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邑故鄉:林玉山110歲紀念展》,嘉義市政府文化局,2018。
黃琪惠
三、海報的風格與圖像意義
林玉山1932年以描寫蔗園一角的〈甘蔗〉入選第六回臺展,此作品繼1930年〈蓮池〉之後再度獲得特選臺展賞。當時臺展日本審查員獎勵畫臺灣的特色,而林玉山觀察寫生家鄉的經驗,認為嘉義有很多的蔗糖會社與糖廠以及蔗農,最能代表臺灣的特色。這幅畫甘蔗幾乎佈滿畫面,蔗株高大挺拔,蔗葉狹長,錯落有致,描繪得相當自然生動,展現甘蔗豐饒的生產能量。甘蔗底下母雞帶著小雞在地上啄食,增添畫面溫馨的氣氛。
〈蔗作改良海報〉同樣有幾叢甘蔗高聳挺立,但畫面最吸引目光的反而是兩位農婦裝扮的女性。這兩位女性一站立一坐著,身穿藍衣寬黑褲,以白色細繩繫上深灰色的圍裙,手戴竹編護腕,肩披白毛巾。梳著髮髻的女性,赤足交叉坐在地上,左腳略微拱起,一手撐地,一手橫身拿斗笠放在水壺旁,上半身挺立地望向她的左前方,姿勢頗為優雅。站立的女性頭戴斗笠與工作鞋,一手靠在蔗莖,一手放在腰上,眼神略微往下俯瞰,姿態比較英挺。這兩位女性的面容其實很類似,鵝蛋臉、柳葉眉、櫻桃小嘴,雙頰並塗上腮紅,顯而易見這並非是兩位農婦的肖像,而是林玉山呈現理想的美人典型,即使她們的穿著相當樸實,毫無裝飾品。根據日本學者的研究,日本明治到昭和戰前時期的近代海報中,以女性為主題佔大多數,許多畫家設計商業海報也以美人畫海報為主。林玉山當時理應熟悉宣傳海報的流行趨勢,他設計美化的農婦形象,具有扭轉官方的制式宣傳品形象,提升海報的視覺吸引力。
海報中位於站立農婦的左後方有座整棟的建築 物,為嘉義新式製糖工場。從建築物的構造外形對照當時的照片,這棟糖廠應是大林製糖所。大林製糖所前方似有專門載運甘蔗的糖鐵(五分仔車),林玉山以兩車箱象徵從蔗園運送甘蔗至糖廠的交通工具。製糖所背後的遠山以水平方向圓緩起伏,以及淡藍天空中的幾朵白雲,呼應前景挺立的甘蔗與休息中的農婦,使畫面呈現平衡穩定感。藍天白雲下,甘蔗園地、農婦、糖廠的圖像組合,前景的甘蔗農作物是為了遠景的製糖工業的意義,整體畫面呈現明朗愉悅的生產氣氛。
1935年林玉山在京都進修期間創作〈故園追憶〉參選臺展,這是描繪他常去的山仔頂風景,這幅畫也留下寫生稿,包括1934年以水彩寫生〈山仔頂〉農村景觀。林玉山的寫生稿一方面幫助我們理解他創作的構想來源,一方面了解畫家如何藉由回憶故鄉景物而重新組合畫稿,並在畫作中呈現山仔頂純樸幽靜的印象。〈蔗作改良海報〉也是類似的情況。目前林玉山的寫生冊中,包括約1934年〈牛與農婦〉與〈埤仔頭農事〉,主要速寫農婦與水牛以及牛車裝載肥料的場面,還有約1940年〈扛甘蔗的農婦〉與〈休息的農婦〉等寫生稿。從這些農婦寫生稿,顯示他對田園農婦工作時的實地觀察經驗。林玉山在這些寫生稿的基礎上,配合蔗作改良品評會的宣傳要求,將甘蔗、農婦與製糖工場組合成海報畫面,兩位美麗農婦宛如嘉義郡蔗作改良品評會的代言人。
