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風起兮

刻正中正紀念堂正在展覽「大風起兮」特展,當中所展示的書法信札,其作者都是清末明初的重要人物,很有歷史意義,而且有許多罕見的作品,比如胡適寫的條幅,相當難得。民國舊風,台灣人大概興趣缺缺,不過前陣子大陸流行「民國範兒」,雖有借古諷今之意,但確實引來一陣討論,如今在大陸遊客愛去的中正紀念堂,展民初人士書跡,也頗有點趕潮流的意味在。

此檔展覽有數場演講,我去聽了清大教授楊儒賓講「他們為什麼認為漢字是野蠻的」,也就是民初的漢字拉丁化運動。這是當年知識階層欲救亡圖存最激進的一部,而有一部份在中共治下實現,即簡化字。此段歷史維基百科也有,不擬贅述,無論如何,漢字拉丁化無以為繼,而如今中共屢屢強調中華文化的獨特優越,更不可能再提他們原本視為必要政策的漢字拉丁化。

但從漢字拉丁化的過往,楊儒賓教授帶我們看到一個時代背景造成的有趣狀態,這些倡議改革漢字的人,許多是接受古典教育出身,他們能文能書,在文化底蘊上完全是舊時代的,可是由於當時時代風氣使然,他們選擇了最激進的意識形態作為救國之道。經歷大時代變革的這群人,在他們選擇的信念背後所包含的巨大決心與毅力,實不是後人可以想見。我們今天用一種直觀的是非價值在評判他們,實在有欠公允。漢字拉丁化可為一例,他們當時急欲使中國脫胎換骨,不惜將中國置之死地而後生,這是時代氛圍下的急切與無奈。但之後我們發現,漢字不是阻礙文明發展的原因,也不是識字率不高的癥結,如此一來,就應該要撥亂反正。可惜前人認識不清遺留的禍害,在我這一代仍荼毒不止。

漢字大概是尚在使用的文字系統當中最特別的,而這個特別之處,也是民初批評者同樣不齒的 (他們稱中文「野蠻」、「奇異」、「齷齪」、「惡劣」)。程抱一在《中國詩語言》中有提到漢字的視覺性,雖說我覺得程氏的說法有點過度延伸,不過,中文的視覺性的確為其他文字所無。有一個很明顯的例子可以解釋,化學元素的中文名稱往往按照一定的造字原則:金屬為「金」字旁,非金屬為「石」字旁,氣體為「气」字頭,使這些元素的屬性從字面上就能清楚判斷,不像西方還要熟知拉丁文或希臘文字根才能理解,漢字的特出之處在此顯露無遺。

而且,中文自隸書定型後,兩千餘年沒有巨大的變動,而且口語與文字分離,和西方自羅馬帝國崩潰後各自分化出自己的文字,亦是重大相異之處。文字固定,則今人可以無需中介就能閱讀古人文章,沒有時代隔閡,中文於是成為一無時間性的書寫系統,直到近百年才告打破。而口語與文字分離,使口音歧異甚大的中國,能夠維繫在一個政權底下,無論這種「統一」是好是壞,中文這種言文不一致的特色,顯然有很關鍵的影響。尤有甚者,這成為一種公約數,其他受中國影響的地區,如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等地,可以在不需要學習口語的情況下學習書面中文,一邊閱讀中文典籍,一邊用中文著述。可惜自西潮東漸之後,日韓越等地捨棄古典中文,漢文化圈彼此無法再有共通的交流媒介,「我手寫我口」的白話文運動也挑起了語言的敏感問題,南方方言區,特別是閩粵兩地,對以北方口語為主的白話文接受有限(所以台灣香港戰前的報章仍以淺顯文言為主)。民初文人大概萬萬想不到,他們希望改革文字救亡圖存,力免列強瓜分中國,但文字變動的結果,卻埋入中國自我分裂的種子。如今北方人鄙視方言,閩粵等地卻害怕自己的母語在國家民族的大纛下逐漸消亡,強勢的官方語言讓人備感壓迫。這種原本從西方肇始的民族國家弊害,如今正在中國上演。不是前人棄絕自己文明如此,我們或許也無須重蹈西方走過的錯誤。

絮絮叨叨,仍要導回正題。此檔展覽可從書法信札親炙先賢,作品甚多(近三百件),而且免費,非常值得。幾次演講,從講員安排上,也都能見其用心。可惜這種免費的教育資源,懂得使用的,多是上了年紀的人。我聽這場演講,幾乎清一色都是年長者,少數一二年輕女子,大概是大學生要做報告之類,實在可嘆。而來聽演講者,又不乏婆婆媽媽,說是來增長自己的知識,倒不如說是藉此聯誼,有聽沒有懂,問出來的問題使我失笑,彷彿只是來湊數,誠可怪。但這種人,常可見這類公家的文教單位,也算是台灣特色。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大風起兮
    全站熱搜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