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東京國立博物館占地廣大,館舍很多,但即使只有舊的本館,展示空間也非常大,基本上很難一天逛完。本館基本上都以日本美術為主,有些比較小的空間會處理特別展覽,但大都以日本文物館藏為主,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換。2013年展的,現在不一定還在展廳展示。
14世紀,當麻曼荼羅。這是源於當麻寺的「觀無量壽經經變圖」的摹寫本。當麻寺所收藏的觀無量壽經經變圖,據說是唐代大師善導所繪製的經變圖原本,流傳到日本後,廣為流傳。中國已經沒有任何紙本或絹本的經變圖殘留,只有敦煌石窟中的壁畫還可以看到經變圖,有些跟當麻曼陀羅非常相近,可以知道是同一母本。
19世紀,打掛(綸子地橘に几帳模樣)。這是江戶時期富裕的商人家未婚女性的婚禮服裝。
9世紀,打掛(綸子地橘に几帳模樣)。
17世紀,小袖(鬱金綸子地染分花の丸模樣)。
18世紀,小袖(白綸子地若松櫻幕模樣)、綴帶(銀地竹櫻蝶模樣)。據說是賞花時候所穿。
小袖(白綸子地若松櫻幕模樣)局部
綴帶(銀地竹櫻蝶模樣)。
19世紀,打掛(白綸子地梅櫻牡丹菊花車模樣)、掛下帶(紫繻子地櫻菊蝶模樣)。這是武士家庭裡的未婚女性所穿的衣物。
掛下帶(紫繻子地櫻菊蝶模樣)。
16-17世紀,一の谷馬藺兜。三河國(今愛知縣東部)岡崎藩士志賀家所流傳,我對日本戰盔沒有任何研究,只是覺得很華麗。
19世紀,椿蒔繪硯箱。「蒔繪」是日本特有的一種漆器技術,將漆畫出圖案再用金粉附著固定的裝飾手法,黑底襯托金色紋樣非常華麗,成為日本代表性的工藝,也曾出口至清代宮廷,作為清宮的收納。
1844,松竹梅鶴蒔繪料紙硯箱。這原本是用於湯島聖堂(東京的孔廟)釋奠之用。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