林玉山根據寫生稿與構想作畫,但實際構圖時是 以所學的日本畫方式進行。〈蔗作改良海報〉與〈故園追憶〉這兩件作品明顯吸收大正時期日本畫的細密重彩的寫實畫風,前者更與京都派畫家土田麥僊(1887-1936)〈大原女〉在題材和表現手法有異曲同工之處。土田麥僊是活躍大正至昭和時期的日本畫家。1904年進入京都大家竹內栖鳳(1864-1942)門下,1911年京都繪畫專門學校畢業,次年以〈島之女〉入選文展。1918年他與村上華岳、榊原紫峰、小野竹橋、野長瀨晚花組成「國畫創作協會」,從事近代日本畫的革新運動,以創作融合西洋與東洋美術的新日本畫為目標。1921年他與黑田重太郎、小野竹橋、野長瀨晚花遊歷歐洲各地,研究西洋繪畫,1924年返日以〈舞妓林泉圖〉參展第四回國展。1927年第六回國展展出的〈大原女〉,取材京都市附近大原女性特有的傳統服飾風俗,畫面具有明快的構圖與色彩、平面性表現空間的特色。這幅〈大原女〉已有研究指出畫中三位女性的安排與姿勢,與馬奈(Édouard Manet, 1832-1883)〈草地上的午餐(Le Déjeuner sur l'herbe)〉人物近似,而植物與雲的描寫受到盧梭(Henri Julien Félix Rousseau, 1844-1910)畫風的影響。然而更重要的是土田麥僊返國後對日本的人物或風景,感受如異國般新鮮有趣,因此描繪人物與風景的組合,表現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係。
林玉山日後回憶認為1935年他再度回到日本,進入京都堂本印象畫塾進修,這段期間對繪畫大有精進,開始懂得怎樣運用色彩,才曉得什麼是創作。他平常在畫塾上課時攜帶寫生資料與試作的畫,交由老師批改指正,或在討論會與塾生交換彼此的作畫心得。他對恩師堂本印象的畫路寬廣、畫法多樣,以及持續創新的精神,視為學習的典範。他有空時即到博物館研究古畫或到圖書館翻查資料,摹寫宋朝花鳥畫。他也把握參觀展覽的觀摩機會,如設法觀賞京都畫派展,並對展場中竹內栖鳳〈鴉圖〉記憶深刻。林玉山在京都期間充分利用時間與資源學習,增廣見聞,提升創作的層次,想必他對於京都畫派的重要畫家,包括土田麥僊等人的作品有所知悉。
林玉山〈故園追憶〉、〈蔗作改良海報〉與土田麥僊的〈大原女〉,這三幅畫皆與勞動婦女主題有關,由女性、土地、植物、建築物與藍天白雲構成畫面,具有清新明朗的風格,尤其淡藍天空中的白雲描寫,都相當類似。〈故園追憶〉前景幾棟白壁灰瓦農舍,婦人彎身餵豬與一旁等待的水牛構成,農舍後方芭蕉、高聳濃密的檳榔等樹林也是表現的重心,呈現故鄉風景綠意盎然的幽靜氣氛。〈蔗作改良海報〉與〈大原女〉儘管兩人的畫風不同,但皆以勞動女性為主體,前者為林玉山描繪 嘉義蔗園的農婦,身穿藍衣圍裙、頭戴斗笠與肩披白毛巾,是我們熟悉的南部田園工作的婦女裝扮,後者為大原婦女的形象。古時候大原的女性從山區收集柴薪,然後步行至京都市集販賣,沿街叫賣的大原女頭頂柴木,肩披白巾,身穿純樸的藍染服飾,腰繫圍裙,手套罩布,腿綁腳絆,頗具特色而吸引京都人的目光,成為當地的風俗特色。兩位畫家都呈現地方勞動婦女風俗的美化形象,尤其左邊婦女坐姿與物品安排的構圖近似。然而林玉山〈蔗作改良海報〉是為宣傳而做,表現較為直接與一目了然的特點,土田麥僊的展覽畫作〈大原女〉則較為細緻含蓄,宛如呈現草地上野餐的悠閒氣氛。
