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錄自《有毒汙泥愛你好》第四章,台北:紅桌文化,2011

……戰爭結束後,美國在原子彈研發上面臨新的公關問題。蘇聯自行發展原子彈之後,美國核武獨霸地位迅速瓦解。到了一九五二年,兩國的核武都從原子彈晉級到氫彈。氫彈的毀滅力量更勝原子彈,比夷平廣島的爆炸力強了一萬五千倍。隨著美蘇雙方敵意漸增,大眾開始憂慮原子彈潛在的可怕後果:萬一又發生「世界大戰」,這些炸彈一旦爆炸,所釋放出來的能量足以摧毀好幾座城市;那時候大家早已知道,這場戰爭沒有贏家。

原子能的和平用途

一九五三年,美國總統艾森豪在聯合國發表著名的演說〈原子能的和平用途〉。借用《聖經》中「化干戈為玉帛」的道理,他宣示「原子能的和平用途並非未來的夢想,此時此刻,我們已經證明有這樣的能力……為世界上資源匱乏的地方提供充足的電力……美國誓言……要協助解決原子能可怕的困境,並且善用人類奇蹟般的創造力,全心全意照出解決之道。我們有這樣的能力,不應自取滅亡,應為生命做出貢獻」。

艾森豪的演說開啟了新一波扭轉核能形象的宣傳活動。不久之前,核能只被證實可用於毀滅性武器。現在,美國原子能委員會(簡稱「原能會」)信誓旦旦地表示,興建核能發電廠後,電費會「便宜得連電表都用不著」。美國政府終止了核子原料的所有權獨佔,鼓勵私人公司發展商用核能,也承諾會把原子能源技術分享給低度發展的國家。政府為了讓原子能神奇的形象深植人心,又是製播教育影片,又是印發手冊,又是邀請專家發言。專家說,只要一粒豌豆大小的鈾礦,便成釋放讓一部車子開到月球再開回來的能量。一九五四的勞動節,距離發表〈原子能的和平用途〉的演說還不到一年,艾森豪便上國家電視台作秀──他手上的「魔杖」一揮,遠在賓州小鎮西萍港的電控挖土機就開挖,美國第一座核能電廠正式動工。

但是,表現和現實在一次天差地遠。雖然科學家已經證實了使用核子反應爐發電的可能性,但美國各家電力公司認為核能發電既昂貴又沒必要,並不看好這項技術。事實上,西萍港反應爐每千瓦的發電成本,比當時主流發電成本還要高出十倍,只能靠聯邦政府的補助,價錢才能跟傳統的燃煤發電競爭。因此,興建西萍港核電廠的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此舉所要傳達的訊息是:原子能的確有「和平」用途。



一直到一九六二年,核能發電仍然比傳統途徑發電昂貴,但原能會跟西屋、聯合碳化物、奇異電子等私人企業已經投資數十億美元研發,無不急著得到回報。一九六二年,奇異公司正式宣布在紐澤西州的牡蠣溪建造核電廠,而且,這有千一百萬美元的興建費用「完全不含聯邦政府的補助」。實際上,這個反應爐是「帶路貨」,奇異公司甘願以低價建廠,為的是在反應爐市場拔得頭籌。果然,奇異讓大家著迷於高科技原子能的魔力,電力公司像奇異採購反應爐的訂單源源不絕。這些下單的電力公司都深信,唯有發展核能,才能跟上「美國未來能源」的趨勢。訂單到手後,奇異公司便偷偷漲價。到頭來,電力公司為了把握先技「投資未來」所付出的代價,遠遠超過傳統發電的方式。

損害控制

等到「便宜得連電表都用不著」這種誇大的宣傳漸漸失效,美國原能會與擁核團體便換另一種講法:有一天,核能發電的成本會跟燃煤發電、天然氣發電、水力發電「不相上下」。這個目標從未實現,不過,就算核能發電的價格具有競爭力,它還有一個重大問題:安全堪慮。以傳統發電廠來說,一場意外或破壞可能會造成數十人死亡;最糟的情況下,可能會造成幾百人死亡。相較之下,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在一九五七年的一項研究中估計,一百五十萬瓦的小型核子反應爐若發生意外,而且反應爐位在重要城市的上風處三十英里,嚴重時會導致三千四百人死亡、四萬三千人受傷,造成七十億美元的財產損失。若較大型一千百萬瓦的反應爐發生意外,可能導致四萬五千人死亡、約三千億美元的財產損失,且輻射汙染將遍及整個賓州。這些數據讓委託這項研究的美國原能會指導委員會目瞪口呆。在一份內部紀錄中,指導委員會委員洛克說:「各位務必謹言慎行……不要讓民眾建立或強化『反應爐很危險』的印象。我認為,雖然研究結果已經公開、原能會面臨核能推廣的難題,但是在評估過種種假設性意外的後果之後,對於主張在都會區附近設置反應爐一事,原能會不應該讓自己陷入無法自衛的困境。」最後指導委員會決定不發布布魯克海文的研究報告結果,這個消息曝光之後,原能會也僅僅表示該報告未能完成。

