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蓉,中國民間刺繡,台北:地球出版社,1986。
主要針法圖解
平繡
【平針】平針是刺繡的基本針法,又叫齊針、直針、出邊。起落針都必須繡在紋飾邊緣,要求針腳排列整齊均勻,不露地、不重疊。一般用來繡小花、小葉等圖案。刺繡大面積紋飾時,也多先用平針打底後加繡其他針法,繡品既美觀又渾厚,且能壓拋過長針腳。平針因針腳的不同排列方式而有各種不同名目,如直平針、橫平針、斜平針、人字針等。
直平針:直平針是依紋飾豎直方向運針。
橫平針:橫平針是依紋飾橫斷方向運針。
斜平針:斜平針是依紋飾或左或右,斜向運針,斜度一般為45度。
人字針:人字針左右斜向呈人字連續運針,多用來刺繡植物枝葉或禽鳥羽毛。
【套針】套針是平繡常用的針法。其實物最早見於長沙馬王堆漢墓,唐宋時十分流行。這種針法線條排列靈活,可起和色作用,絲理轉折自如,鑲色、接色都很和諧。特點是針腳皆相嵌,有五彩繽紛的效果,在仿繡繪畫作品中應用最多,現代蘇州雙面繡多用此針法繡成。套針又分單套針、雙套針、集套針等。
單套針:單套針又叫平套針,插針、長短勾。一般針腳較長,用線多較粗,花卉繡品多採用此法。
雙套針:雙套針針腳比單套針繡得較深,層次緊密,遇轉折處針腳短些,易於和色,仿繡實物最為適用。
集套針:集套針法多用來繡圖形紋飾及小圓花卉等,均以等長針腳從外圓繡向內一層層繡起,每針都最準圓心,最後一層的針腳落點都要集中於圓心上。
【搶針】搶針又稱戧針,是用短直針腳案紋飾形狀,分層次繡的方法(有的地方管「一層」叫「一皮」)。通常有兩種繡法,從紋飾外圓向內順序分層繡叫「正搶針」,從內向外層層繡出叫「反搶針」,反搶每層還多加一根扣線在內,使層層繡紋整齊。繡線顏色往往是依照紋樣的設計,採用由淺到深或由深到淺的色暈效果。採用這種針法的繡品較為結實,紋飾裝飾性強。
繡做時,如遇到花瓣等紋樣結構互相疊壓時,多在其交界處留一線空白繡地,刺繡術語叫做留「水路」。
【羼針】羼針即摻針、參針,又稱擻和針。用羼針刺繡,能把色與色之間烘染融合,似一種顏色中包含著多種色彩。多用來表現花瓣、花蕊部分。繡時採用長直針、短直針參錯運針,後一針多起於前一針的中堅,邊口不齊,由裡向外漫射式繡做。繡線顏色可隨意變換,由深到淺或由淺到深,按設計構思羼繡變化和色。繡法自如,寫實感強,常用作大花大朵的刺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