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4日 (原文連結)
有一天手欠,不小心按到了CCTV4,看奧巴馬正在就物價、醫保、就業等一攬子計劃跟國會背書,慷慨陳詞之際,一個議員大咧咧站起來打斷:你在撒謊……那一刻,奧巴馬像個沒交作業被老師抽到的差生,喃喃地不知該說什麼。那議員一通喊叫之後也不給面子,坐回椅子自顧玩手機,會還沒結束,拎包走人。
我又切到CCTV1,—位中國官員義正詞嚴地說,不要簡單對比不同背景下的價格差異,充分的數據表明,中國油價並不算高,新的價格機制正在形成。下面聽者頻頻點頭,主持人適時回到演播室宣布民意調查,86%的群眾對新的價格機制表示理解。
你看,前一個總統是多麼的傻逼,後一個官員是多麼的牛逼。可別人因為總有傻逼兮兮的總統才顯得牛逼,我們因為總有太多牛逼官員,就顯得傻逼。 不要說「新的價格機制」這樣的文言文好麼?其實就是漲價。其實我對漲價沒意見,我只對漲的風格有些意見。總是放出一坨又一坨的專家跑大街上宣布「近期內不會漲價」,三天後就漲了。以後《現代漢語詞典》該修改關於「近期」的詞條:三天內曰近期,第四天是中期,第七天才敢叫遠期……漲就漲,別偷偷摸摸的,如果總是零時零分零秒一起動手,那不叫漲價,叫起義。
中國人的智商一直在跟價格賽跑。氣價漲了,小學常識課「地大物博,天然氣儲量世界前列」被顛覆了。電價漲了,報紙上「三峽大壩建成後電多得用都用不完」也翻篇了。菜價漲了,實地去菜籃子基地一看,奶奶個腿兒的,早變房地產施工現場了。水價、米價、葯價……所以稱我們的祖國為貴國是有道理的。貴國的邏輯一向是:天氣原因造成了減產,全球變暖導致枯水,雪災冰凍讓地下輸氣管迸裂,所以必須漲價。我看不下去了,總把老天爺當被告,還想他老人家罩著你?
問:為什麼喜歡漲價?
答:因為缺錢了。
問:為什麼收那麼多稅還缺錢?
答:開始只是安些天價吊燈,後來要送子女留學移民,再後來還得在床下藏它個十億八億,再再後來發現,為了國內國外之穩定,不造航母看來是不行了……總之這裡跟其他國想法並不相同,其他國為了穩定就盡量不漲價,這裡為了漲價,必須想法穩定。
又問:不是要以人為本嗎?
答:在中國,以人為本=本人以為=以人為笨=笨人以為。
最後問:不是說為人民服務嗎?
答:呆貨,你得學會斷句,其實那是——喂,人民,服務。
金融危機來的時候,不少群眾歡呼國家撥出四萬億救市,專家也跑出來論證「體現集中辦大事的體制優勢」。其實四萬億是這樣的:印鈔廠開足機器印了四百億張老人頭,先流進了央企甲,央企甲炒高房價後錢就流進了央企乙,央企乙說房價高導致煉油成本高,漲了油價再轉到央企丙,央企丙說油價高導致物流成本高,就漲了票價,央企丁說票價這麼高,顯然得漲一漲鋼價……依次催動了蔬菜價、藥品價、學費價,最後一定又反推到房價。所謂可持續發展,就是可持續漲價。
誰才是貴國最大的公司,很明白了。在貴國,你肯定不是股東,頂多一套牢的散戶。在貴國,建國前鬥的是地主,建國後鬥的是業主。還真別把自己當業主,最多只是一枚牌子叫業主的肉版生產工具。這裡讓你天天忙著還房貸、交擇校費、吃天價葯,攢墓地費……就沒心思去想更多了。偶爾犯賤,想了想公平、權利這些不著邊際的事情,連丈母娘都要冷冷盯著你:一居室還生什麼小孩?該換套大點的屋子了。此時你羞愧難當,暗想斷子絕孫的人還有什麼資格搞公平和民主。就此放下雜念,決心戰死在職場。
這篇文章整理到一半時,我媽讓我陪她去石經寺燒香。一路前行,到了茶店收費站時,發現過去只收十元的高速費,漲到十五元了。問收費員還貸都這麼多年了,應該越收越少吧?收費站的同志奇怪地看著我,活像看到一個沒吃藥偷跑出來的精神病。這時後面的車就使勁按喇叭,依稀還聽到叫罵:龜兒子快點,這是高速路。
我媽在一旁冷靜地說,高速費不漲,對不起高速這個詞。
是的,在貴國,條條大路不一定通到羅馬,條條大路一定通向收費站。
回家的路上,有個專家在收音機里滔滔不絕闡述一個很有新意的邏輯:表面上油價又漲了,其實這是在保護中國消費者利益,只有中國石油企業不虧本,才有實力跟國際石油巨頭角力,也才能保護中國消費者的可持續利益,所以本次漲價符合國際慣例,同時抑制道路擁堵。說到擁堵這名專家更興奮了,舉出新加坡收取擁堵費已達六十年之久,我國完全可以在此方面嘗試跟國際接軌。有個聽眾在熱線中馬上舉出擁擠的東京、倫敦和紐約並沒有收擁堵費。專家沉吟片刻後嚴肅地說:「我們要充分考慮到,一方面跟國際接軌,另一方面也不能忘記中國特色……」專家真是善解人意,猶如護翼,細心呵護,隨便打滾,絕不側漏。
我始終覺得,在中國當官並不需要技術含量,因為有兩件兵器:一件叫中國特色,另一件叫和國際接軌。每當不想和別人一樣時,就舉起「中國特色」,每當不想和人民一樣時,就舉起「國際接軌」。 僅此兩件,就類似韋小寶當年的削鐵匕首和護體寶甲,屢試不爽。
- Feb 08 Sun 2015 17:03
【李承鵬】中國官員屢試不爽的兩件兵器
close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