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undefined


十月中旬,因為颱風將來,天空陰暗,涼爽的微風帶出秋意。從家中看出去的公園,草地青青,樹影婆娑,但我的心,卻隨著龍應台的新書內容,飄到很遠很遠的過去。平淡的島嶼日子,原來是用很多很多的遺忘換來的。

歷史的記載常常是很弔詭的,留下來的往往充滿主觀意識、經過選擇的結果,與當事人的感受相差很遠。而且這個紀錄人類發展的內容,往往最是將人性棄在一旁,冰冷無情。近代的戰爭史,就是最鮮明的例子,所有人性的醜惡、光輝、痛苦、無奈,我們只能藉由小說、戲劇,或者像龍應台所寫的書,才有可能稍微拾回一點當年的狂濤巨浪中,被遺忘的許多回憶。

而我,由於處在一個奇特的身分,在看這本書的時候,特別的不自在。我曾清楚地聽過一位幹部說:「軍人不需要正義感,只需要服從上級,交辦他們下的所有命令。」這話說得輕巧,可是若真的在那個當下,我們還能如此輕巧的對待嗎?而台灣所有男子,都必須要浪費一段青春,來學習如何泯滅自己的良知嗎?

我一邊看著書中的內容,一邊這麼反問自己。

傷痛的記憶是沒有極限、沒有邊界的,特別是飽經戰火摧殘的地區,只有更多,沒有完結。龍應台講述的,不過是二次大戰時,小部分人的艱難過往。我們不要忘記,朝鮮半島上的人和中國人一樣苦難,他們也在二戰後又打了一次仗,骨肉相離、夫妻永別的情形,簡直是常態而非特例,還不要忘了越南、柬埔寨、巴勒斯坦、阿富汗。人類的戰爭沒有止息,這些苦痛就沒有記完的一天。但這些主導戰爭的人,不是看不到,就是不願意去看到,哪怕他們在很多時候,也是苦難故事的主角。

相較於這些不忍卒睹,卻又覺得應該要好好紀錄的故事,其實也有很多較為平淡的人生,以背景的方式,沒入歷史的洪流。比如我的爺爺,地主的么子,為了躲避日本人拉軍伕,大老遠從嘉義跑到台中的寺裡當假和尚。他幸運地不用經過死別,無需飽經顛沛,沒有客死異鄉,還活了一段相當長的歲月。但他的兒子,在太平歲月成長起來的人,卻認為過去的事情就讓它過去,不用紀錄,也不用保留。這種論調讓我非常驚駭,這是我們的教育養成使然嗎?還是我們本來就覺得這些過往沒有用處,所以才如此容易被社會所遺忘?難怪我們大都不知道父執輩的過去,更遑論祖輩以前的事情,即使有,也只會擷取光榮的瞬間,而不是某個有血有淚的片段。此時,飛力浦的作為,愈讓我感到難能可貴。(頁13)

或許,我們都應該傳抄父執輩的故事,記錄自己的故事,讓我們不要遺忘的那麼多,讓這些過往,成為明日的基底和教訓。人類,實在太缺乏教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