市,也染上了都市的煩囂。一列隊一列隊的人潮湧至,齊聲高歌。一車一車的遊客像趕來進香吃拜拜。景色是明朗的,氣氛是歡暢的。這兒的水和天像是兩塊大空白,使你的視覺得到休息。 

當我坐在草岸凝視,那一灣嫩綠的草沒入水中,使我有浸進水中的慾望。那塔影、亭、樓、橋的配置,僅為拍照而具意義?當我獨自面對 一片清澄的水,我彷彿照見了自己。用心靈滲透入自然,反察自己在人生中所扮演的容顏。讓自然來潛移默化我們漸趨於寧靜、和平、善良。因而對生存倍增歡欣和勇氣。

【引用】鄉土歌頌-3

十四、節日

一個彩色繽紛的日子,一個鑼鼓喧天的日子,一個熱鬧非凡的日子。鄉人放下終年辛苦的作活,載著滿懷的虔誠和喜悅,聚集在小鎮廟前的廣場上,設置豐盛的祭品,焚香跪拜,來感謝神明賜給他們的豐收與庇護。

卡車載來上千斤的豬公,嘴裏啣一只鳳梨,背上掛一條紅布,脖子上套一串銅錢,上面點綴著紙糊的高樓,聳立在人群中,竹桿上昇起冥燈,飄著一串紙罩。道士穿著鮮艷的道袍,來為人們祈禱消災。朝拜的人真是途為之塞,這盛況十多年才有一次呢!

這時,多年不見的親友,也從外地趕回來吃拜拜。街上每一家都擺滿了全豬、全羊、全雞、全魚......準備了宴客的席桌。米酒呀,紅露酒呀,啤酒呀,任你喝呀!像這種集體的大吃大喝的豪華,恐怕祇有在海島的臺灣才流行這種風俗。由於這兒的氣候、地理環境的特殊,形成了這一股的狂熱的豪情,那些年青健壯的漢子,醉倒才算是英豪。

歌仔戲正在野台上唱著,看那紅紅綠綠的鄉下小姐,她們的打扮都是從電視裏學來。那些穿著大花襯衫、喇叭褲的少年仔,三五成群搖曳而過。阿公阿婆們依然一襲黑色的唐杉,保留著他們年輕時代的風尚。它代表著辛勤的耕作,簡樸的生活,莊嚴的情緒。那拓荒的日子漸漸在他們記憶中模糊。

節日是人生過程中怒放的花朵。它那燦爛的光彩,把千百個平凡的日子映照得有了生氣。人們在這時才發揮創造的才能,用藝術來把節目點綴得更為華麗。

【引用】鄉土歌頌-3

十五、鄉鎮

偶然走進一個偏僻的鄉鎮,像走回半個世紀前的時空。我們置身於紅磚包圍的世界裏,是一種希罕的感受──被人們遺忘了的不太遙遠的過去,形象是優美的,氣氛是寧靜的。沒有汽車,街顯得空蕩蕩的。那一列穹形的走廊,生動地存在於光影之中,像古羅馬的城池,要在時間之流中抗拒著毀滅。

在舊湖口、在大溪、在鹿港、在北埔......這些曾經一度繁榮過的鄉鎮,後來因為事過境遷,經濟蕭條,便逐漸衰落下來,而停頓在那裏,做著她昔日的美夢。到今天,還沒有被迅速改觀的現代化單調醜陋城市面貌所波及,真是幸運。讓我們這些整日在人車擁塞,空氣污濁,噪聲刺耳的恐怖地獄中生活的可憐蟲,再一親這真正屬於人的街道,從「免於恐懼的自由」中恢復常態,從原已被磨得遲頓了的感覺中重獲甦醒,來欣賞這一片恬靜的陽光,在紅磚砌成的凸凹之間遊移變幻。看那街面怪異的裝飾點綴,形成一幅風味別緻的天線景觀。商店內的佈局是純中國的,高昂的庭堂,幽深而陰暗,像藏著無限的神祕。那閣樓,繞著廻廊、欄杆,把人從現實中提昇至冥想的境界。他們依舊做著祖傳的生意,謙遜的、誠實的、和藹的對待顧客。

有些街道是曲折的,由封閉到開朗,由窄街到廣場,有豐富的自然形成的變化,引人入勝。人穿梭其中,既無迫感,更無畏懼。在那兒生活永不會感到單調和孤絕。

從前的城市,是為人而存在的。今天是為汽車而設。逼得人跨天橋、鑽地洞,使你心中滋長恨意。回顧這些古老的鄉鎮,真羡慕那充滿人性的空間,生活在那兒的人,自然帶著溫暖的愛意,過著安祥的生活。

【引用】鄉土歌頌-3

十六、鄉人 

我常常欣賞那赭褐色的皮膚,粗厚的手掌,一副坦誠的笑臉,這些真實的鄉人容顏,我們在中國電影裏找不到,在電視上也看不見。他們的比任何性格巨星更性格。他們流露出的感情,比任何演技派明星更動人。

由於他們是樸實的,自然地表露,沒有絲毫偽飾與炫耀,因而他們的美,就像一株樹,一塊石,一片雲那樣自成天趣。

他們是自然塑造成的──從小,就光著身子在大地上翻滾,與泥土為伴。朝染紅了他們青春的面頰,健壯的體形有如山岳,屹立在烈日強風之中,昂兀著藍天。在成熟的秋季,他們謙遜的,溫馨的慢下步子,向著莊嚴的人生旅程,沒有怨言地走去。即或臉上佈滿縐紋,在冬日的陽光裏安靜地咀嚼那曾經擁有過的幸福,面對過的喜悅和哀傷。這一切都化為一片燦爛的葉子,在模糊的視界裏飄舞。

數千年來,傳下了永不知倦地操勞的美德。這與生俱來的堅忍耐力,似乎與亘古的日月相抗。你能計量他們流過多少汗水?無言地來,又悄悄地去。像株玉蜀黍一樣,卑微的接受了生命過程的律令。

鄉野是他們的舞台,日子永遠是清新的。不會染上都市人的單調與寂寞。看小草又綠了。池子裏的魚又大了。今年又是豐收。讓我們坐下來喝喝米酒,看布袋戲,在竹棚下聊天,在廟堂裏閑坐。

是這些默默無聞的鄉人,把我們的世界改造成富庶的樂圈。而我們總是輕易地把他遺忘。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