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連結

昨天北京暴雨的事兒讓大家操碎了心,這雨沒下前,叔還替氣象局捏把汗,居家辦公建議也發了,暴雨預警的發佈頻率都快趕上京津城際了,真不下,氣象局的暴雨預警妥妥預定下一個年度梗。

這雨剛下沒多久,叔就收到了「豐台澇了」的消息。昨晚睡前,叔還擔心今早開車出門會不會碰上積水,一覺醒來,這雨就跟沒來過似的。

本以為是北京城市排水系統得到了改善,看了新聞之後,才知道昨晚雨最大的豐台,降水量在100毫米左右,這個雨量也就相當於廣州日常的一場雨。

這次能不澇,是昨晚相關部門連夜抽水排水,這才有的不積水。

叔實話實說,排水本來是下水道的職責,你叫個抽水車來把活兒都幹了,讓下水道臉往哪兒放?

不過北京城的下水道,從建國到現在,澇了不下30年,這臉有跟沒有差不多。

1

最近一次內澇是八年前的7·21特大暴雨,吞了79條人命、塌了10660間房子、丟了116.41億元,這是提前預警6次的結果。

79條人命中,46人都是溺水而亡,廣渠門事件何嘗不是城市內澇之殤?房叔至今回憶起當年新聞中“頭骨都撞碎了”這幾個字,難免心有餘悸。

實話實說,北京內澇不是什麼稀罕事。關於北京暴雨內澇的記錄,從元朝開始就有了。

從元朝初期西元1271年到2000年,730年澇了332年,約2年一遇。其中重大澇災有123年,差不多6年一遇。

清代史籍,關於北京內澇多有記載:

「淫雨匝月。」

「都城內外,積水成渠。房舍頹壞,甚者傾壓致死。」

「沒民田禾,壞民廬舍,露處哀號,慘傷滿目。」

「此實數十年來未有之變也。」

「京師自五月末雨,至六月中旬,無室不漏,無牆不傾。」

2

你說,澇都澇了近千年,北京怎麼就沒點長進?不是沒長進,是全長進在地上能看到的地方了。

北京容易內澇,有三點原因:

1、北京碎片式地下建設,沒有下水道,只有排水管

說句難聽點的話,別看北京地面上高樓大廈林立,地底下根本就沒有下水道,有的只是地下5米左右埋放排水管,直徑僅有1米。正應了中國人那個不好的傳統,面子大於裡子。

要說這排水管,還是歷史遺留問題,建國那會兒咱們國家又沒經驗又沒錢的,但北京的城市排水又亟待解決,所以就直接照搬的前蘇聯模式。

前蘇聯地處高寒地帶,高緯度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的降雨量遠小於中國大部分地區降雨量。這些直徑1米的管道在蘇聯夠用,但是在北京就遠不夠看了。

對於一場暴雨200毫米往上降水量的北京,這些也就能應對36毫米每小時降水量的管道,北京內澇基本上是一年一遇。

跟北京緯度差不多的日本東京,採用的是「地下廊道式」城市排水系統,下水道在地面60米以下,寬闊程度不亞於一座宮殿。

在東京,乃至於紐約、倫敦、巴黎等世界著名城市,排水系統基本要達到能夠每小時排水69毫米的標準。

巨大的對比落差之下,叔實在是沒有辦法把北京地下的那一根根直徑1米的排水管稱為「道」。

2、排水管道存在淤堵問題,清理、更換存在難題

這不是叔亂說,之前有過調查,也有過事實:

北京建築工程學院李海燕教授等曾對北京城區雨水排水管道內的沉積物做過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北京市近80%的雨水排水管道內有沉積物,其中一半左右的管道沉積物非常厚,最厚的地方沉積物占到管道直徑的66.7%。

2013年,北京排水集團組在一次全市範圍排水管淤泥清掏中發現,北京東、西城中心城區的雨水管線老化嚴重,多是上世紀50年代以前建設而成的,部分雨水管線甚至是前清時期的,遇到雨天直接導致居民區積水。還有一些地區,由於周邊使用者私接管線排放污水,造成排水管內的淤泥堵塞面積達到80%,基本喪失了排出雨水的功能。

那城市排水系統不給力,換了不就行了嗎?真不行!

要全面改造老城區的雨水管線,還得先把那些老舊城區管網上的新建築群拆咯!拆遷費哪裡來?無法拆遷,只能打補丁,發現一處補一處。

3、城市發展犧牲土地,天然排水管道減少

雨下了,水往哪排?是個人都能想到,自然是往河流、湖泊裡排。

那叔帶你回憶下,四九城的城區劃界從原來老北京的東西城到現在的城六區,乃至不斷被提出的六環甚至七環,北京越來越大了,需要的土地也越來越多了,地從哪裡來?

