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沒有人類將會如何?這個問題的答案對我而言非常簡單,也非常篤定:一定會更好。不過即便這種答案做為潛台詞,我在看到艾倫‧魏斯曼 (Alan Weisman) 著的《沒有我們的世界》 (The World Without Us),還是滿懷好奇的買回家看了。
這本書的確值得一看,即便裡面大量的科普知識讓我看得有些吃力,但透過大量的科學研究去將人類危害地球的程度及想像中沒有人類的地球具體化,不啻可以帶來更為強烈巨大的心理衝擊。
在看的過程當中,我也一直不停的想著:台灣沒有了人類,該可以是如何的風貌?我不知道台灣有沒有人在從事這方面的研究,即試圖去還原沒有人類之前的台灣生態,這個時間點可能是距今兩千多年,甚至四千多年以前,若是台東一帶,或許還能再推更早。但我想我可以合理推測,古老的原住民不致影響台灣自然太多,真正讓台灣地景產生巨大改變的,是數百年來不停由華南移居而來的漢人。
雖然今天臺灣人的破壞,讓許多台灣自然環境陷入極為危險的境地,但嚴格而論,我們對地球的破壞,也不會比美國人或法國人來得更為嚴重。或許應該這樣說,人類的破壞是一種共業,不論今天是長江還是哈德遜河被污染,其產生的後果,是全體人類要一起承擔的。
書中提到「城市沒有人類後的狀態」,主要是以美國的城市作例子。外表看起來堅不可摧的巨大城市,其實不堪一擊。這個「一擊」還不是911被撞毀的世貿雙塔或《明天過後》裡驚人的海嘯,而是流竄在地下水管的驚人水量,等帶有一天人類不再控制他們之後,流竄的龐大水量將會衝破水管,淹沒地鐵,和大自然合作,讓水泥叢林重新長滿濃密的大樹與大片的溼地。
我想在台灣,城市在失去人類後回到自然的狀態,也許更為快速,畢竟比起歐洲或中國大陸,台灣的城市都非常的年輕,也就是離開自然的時間,還相當短暫。大自然一直處心積慮想要回到自己的故地,重現曩昔的光輝。看以前廢棄的松山菸廠就知道,只要我們停止在一個地方活動半世紀,大自然就會迫不及待把故地收回,盡他一切可能,讓台灣回復到原本濃蔭參天的副熱帶雨林模樣。即便是高度發展的人為空間,還可以看到榕樹或某種蕨類從人行道的縫隙中掙扎冒出,黑板樹毫不在乎地將地磚翻起、壓壞管線,展現出驚人的生命力。
對某些人而言,這可能是惡夢。但對照今日地球所面臨到如此嚴峻的危機,魏斯曼所描述的無人世界,反而更像是救贖。
照此說來,人類之於地球似乎毫無意義可言,唯一人類要繼續存在地球上的必要性,只是為了要解決人類所帶來的恐怖危機:核電廠、核廢料儲存、煉油廠之類,說難聽一點,就是在擦自己的屁股。
但這本書也不是一定就如此反人類,他認為人類不是不能跟地球共存,即便對地球而言,人類就像不計後果不斷增生的病毒,不斷帶領地球走向死亡。作者提出一個解決之道,雖然和目前主流的思維大相逕庭,但我卻在自己的網誌發現,有這種想法的人搞不好不在少數。
他建議人類女性每人只生育一個小孩,這樣到了廿一世紀中葉,世界人口就會減少十億,如果可以持續到下世紀初,世界人口就會恢復到十九世紀的水準,大約十六億人。少了那麼多人,就少掉很多環境的壓力、污染的程度、人類就可以擁有更好的環境、更好的生活空間。
這跟如今不停鼓吹生育的現行主流想法完全背道而馳,對某些以人口繁多為傲的國家,比如印度,可能還會大斥荒唐。但這本書英文版出版的時間是兩千零七年,間隔短短數月,世界就爆發嚴重的糧食恐慌,幾個產米的主要國家研議要制定統一價格,各國除了搶能源,還得搶糧食。姑且不論實際上糧食夠不夠供應世界,就算足夠,也是犧牲掉自然環境換來的。我之前寫〈麟兒難獲〉時,意外出現肯定不生小孩的論調。而且事實上,隨著社會發展,當扶養小孩的開支愈來愈大,愈來愈困難的時候,人們就會降低生小孩的意願。
即便經濟上不虞匱乏,也會有人顧慮到未來的環境,是否真的適合讓新的生命成長。比如最近新聞愈來愈常播報國中生脫軌的行徑,雖然來源都是網路,但我卻有點擔心,台灣的環境果然開始不利於給予下一代良好的教養?如果我們無法保證給孩子給孩子一個比今日更好的未來,我們是否要重新去檢視「人口下降=競爭力減弱」的論點?