林玉山創作與甘蔗生產有關的主題尚有〈歸途〉,這幅畫在1944年第十回臺陽展中展出。 畫中描繪農婦於蔗田工作完畢,牽著背載甘蔗尾的牛回家,他以迫近的構圖仔細描寫農婦與水牛行進的姿態,相當逼真寫實,農婦衣著的質感,水牛身軀、毛色與眼神的描寫,都十分細膩生動。林玉山運用熟練的筆墨,簡潔單純的圖像,呈現臺灣婦女從事勞動生產的形象。在二次大戰末期困厄的後方環境裡,文藝人士認為林玉山畫牛的技巧生動活潑,給與相當好評。林玉山回憶這幅作品:「這是去田裡面寫生的時候畫的,甘蔗尾是牛的食物,老牛要回去啃這甘蔗尾。農婦手上綁著布,我們以前在犁田的時候,怕手臂曬黑,都會用一塊布包起來。」畫中農婦頭戴斗笠、包白巾,赤足、身穿藍衣,手穿黑長手套與竹護腕,腰繫竹圍裙,與〈蔗作改良海報〉中的婦女形象大同小異。戰後1950年林玉山北上居住臺北市,任教靜修女中以及後續的師範大學美術系,或許是缺乏熟悉的田園可以寫生的環境,農婦與水牛逐漸淡出他的作畫主題中。
林玉山的創作遍及各類的題材,包括動物、花 鳥、風景、人物等類別,他在〈蔗作改良海報〉呈現 勤勞樸實的農婦形象,這樣的農婦也常出現在他的田 園風景畫中,擔任畫龍點睛的角色,如臺展畫作〈夕 照〉、〈驟雨〉 〈故園追憶>等。林玉山描繪在田 園工作的勞動女性,有別於陳進(1907-1998)等美人 畫家普遍取材家庭中的女性,呈現摩登時尚或高貴端 莊的良妻賢母形象,如陳進1933年〈含笑花〉。32林玉山取材嘉義平原常見的田園景象,歌詠勞動女性的生 產價值,可說是對1930年代臺灣女性形象提出不同於 流行的觀點,呈現他眼中的臺灣特色。
四、結論
林玉山〈蔗作改良海報〉畫面上的10-11年期,即1935至1936年,此訊息猶如密碼,透露海報繪製的年代。由於這一期蔗作改良品評會從1935年中開始宣傳,1936年中結束頒獎,這段時間正是林玉山在京都堂本印象畫塾進修,因此這件海報可能如同他1935年參選臺展的〈故園追憶〉,同樣參考1934年的寫生稿,而在京都堂本印象畫塾進修期間完成,然後寄回臺灣。筆者期盼將來發掘更多的相關材料,予以印證或是修正。
〈蔗作改良海報〉是一幅構圖完整的工筆重彩畫作。從畫面的用色、構圖與母題來看,與京都派畫家土田麥僊的〈大原女〉類似,都是美化勞動女性的形 象,呈現地方風俗的特色。然而〈蔗作改良海報〉畢竟是受官方委託製作的宣傳性質,屬於林玉山所謂的實用美術,因此畫中呈現甘蔗、農婦與糖廠的圖像組合,強調農婦的甘蔗生產是為了供應會社的製糖目的與意義。而林玉山刻意描繪兩位勤奮、樸實而優雅的農婦作為海報的主視覺,賞心悅目的形象想必為蔗作改良品評會的宣傳增分不少。目前林玉山繪製的海報僅見此張,因此〈蔗作改良海報〉更顯得珍貴,而且從嘉義糖業發展來看,這件海報作為嘉義郡獎勵蔗作改良的視覺性史料,深具歷史意義。
林玉山自信與嚴謹的創作態度,對各類作品皆全力以赴,也願意挑戰自我而不斷嘗試新畫風,因此形成多元的創作風格。從〈蔗作改良海報〉的品質來看,他對於被委託而作的實用美術,視為正式作品而用心繪製,並在畫面署名鈐印,他為報紙連載小說或 出版的小說描繪的插圖也是這樣的做法。本文僅研究林玉山為官方繪製獎勵蔗作改良生產的一幅海報,有關畫家其他的實用美術,尚待更多的田野調查與後續 的研究。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