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之前公布台灣人的平均閱讀數據是13.5本,跟之前公布的2本天差地別,引起一片質疑,特別是出版業。

如果是13.5本,我自己應該是可以輕易超過,不過若想到我的父母親與弟弟,他們大概一年看不到一本書,這樣一平均,台灣人一年有讀到13本書,的確是太吹牛的數據。

台灣人書讀得很少,但出版業卻頗為發達,台灣一年大概出版四萬種書,對一個兩千三百萬人口的國家而言,這個數量算是很大。當然,實際上一般人在書店或圖書館所接觸到的新書,遠少於這個數字,而且台灣的出版業與圖書業不停萎縮,應該也不需要另加說明。這種奇怪的狀況,一部份是導因於台灣出版社的營運模式,但若要說台灣確實有一群人抱持著某種理想,辛苦經營出版與圖書買賣,也不是不行。總之,對於台灣出版業,我唯一的奧援方式,大概也就只是一直掏錢出來買書,如此而已。

前一陣子在中國,確實有感受到中國出版業之巨量。我去過廣州的購書中心,那是全中國第二大的書店,連地下樓層,共有八樓,佔地很廣,就宛如一間以賣書為主的百貨公司。這間全國第二大的書店,幾乎只賣中國出版的書,台港版、外版書僅佔非常微不足道的一小塊,完全可以從中感受中國出版業的規模。在這種規模下,幾乎什麼題材的書都有可能找到,甚至非常冷僻的題材也有數本專書。像我念美術史的人,感觸尤深。台灣囿於市場和版權問題,美術史的書籍一向非常少,而且多半是通俗淺白的介紹書籍,專門的學術著作多半只有固定的一二家出版,或是不計市場性的學術單位出版。但中國的美術史書籍出的極多,當中還不乏枯燥的學術著作,很多甚至就是直接拿碩博士論文直接出版。這當中當然有著中國出版業的問題,因為他們是國有企業,不問市場,只要求出書的量,因此幾乎只要可以成書,就會印成書籍,甚至關係夠好,就是內容不佳也可以出書。但不容否認,中國這類書籍的市場比台灣要大,自然是基數夠大之故。

都說中國箝制言論,但中國的出版量如此之大,確實會有種「眾聲喧嘩」的繽紛表象。當然,這個繽紛,是要打折扣的,比如中國的出版物,特別是翻譯作品,我們難以確知裡面的內容少了什麼,或是有多少內容刻意扭曲編造。中國出的書這麼多,但絕對看不到鼓吹台獨的書籍,也不會有批評北韓的書籍,更不要說討論六四的書籍。他們允許某種程度的批評,比如我就曾經買過韓國作者所寫觀察中國的書,裡頭有相當的篇幅在批評中國人的性格和民情,也略為提到中國某些制度面的問題。這或許是中共某種控制上的彈性,外國人談可能稍微放鬆一點,因為這可以當成「民族性不同」,但中國人講同樣的內容可能就不允許。

之前因為工作原因,我不得不去思考台版書面對中國的出版品,究竟有什麼優勢。台灣的書在中國是很昂貴的,大概是台幣售價還要多上1.5倍到2倍左右,但仍然有不少人趨之若鶩,甚至認為台灣的書比中國的書好。台灣書不需要審核,比起可能遭到刪改的中國出版品內容更完整,這固然是優勢,但僅限於部分類型。據說台灣在排版與企畫的概念上仍然有優於中國的地方,特別大量圖文夾雜的書,比如台灣的旅遊指南、食譜、寫真集,這類書中國的水準仍然不好。台灣書籍用的紙張,一般而言也比中國的來得好,這是技術上的優勢。但中國的書籍進展極大,如果有買簡體書習慣的人,都會有非常明顯的感受。這個進展是否最終意味著中國的書中會跟台灣沒有兩樣?我不敢肯定。因為就我的感覺,中國出版品其實有個人為的界限,不僅僅是因為中國言論的箝制,更是中國人在出版思維上的差異。這個差異或許會使得中國與台灣的出版品終究有個區別,一如跟日本、美國等地的區隔。

另外一個台灣出版業甚少著墨的部分:電子書,相較於美國電子書的盛行,台灣在電子書上一直沒有積極投入,網路通路也不太推廣。中國倒是相對積極在推廣電子書,豆瓣的讀書網時常可見電子書推銷。我對電子書興趣不大,主要的原因在於電子書多半市場集中在文學作品,但我並不熱衷文學著作,而我有興趣的主題通常不太會出電子書,對我而言不具吸引力。再者,我對電子書只是不可觸的「檔案」有種莫名恐懼,一如電腦裡存放的檔案,如果硬碟壞掉了或不小心刪除,理論上這些東西就再也找不回來,我不禁納悶,如果最終承載我們文明的載體是存在某些記憶體當中的電子訊號,有一天當這些電子訊號消失,或是再也沒有適合的中介來讀出訊號,我們的文明是不是就等於不曾存在過呢?在高度發展之後,我們的文明終究會變成一場空嗎?雖然印在紙上的紀錄也不太可靠,但總是有留下來的可能。電子訊號就算留下來了,又如何知曉呢?對於電子書的發展,我一直有種人類會讓自己的文明完全消失的預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