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片可以看到導演的企圖,看到演員的努力,看到幕後工作人員的辛勞。但我實在很難說這部片好看,但要說不好看,好像也不至於。
先說點題外話。可能是我先入為主的偏見,當我發現片頭出現大陸資金投資時,我就會覺得這部片子某些地方怪怪的。我不知道台灣是否已經淪落到鄭有傑導的「潛規則」的狀態,如果是,則所謂台灣電影「復興」,大概也不用想望了。
導演對此片有企圖,因為他想講台灣八九十年代的「狂飆」,所以導入很鮮明的政治色彩,在這部描寫男女關係的電影當中,拉出對時事關懷的深度。演員很努力,因為他們要演三十年間的變化,從年輕的直率衝撞,到長大後的壓抑空虛。工作人員很辛苦,光是弄出一個野百合運動在中正廟的氣氛就很不容易。但電影似乎沒有把故事講完,有場重要的內心戲看得我滿腹疑竇,就在朦朦朧朧中,竟就這樣結束。
話雖如此,我喜歡這部片子裡的演員表現,主要演員均十分稱職。由於時代的跨度甚大,三位主角要詮釋歲月積累後的心境轉移,勢必相當考驗功力。當中桂綸鎂的演技讓我非常意外,雖說我看過她的表演有限,但這部片超出我對她表演方式的刻板印象。鳳小岳和張孝全雖然一直有著之前「艋舺」和「孽子」的印象在前,表現也是可圈可點,尤其鳳小岳可以演出事業有成的中年男子空洞的神情,相當厲害。不過這部戲的主要配角張書豪的角色塑造則過為刻意,這類風格化的演出在以自然演技為主的電影中太過突兀,雖然可能是故意的,但我想應該有更好的詮釋方式才是。而且張書豪在訪問中說自己是「潤滑劑」與「旁觀者」的角色,但這兩種身分,在電影裡都略顯不足,前者盡是突兀的笑點,後者則似乎可有可無。這種尷尬的狀態,可能是他戲份剪掉的結果。
本片也描述了導演心中的「La belle Époque」──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台灣,似乎是已經成為今日台灣「鄉愁」的標準。導演還特地把主角成長的地點放在高雄,要劇中人都用高雄腔調的台語講話。但奇怪的是,「台語」似乎隨著主角到台北讀書之後就消失無蹤,彷彿劇中人物成長的過程中出現斷層。語言變遷很容易展現導演的意圖,但斧痕過於明顯,反而有點不連貫,我覺得挺可惜的。這種連貫其實可以透過張書豪來表現,但大概導演沒有意識到這點,又或者他可能拍了卻又剪掉了。
總之,相較於「囧男孩」,此片有點欲圖周而不能求全,但也有可能是導演故意如此,也未可知。雖說有人覺得劇中的男女關係跟「盛夏光年」沒兩樣(恰巧我也看過「盛夏光年」),然有大時代的烘托,總是有加分。我倒希望有人能真的拍一部回顧大時代的電影,無論是解嚴也好,學潮也罷,不把情愛故事當成主軸,真的以台灣這個重要的時代變革當成電影的重心,我想會是很好的嘗試。
(過度PS加上捷運廣告彎曲變形,竟讓張孝全在海報裡的樣子有點神似張國榮)
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
- Aug 12 Sun 2012 02:04
GF*BF
close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