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我尚未讀完,但有些與內容無關的感想,想先整理出來。
此書內容極為豐富,作者Jared Diamond是生物學家,但能寫出這種書,絕非只是生物學或生物地理學這麼單純的背景。果不其然,他的大學念的是哈佛大學的博雅學校,又在劍橋大學拿到博士。另一個值得玩味之處,是他的猶太人身分。會有這種問題的發想,並有能力寫出這樣宏瞻的著作,似乎也可以去聯繫到家世的淵源。
此書成書於1997年,時報出版饒有見地,隔年便翻譯出版,而且翻譯的品質很好。相較於這幾年台灣市面人文翻譯著作皆是洋腔洋調的洋涇浜中文,此書的譯筆幾乎可以當成散文範本。這多少可以窺見台灣書市之萎縮,以及台灣人語文程度不如以往,囊昔台灣的出版社還有能力請相關領域的譯者翻譯出質量俱佳的巨作,現在就算用更多的錢去請譯者翻譯,也不見得有一樣的翻譯品質,蓋今人之中文程度愈發低落,而中國那種洋文直譯的「偽」中文充斥市面,台灣也漸被同化。
但此書也可以看到以前台灣對排版的粗疏,比如括弧不一致,內文是中文用全形,內文是英文用半形,但英文括弧沒有留空隙,英文字型也沒有統一。括弧內的中文會改成楷體 (這種習慣不知從何而來,也不像對應英文粗體或斜體),而且大概有很多括弧內文是譯者或編輯自己所加,像是會標註中國年號之類,但沒有任何另加說明,這點其實很要不得。現在翻譯這類人文書籍已經嚴謹很多,編者或譯者的意見會特別標註,否則會有竄改文本之嫌。顯然當年覺得加很多「編者註」、「編者按」嫌累贅,如今則是愈縝密愈好。
封面設計也驚人的醜陋,我看到該書的英文原版,才恍然大悟這是由英文版的封面去改的,但改得極為失敗,原本英文書封用古典主義的畫作作主體的優雅風格因為恐怖的中文書名變得面目全非,1998年普立茲獎的假獎章圖案更像是書封上巨大而醜陋的痣,完全是台灣暢銷書那種低俗粗野的設計。但如今台灣的書仍時不時會有這種恐怖的書封出現,愈是大出版社愈容易。
由於此書出版經年,網路上的相關文章成篇累牘,正反評價皆有。大體而言,此書以地理生物學的概念去解釋何以世界各地的人類發展進程不一,再旁用考古、語言、植物、文獻記載等方式佐證。由於自然資源的不一致,致使人類發展的狀態不一,而非各地人類高低智能的差異。此書的確消解了某種程度上對不同人種有智力差異導致文明落差的歧視看法,但自然資源的差異仍不能完全解釋文明發展的落差,特別是工業革命以後在歐亞大陸的發展歧異。
此書顯然刻意迴避此事,書中所舉的「先進文明」與「落後文明」的接觸,都是採集或原始農業文明對上西歐的先進文明,可是他沒有舉英國人是如何征服印度,一個擁有豐富歷史、文化、物質文明的地區,卻被西歐人征服,最終淪為殖民地的例子。更不要說原領先歐洲的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最終卻變成西歐列強的盤中飧,被瓜分殆盡。此書也無法解釋蒙古帝國的崛起,蒙古人不是農耕民族,沒有農耕傳統、沒有龐大的人口、也沒有類似中國或東羅馬帝國那樣繁雜的中央官僚體系、甚至沒有文字!但這樣一個相對文明發展落後的族群,卻征服了歐亞大陸絕大部分的地區,甚至打到西歐的邊緣,只消一點歷史的契機,西歐就會成為大蒙古國的一部分。若以陸塊對陸塊的發展,此書的推論相當準確,但若說到歐亞大陸內部的發展,則此書無法盡圓其說。
另,此書一個為人詬病之處,在於他刻意淡化歐洲人的「侵略」,僅將其視作高低文化接觸時必然的結果,並將此與大洋洲南島族群、非洲班圖人的擴張等同視之,不啻有美化歐洲侵略舉措之嫌。文化發展較高的族群就一定會侵略 (或吞併) 文化發展低的族群嗎?至少兩千年前印度東岸的人渡海到文化發展較低的緬甸沿岸時,並沒有用侵略的方式使緬甸成為印度的殖民地。而且此書不能解釋,在歐亞大陸 (似乎也只有歐亞大陸),侵略的情況往往是文化發展較低的族群擊潰文化發展較高的族群,比如在中國有五胡亂華、五代十國、蒙古滅金和南宋,中亞地區則有阿拉伯人滅波斯薩珊帝國及北印度,歐洲則是日耳曼蠻族滅西羅馬帝國,這些過程都造成文明的倒退,也不符合文化發展程度高的族群會「吞併」文化發展程度低的族群的「公式」。不過,長遠來看,文化程度高的確實有優勢,比如五胡亂華兩世紀之後,所謂的「北方蠻族」幾乎都被漢文化同化,契丹人與女真人雖然在政治上與南邊的漢人政權相抗,但文化上卻逐步趨同,當時的波斯官員分不清契丹人跟宋人有什麼不同,女真宮廷甚至以他們所消滅的北宋宮廷為楷模。阿拉伯人也迅速的接收波斯人的官僚體制,好用來鞏固他們對外擴張取得的巨大疆域。唯一的例外,可能是歐洲,羅馬帝國在覆滅之後,歐洲的文化程度很長一段時間無法回到羅馬帝國時期的水準,直到十字軍東征 (又是一個文化落後族群攻打文化先進族群的例子) 之後,才藉著阿拉伯的文化基礎逐漸提升。
