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隆寺大寶藏殿 觀音菩薩像)
二、雕塑
在西元前一百年左右,印度開始製作佛像,在佛教的東漸下,廣泛地傳到亞洲地區,中國在西元四世紀左右也開始製作本土化的佛像,在北魏五世紀後半期達到鼎盛期。朝鮮三國(高句麗、新羅、百濟)於第四~六世紀接納了佛教,日本在欽明七年(538)由百濟公傳入佛教,同時亦傳入了佛像。
日本完全照章全收在大陸所完成的佛像表現方式與技法,由大陸輸入之技法製作了銅像與木雕像,銅像多為「脫蠟法鑄造」,木雕多以樟木為材料。由於聖德太子積極推動佛教文化,造寺之風盛行,促使佛像雕刻需要量大增,這時代從事製造佛像之人,大多是由中國、朝鮮來的歸化人之子孫,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為止利派,是以製佛師鞍作止利為首,依照北魏後期樣式為雛形的,其特色為安定、對稱、厚衣,具威嚴感。止利派的代表作有法隆寺金堂的「釋迦三尊像」(傳鞍作止利作,金銅製,623),與夢殿「觀世音菩薩像」(又名救世觀音,木造,七世紀前半)。
止利派佛像樣式又稱「北魏式」,和中國龍門北魏石窟像相類似,另外和北魏式不同的稱為「齊隋式」,除遵從重視正面觀之外,亦考慮到側面之立體感,例如法隆寺長深瘦軀的「百濟觀音像」(木造),較具自然柔和的姿態。
飛鳥的木雕和金銅佛之特色,為嘴唇二端上揚,露出古拙的笑容,面貌浮現神秘感,雖然木雕上的左右相稱性崩潰,嚴謹之構築卻仍舊,至七世紀半時,如四天王像等為立體觀照成熟時,肉身表現意欲的萌芽,預告了下個時代的方向。
至七世紀中期,佛像的表現慢慢出現柔軟感與自然感,特別在白鳳時代更為明顯,由於和唐的直接交流,由半島來日的移民,在大陸文化交流頻繁下,雕刻也趨向現實人體的風格,其源流應是源自中國六世紀後半北周、北齊期(550-581)的作品。
白鳳時代雕刻和前代飛鳥不同,顯示出複雜之樣式,因日本當時對百濟援兵失敗,又與唐斷絕交流,同時正與新羅新建交,滅亡的百濟、高句麗亡命者許多來日,帶入了新技法與作風,在新舊交織下組合成複雜的樣式,素材技法皆不同,此時期的佛像雕塑種類包括金銅佛、木雕、塑像、乾漆像、「押出佛」(壓印佛像,後述)、磚佛、石佛等。
金銅佛在初期臉孔與身體表現為柔和而多肉,肉身表現更進一步,古拙笑容消失,以華麗的三面頭飾及衣緣上飾以花紋、連珠紋為新樣式。
天武天皇十四年(685)頒布在家中建佛舍、安置佛像、佛經、供養禮拜之命令,而在各地殘留許多白鳳時期小銅佛,特色為童顏童形:短鼻、人中長、胴體長、腳短小之型態,其源流可能受到新羅的影響。
在木雕方面承襲前代,以樟木為材料採用中國齊、隋代樣式,例如奈良法輪寺藥師如來坐像(七世紀後半)。和飛鳥時代不同點為左右對稱性崩潰,在初期亦有童顏童形之特色,至最成熟時期頭體比例自然,臉部線條柔和,目光下垂,表情穩健,軀體自然抑揚,衣紋變化豐富,此外亦有「伎樂面具」的製作。
這個時期製作很多塑像與乾漆像,塑像為泥塑,技法源自犍陀羅,傳至西域,亦傳入中國,南北朝時代即有此技法,及至隋、唐最盛。乾漆像採脫胎乾漆法,中國在秦、漢時代即有此技法,日本在古墳時代亦有乾漆棺出土。乾漆佛像製法,為先做塑像,再以麻布上漆貼上,重複數十次,最後由背面切開,取出塑土,形成中空,再置入木架做為內部補強之用,表面用乾漆即成。直至天平時代則多採用木心乾漆,這種技法盛行於白鳳時代~天平時代。
以土製模型將土放入做成平面浮雕佛像,素燒製成「磚佛」,一般貼於壁面、或平鋪於壇上,以顯示莊嚴或獨立成禮拜對象,用法類似唐代磚佛,樣式亦為唐風。
「押出佛」為浮雕像,亦稱「鎚鍱像」,用鑄銅像為原型,上置薄銅板,用槌敲打使原型浮現,可做出許多相同佛像,又有用數個原型組合成一整面佛像。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