都是把原來的河流、湖泊縮的縮、填的填,這才建出了現在偌大的北京城。

從1901年到現在,北京原來的護城河一半被改成暗河,850多年歷史的老蓮花河說埋就埋了,更別說太平湖等十餘座湖泊被填埋。

這個問題不單是北京有,全國各地也做到了「向首都看齊」:

素有「百湖之市」稱謂的武漢,城區的湖泊數量已從建國初的127個銳減到38個,年年雨季都能出現看海奇觀;

無錫城在建國後填塞大小水塘近20個,填塞舊城區河道32條,使無錫從罕有洪澇災害變為一到雨季就要警惕內澇威脅;

蘇州城的河道從宋代的82公里,變成了現在的35公里;

溫州城曾有60多公里河道,但現在已完全填完;

就連被視作城市排水典範的贛州城,原有的百口水塘也即將消失殆盡,曾經的護城河已被填平,不知這座號稱900年不澇的城市還能堅持多少年的不澇傳奇。

再說,現在的城市都是瀝青、水泥路面,路是好走了,但排水遠遠不如從前的泥土路面、自然草地,這就造成了暴雨後原本可以被自然地表吸收、滲透的水量大大減少。

叔上面說的三點都是大因素,還不說其他七零八碎的小因素了。

比如過量抽取地下水,導致城市局部地區出現沉降;設計下沉式立交橋,卻沒有做好排水,成為城市積水隱患……

3

北京都澇成這樣兒了,沒什麼法兒能治治嘛?就不能學學故宮,一逢暴雨,不但沒澇,還出現著名的「千龍吐水」奇觀,那叫一個壯觀。

故宮的路幾乎都是中間高兩邊低,路兩邊還有排水渠。三大殿底下的三層台基,每層都有排水口。暴雨一下,水順著台基邊的龍頭到了明溝暗道,直接就進了護城河金水河。

要真把故宮這一套搬到北京全城,那在這浩大的工程量面前,千龍吐水再壯觀也不頂用。

故宮學不了,被當作城市排水明星案例的青島,就會常常在城市內澇的時候緊接著被提起。

都說德國當年佔領青島時修建下水道,並延用百年至今青島不淹水。深信不疑的大有人在,甚至新聞報導上都對此大肆宣揚:

曾有人問:「如果被帶到一個陌生的國度,如何分辨它是否發達?」

龍應台說:「最好來一場傾盆大雨,足足下它3個小時。如果你撐著傘溜達了一陣,發覺褲腳雖濕卻不骯髒,交通雖慢卻不堵塞,街道雖滑卻不積水,這大概就是個先進國家;如果發現積水盈足,店家的茶壺頭梳漂到街心來,小孩在十字路口用鍋子撈魚,這大概就是個發展中國家。」

如果用龍應台的標準衡量,那麼青島在100年前就進入先進行列。

1898年德國殖民軍登陸青島,立志要把這個只有2萬人口的漁村,打造成海外殖民地的樣板城市。當他們調集了當時德國一流的城市規劃專家和建築設計師來到青島,按照19世紀末歐洲最先進的城市規劃理念,實地勘察設計,形成了青島的城建規劃。17年後,戰敗的德國人給日本人,留下了一座號稱「東方瑞士」的現代化城市。其中,極具現代意識的城市下水管網,讓100年後的青島人依舊受益。

此後還出現了令人啼笑皆非的「油包紙」謠言:

2013年8月21日,一線民發微博稱,「德國人在青島待了17年,沒建別墅大樓,沒搞噴泉,把下水道給修了。可是100年以後,全中國人都看見了一個從來不淹水的青島!下水道使用了百餘年,一些介面零件需更換,當年建下水道的德國公司已不存在。經同德國聯絡,青島發現存放備件的小倉庫,油布包好的備用件,依舊光亮如新。」隨後,此微博頻被轉發、評論。

事實相悖,德國當年也就建了80公里管道,現在剩不到3公里。而青島市市區的排水系統總長將近3000公里,“德國造”排水系統所占比例不到1/1000。

青島能不被淹,靠的是丘陵地形的天然優勢和後期排水系統的擴建。

4

青島能擴建,北京不能嗎?能,有錢就能!

2012年「7·21」特大暴雨後,央視曾經做專題節目討論北京的排水問題,節目中,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浩再一次提到了「錢」:「下水道提高標準,技術上沒難度。關鍵是一拿出錢來,二多部門協同。」

2008年奧運那會兒,就有專家提議改造北京排水系統,後來卻又擱置了,因為算了一下成本,至少上百億。

到了2015年,「海綿城市」的概念提出,全國共16個城市和地區,被列為國家首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沒有北京。

就算北京試點了,按照目前「海綿城市」的試點造價,是每平方公里1億至1.5億元。北京城六區1384平方公里,就得花1384億至2076億元。

這麼多錢,建地鐵可以節省通勤時間、提高經濟效率,建高樓可以承載更多人口、擴大經濟規模。拿來建下水道,除了在下雨的時候不積水、方便點,好像對經濟沒啥幫助。

很無奈也很現實,無論投資在哪裡,都比下水道要拉動經濟。畢竟暴雨,一年也就一兩回吧!那市政部門是不是願意為了暴雨這一偶發事件付出如此高的成本,這誰也說不準了。

叔聽過一個說法,說下水道是一個城市的良心。城市的光鮮亮麗都擺在了地面上,而下水道就是承載了這個城市最為骯髒、污穢的存在。

改革發展短短40年時間,風雨兼程、夜以繼日的狂奔,換來了貧窮國家轉身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高效發展,但並不是所有方面都能跟上這種發展腳步。

對於北京乃至全國大部分沒有下水道、只有排水管的城市來說,骯髒污穢終有一天填滿了地底,溢出地表。到那個時候,再光鮮亮麗的外殼,怕也是兜不住了。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