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在此書書腰放上這句話「本書的中譯雖屬『遲來』,卻恰好證實近二十年之相關研究,無一超越本書。」的確,此書在台灣分成上下兩本,命題宏大,內容詳瞻,特別是作者近藤正己有著台灣人沒有的優勢─他用了相當多日本國內保存的戰前檔案,使台灣研究,更加入日本戰前治策的眼光,這是在台灣研究台灣時很容易忽視的盲點。

扼要來說,此書討論的是中日交戰後台灣的處境與發展。上下兩冊剛好可以分作兩大部分,一部份是台灣的狀態,一部分則是中國的狀態。二十世紀以來,世界各國的戰爭基本上都是採取「總體戰」(也就是日文之「總力戰」)的方式,傾全國之資源與人力來戰爭,如何調配資源、動用人力,成為戰爭進行相當重要的關鍵。也因此,當日本發動對華侵略時,如何動用台灣、朝鮮、東北與樺太等地的資源及人力,變得至關重要。

然而,此書雖然提到「日本殖民地之崩壞」,卻沒有總結日本在台灣統治崩壞的根本原因。這可能是日本人學術寫作的特徵,雖然資料引用豐富,但持論卻相當曖昧,不會用確切的口吻來推論自己的觀點。因此從這些複雜的史料與表格中,我隱約認為,作者覺得日本在戰時「利用」台灣功敗垂成之原因,一是對台灣的統治機關─台灣總督府處處制肘,為要一切回歸日本中央,不肯放權讓台灣總督府擴大治權,包括干涉戰時占領的華南(南支)、中南半島、馬來群島、印尼等地。雖然我們無從得知讓台灣總督府管理是否會比較好,但顯然到了戰爭末期,日本中央已經無力指揮這些地區,戰線過度擴張難以為繼。二是對台灣人之反覆,雖然台灣人在統治中後期已開始有配合皇民化之心態,但日本中央害怕台灣人一旦被視作「日本國民」,就必須享有與日本國民一樣的權利,對此點遲遲不肯放手,一直到日本敗相已顯的1944年,才終於肯給台灣人幾近國民的權利,然而已為時太晚。我們很難說日本人如果真的認真對台灣進行同化政策,是否會延長這場中日戰爭,但弔詭的是,這個日本的「失敗」卻成為台灣那一代人的「冀盼」,當國民黨接收造成極大的混亂後,當年的「殘念」反而成為台灣一代人心中對日本的「思念」。相較之下,當年同化程度遠較台灣為高的朝鮮半島,無論是南韓或北韓政府,無一不對日本統治時期的統治大加抨擊,造成政治觀感的惡劣,迄今未消。

至於下冊的主要內容,則是當時另一批在中國的台灣人,如何向重慶的國民政府連繫投身抗日,希望藉此使台灣得以脫離日本統治。這當中有一些台灣人從未知曉的觀點,一是台灣人在中國國民黨的活動,遠比想像中的複雜,而且台灣人即使在中國是絕對的少數,卻也已經出現分化對立的態勢,這種窩裡反的情狀,彷彿可以對應到民進黨的政治生態。二是台灣「收復」的概念,竟出現得很晚,作者認為,這種看法產生,最早不會早過1938年,而這種觀點之所以出現,也是當時在中國的台灣人大加鼓吹所致。可以說,台灣之所以有「光復」之後國民黨接收所出現的種種問題,早在戰爭進行的中期就已經埋下開端,而這個開端,還是台灣人自己促成的。

若是以時間論,此書相當全面的描述了台灣從七七事變前的殖民統治中期到日本敗戰為止的情況,不僅描述了台灣,更描述了當時在中國活動的台灣人與中國當時的「對台政策」。以作者所能掌握的資料與分析,顯然無人能出其右。但我覺得這仍只是一個較為基礎的研究,殖民地與母國戰爭之間的關聯性,不唯只是「日本─台灣」這樣的視野,更應該擴展日本與其他殖民地之間的互動狀態,乃至於歐洲諸國在戰爭時與其殖民地的互動情況,比如英國之於緬甸、馬來群島,法國之於法屬印度支那,荷蘭之於印尼,美國之於菲律賓等。不只是望向日本或中國,而是應該從一區域地理的狀態理解台灣的地位,繼而去判斷日本當時的對台政策究竟出現什麼樣的失誤,最終造成所謂的「崩潰」。但這種論點要能寫出來,恐怕也不是台灣人可以處理的。

另就書本身挑點骨頭。此書既是臺大出版,譯筆、校對自然都很嚴謹。但也許太「嚴謹」了,凡註解中所有日文原文,全都依照日本漢字的規範印成。我認為這實在不太需要,特別是當中許多註解都是戰前資料。日本至少到1950年代為止,都還是使用傳統的漢字印刷,在台灣用正體字排印,還比較正確。因為文字改革太過所造成的文化斷裂,在日本、在中國,都出現相當嚴重的後遺症,台灣不明究裡,也只能說是編輯的識見不足吧。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總力戰 殖民地 近藤正己
    全站熱搜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