從環境、從社會、從人口素質等等因素討論,似乎都能導到一個類似的結果,即我們實在不應再繼續盲目的增加人口數。特別是在環境的大前提下,任何人口的討論都顯得多餘:如果未來的人得呼吸會得肺癌的空氣,喝著重金屬污染的水,吃一個兩百元美金的饅頭,住在只有一坪大小的空間,過著幾乎不是人的日子。那我寧願那些生命去化做一棵樹,也比當一個人來得有價值。
我可能是在對有小孩的人危言聳聽,但其實我應該是在嘗試去解除某些人心中「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罪惡感。書裡面的某些說法,比如作者引「人類自願滅亡運動」 (Voluntary Human Extinction Movement) 發起人雷斯‧奈特 (Les Knight) 的話:「假設我們都同意停止繁殖後代,或某個真正有效的病毒終於來襲,導致所有人類的精蟲都失去生育能力,第一個發現的一定是懷孕危機處理中心,因為再也沒有人上門求助。幾個月之後,我們會很慶幸所有墮胎診所都關門大吉。對於一心想懷孕的人來說,這是一場悲劇,反過來看,過了五年以後,就再也沒有五歲以下的幼兒不幸慘死了。」這樣讓我想到一個弔詭的狀態,如果生育力是如此重要,何以因為生育力降低而大力鼓吹的先進國家,仍不時有虐童、殺童的事件,甚至於是墮胎。可見重點不在於某些人不生育,而是社會機制無法讓每個新生命擁有同樣妥善的照顧。
如果不要如此的激烈,其實將人類生育的時間往後,也是一種略為緩和環境壓力的方式。現在人大多二十幾歲,甚至三十幾歲才生小孩,比起以前十幾歲就結婚生子,還一年接一年生的狀態大不相同。而且古代生多是為了抵抗高死亡率,如今先進地區醫療技術發達,新生兒死亡率早就大幅降低。除此之外,女權意識抬頭,許多女性想藉由其他領域來彰顯自己的價值,生兒育女不再是唯一的歸宿,在某種程度上,也算是減輕環境的負荷。
人多不一定好,其實在現實生活中也有明證。每年選出來最適於人居的城市,絕對不會是超過一千萬人的大都會。這麼說並不是要把人類趕盡殺絕,而是我們應當思考,台灣的新聞動不動就說台灣出生率是亞洲最低,但台灣的人口總數還是在增加,也許某一年出生和死亡的人數會打平,但以目前的醫療技術,台灣的平均年齡應當可以一直往上升,就算人口減少,恐怕也不會猛然跌落。而且,對這塊島嶼而言,我一直認為台灣人口過多,不要說兩千三百萬人,就是兩千萬人,一千七百萬人,一千五百萬人,都可能是過分沉重的負擔。上一輩台灣人所懷念的那個過去的台灣,當時的總人口數才六百萬人,台北市是宛如斯德哥爾摩一般優雅的小城。七十年過去了,斯德哥爾摩還是優雅的小城,台北市卻膨脹了六倍,再加上台北縣的衛星都市,更遠遠不止。人口的急遽膨脹所帶來的巨大衝擊,有沒有必要繼續維繫下去?畢竟如今的地球,已經不是嬰兒潮之前那個還有相當前在能源及承載力的地球了。
- Jun 12 Thu 2008 02:45
The World Without Us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