書中關於中國的內容也不甚準確,不過這是非戰之罪。中國對地理、生物、人類考古之類的資訊一向沒有全面開放,而且在詮釋上往往過分強調民族主義的思維,比如作者覺得中國長期是單一的中央集權政體,不啻是受到中方錯誤訊息的引導。但大方向上,此書的描述是合理的,中國 (僅以地理觀點視之) 確實在很早的時候就經歷過族群吞併消融的過程。今天我們從華中、華南、西南地區的考古遺跡中發現許多與中原地區有著明顯差異的文物,就足以顯示至少到商代為止,中國仍是一個多族群、多文化的地區。漢文化的擴張,也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可能一直要到魏晉南北朝時期才真正遍布到今日華北、華中、華南一帶。作者認為「中文」的內部差異很小,其實是錯誤的觀念,華南地區的方言與華中、華北落差之大,幾乎可以看成是獨立的語言。這其實可以呼應該書第十七章南島民族的遷徙。十七章並沒有細論原生華南的南島民族何以從華南消失,但實際上,所謂「從華南地區消失」可能不太準確,若對應廣東、福建等地的語言,我們其實可以假設,華南的南島族群,可能就像大洋洲的黑皮膚種族那樣,在語言及文字上被同化了。閩南語及廣府語這兩個最主要的華南方言,已經有很多學者研究,認為當中有些音素與詞彙是古越人語言的孑留。由於古越人也是消失的種族,我們毋寧亦可以看成是南島語系民族在語言上的孑留。
另,作者雖然運用了非常多專業學門來映證他所提的大哉問,但可惜他沒有談論到古代氣候學的問題。(後按:此看法他在結語時有提到,我未及看到) 提及何以上古農業的發展中心集中在今天我們覺得稍嫌乾燥的區域,或許是因為當時與現在的氣候有很大落差。比如看日看起來頗為乾燥的華北,在商代以前可能還是遍佈森林、氣候濕潤的地區,學者從中文裡的「象」字來推測,因為這是不折不扣的象形文字,但如今大象的分布僅在東南亞森林與非洲草原,華北根本沒有原生象種,因此有學者推想當時的氣候可能遠比今日要來得溫暖潮濕,另一個可能的證據,是山西一地盛產的煤礦,因煤是古代植物經地殼高壓碳化後的產物。
所以,今日的肥沃月灣雖然乾旱少水,但一萬多年前的環境也許比今日潮濕得多,植物相也比今日要豐富的多,而今天所們認為是世界穀倉的地方,當年也許並不是這麼適合種植農作物。
而且在討論各大洲人類發展的狀態之後,其實更需要問一個問題:高度文明的發展真的是對人類有所助益的嗎?原始的採集生活真的不好嗎?書中雖然一直避免這種高下的分野,但在閱讀的過程中,確實會一直有這樣的暗示出現:文明高者似乎就是比文明低者好,至少在擴張的歷史上是有競爭力的。這種「勝者為王,敗者消滅」的潛流,成為日後其他學者對他的批評。我也很納悶,照理猶太人應該最不喜這種論點,但此書卻彷彿在替此種看法背書。
而若以大自然的角度論,所謂人類文明的發展,恰好是地球環境的毀滅。第一波的毀滅,就連作者都不得不承認,即是人類可能造成了美洲大陸與澳洲大型動物的直接滅絕。農業發展說明採集生活已經漸漸不敷人類生活所需,換種說法,即是自然的地力已經透支,因此人類只得改變自然 (包含改變植物的性狀以符合人類的需求) 來餵飽自己。當人類的文明進展愈大,自然遭受的破壞就愈嚴重。近代以前,破壞最嚴重的地區,中原一帶應該是前幾名,今日華北地區已經沒有原生林,如果沒有人造林,就是一片黃土飛揚的景象。黃河更是人類改變環境最明顯的例證,由於植被缺乏,大量泥沙沖刷到黃河當中,至遲在宋朝,整治黃河就成為棘手的環境問題,這個困擾迄今未減。人類文明的發展,伴隨而來的就是環境的破壞,我們今日縱然叫做科技進步,但仍然沒有找到可以兼顧維護自然與增進發展的模式,破壞只是或多或少而已。相較之下,仍活在原始生活的人類就成為所有人類的救贖,因為他們對地球的擾動最少,我們不得不從這個原始發展階段的人類,試圖喚回對環境的尊重與珍惜。
- Jul 28 Mon 2014 11:18
槍砲、病菌與鋼鐵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