其實,核能發電產業早就經歷了一連串災難,這類消息大多都被封鎖。一年又一年,意外不斷發生:

‧一九五七年,蘇聯克什特姆高放射性核廢料貯存場發生大規模輻射爆炸。超過七十平方英里的區域永久無法居住。

‧一九六一年一月三日,愛達荷州的SL-1試驗反應爐的燃料爆炸,三名反應爐操作員當場死亡,反應爐所在的建築物受到汙染。三週後,三名受害者的頭和手因深受輻射汙染遭到切除,當成放射性廢料處理。

‧一九六六年十月五日,位於密西根州蒙洛的三百百萬瓦快滋生反應爐──恩理科費米一號,部分核心熔毀,核能設施主管曾考慮要撤離到廠址北邊四十哩的底特律。這場意外一直被封鎖,到一九七○年代初期,見證熔毀事件的工程師傅勒出版了《我們差點失去了底特律》議書,外界才知情。

‧一九七五年,位於阿拉巴馬州田納西河谷管理局的布朗菲力核電廠沸水反應爐機組發生火災,線路和安全系統盡皆損壞。這把火引起廠房控制室的恐慌,啟動了緊急程序。當時預估,這種情況如果持續下去,將會導致核融毀。

圍阻失效

儘管政府積極用公關手腕來讓人覺得核能「安全可靠」,核能始終跟核武工業撇不清干係。反核運動源自於反對地表核試爆,目的是要讓公民知道輻射對健康和環境的危害。對於環境的關注影響了第一代在地的反核聲浪。……一九六○年代的行動主義帶動了抗爭活動,抗爭數量與日俱增,並主張核能與核子彈的關係密不可分。「諾努克」反核團體在全美積極動員遊說,廣發手冊以傳遞資訊,從環境、科學、經濟等層面來批判核能產業。

電力公司也不甘示弱,發動公關宣傳攻勢。有一份一九七八年的調查報告,分析了由企業資助編撰的公立學校教材。報告中指出:「電力公司對教材內容所投入的資源高於任何產業,它提供影片、漫畫書、卡通圖片或點單的語彙等多媒體材料介紹能源議題……能源教育的對象主要是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生,目的似乎是要培養一批將來會支持電力公司與核能發電的選民。」…

這波公關宣傳不僅把核能描繪得安全無虞,還保證核能發電比其他發電方式更環保、更乾淨。佛羅里達電力公司於一九七五年出版《電力的故事》,書中的漫畫人物保證:「核電廠發電乾淨;無臭又省錢……最重要的是,核能發電有助於節約石化燃料!」另一本漫畫叫做《為生存而戰:向環境汙染宣戰》,由維吉尼亞電力能源公司出版,這本漫畫書主張:「核能發電廠大概是社區中最乾淨、為讓人滿意的鄰居了……本電力公司是蓋新核電廠的領導品牌!」

儘管花了多年的功夫要讓輿論轉而支持核電廠,一九七九年三月二十八日在賓州爆發形象危機時,核能產業竟一點準備也沒有。當時三哩島廠區的控制系統失效,偉達公關的迪倫史奈德被請來救火。他說:「三哩島廠區溝通不良,大概是我在業界這麼多年來見過最嚴重的;這個問題所引起的危機也是史上罕見。」好巧不巧,好萊塢電影《大特寫》正好上映,片中描述電力公司只顧著賺錢,對於重要的安全問題卻敷衍了事。這部電影讓大眾對三哩島事件提高警覺,緊張程度,前所未見。大都會愛迪生公司替母公司通用事業公司管理三哩島廠房,他們發現反應爐過熱時,第一個反應竟然跟電影情節如出一轍。



核電廠內究竟發生了什麼事,電力公司不肯說明,也不知如何說明。賓州州長索恩堡見情況緊急,建議孕婦和孩童撤離到廠房方圓五英里之外。此舉立刻引發恐慌,方圓十五英里內,49%的居民(約十四萬四千人)匆忙打包逃離。迪倫史奈德回憶道:「媒體上的照片怵目驚心,就像二次世界大戰的難民潮,民眾靠著瓶裝水和罐頭食物維生。難民多得驚人,公路上塞滿了車。他們把能帶的東西都堆在車上,用毯子裹著嬰兒,拿圍巾遮著小孩的臉,以免曝露在『輻射』中。孕婦滿臉驚恐,不知何去何從。」

事實上,核能產業在三哩島事件之前就已經開始走下坡了。一九七○到一九八○年間,興建反應爐的價格暴增五倍。核能產能把成本增加怪罪於法律的刁難與反核公民的阻礙。反應爐的建造成品節節上升,電力公司只好取消興建計畫,新核電廠的最後一張訂單成交於一九七八年。到了一九八四年,至少有六家核電廠半途取消施工。因為業界發現,就算電廠沒有蓋完、放著不用,都比完成後營運來得便宜。一九八六年,俄羅斯車諾比核電廠爐心熔毀,輻射擴散到全歐洲,波及全球。核能技術誕生於炒作和哄騙的手段,這時已是奄奄一息,車諾比事故似乎更把它送進了棺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