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濟泡沫破滅,早已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新聞。說日本欲振乏力、奄奄一息,也早就是陳腔濫調。不過此書大概就是集大成,把所有西方(或甚只專指美國)對日本的主流意見,作一總合的評述。當中包含日本的經濟政策、福島危機、企業陳痾、女性歧視、外交問題等等,確實是像在手術檯上一一攤明。

雖然如此,但這個政權,乃至於全世界,卻好像對日本的「病況」束手無策。而這個「病」罹患這麼久,已經有些人開始懷疑,這種「病」也許並不是病,而是長年和平、高度發展的經濟體必然的走向。

日本雖然在九十年代經濟崩潰後便一直沒有起色,但由於日本極盛時期造就的龐大規模,使日本一直牢牢占據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位子,直到中國打破。這本書,與其說是檢討日本,毋寧是擔心中國─不管是擔心中國崛起,還是擔心中國崩潰。而當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的時候,很多人也立刻想到日本的前車之鑑。但說實在,2008年的金融海嘯雖然看似遠離,這個世界卻沒有恢復原來的經濟動能,西方工業先進國的決策,也不比日本官僚要來得高明。

其實日本的問題,最有參考價值的借鑑是臺灣。臺灣與日本的相似之處,遠比東亞其他地區要來的高。國民黨幾乎原封不動繼承了日本殖民時期遺留下來的政治勢力,國民黨的權貴又剛好填補了日本人離開的空缺,於是乎政治上臺灣會遇到的問題,幾乎跟日本沒有什麼兩樣。只是相較之下,臺灣人對政治事件的反應,比日本人要激動。

若依此書脈絡,希望日本經濟復甦,多少是想要平衡中國獨大的區域政治,這是美國最不願見到的變化。日本當年雖然以經濟實力傲視全球,但在國際政治上一直只是美國的附庸。反而中國以經濟力量取得發言權後,立刻充滿野心,想和美國爭奪強權地位。縱然一時無法與美國比擬,至少要堪稱區域強權。中國也像當年的日本一樣開始「買世界」,但中國在國際上所花出的每筆費用,都有精密的算計,要不然就是控制當地的自然資源,要不然就是掌握對方的能源產業。再加上中國近年對周邊國家的領土爭議,顯然中國想要以「帝國主義」的身分出現,絕非和平崛起。像是書中提到中國以其經濟規模之雄厚,在國際救災的援助卻一貫少的可憐,中國政府精於算計、自私自利的形象,表露無遺。

相較之下,日本就像扶不起的阿斗,缺乏高超的外交手腕,也缺乏大國捭闔的氣度。不過,這是美國刻意「閹割」的結果。如果說日本在泡沫崩潰之後,呈現出二十年來低迷的情境,美國難辭其咎。因為美國介入,日本從一個戰敗需要道歉的國家,變成美國的盟邦,一同對抗赤化中國與北韓。又因為日本國際地位長年矮化,使日本一直留有極右派的言論空間。直到今日,日本首相還在美國倡言「強盛論」,顯然在日本政治人物的心中,真正的日本風貌,乃是戰前那個轄有殖民地,可以與歐西諸國平起平坐的狀態。日本的經濟低迷,說穿了是心病,只用金融的方式解決,自然無效。

真正可能促成日本復甦,可能會是中國的威脅。今年中國遊客的「魔爪」終於伸到日本,日本人開始見識到中國人的髒亂、無序、吵雜,以及像蝗蟲一樣的消費能力。再加上中國一向的仇日教育,中國人頂多有「知日派」,不會有「媚日派」。以民族主義挑唆,本來是中國玩弄民心的絕招,但對日本而言,就是坐實中國乃威脅的觀點。如果日本人真的有個共識,將中國從「嫌惡」提升到「威脅」,雖然對東亞和平毫無助益,但或許能成為日本奮發的動力。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日本 中國 泡沫經濟
    全站熱搜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