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看這片之前,沒有做任何「功課」,比如說,我到看完電影查谷歌的時候,才憶起米高基恩曾經演過蝙蝠俠──大概也是最經典的一位。還有片中主角出演的舞台劇本,當然一定有所影射。而光是演員、演員扮演的角色、角色在戲中扮演的角色這三層關係,就足以驚服導演的能力。更不要說劇中大量一鏡到底的鏡頭,完全需要有良好的場面調度能力才能遂行。

這部片子出現的場景非常單純,幾乎都集中在一間百老匯劇院,若再加上一鏡到底的鏡頭,就像是用電影的手法在拍攝舞台劇。演員的演技極為吃重,因為裡面經常是大段落的台詞,還要搭配情緒、走步、站定的角度,這些演員在觀眾的面前像是掏心掏肺,可那都是精準排練多次的結果。看米高基恩在裡面暴怒、頹喪、驚慌、崩潰,到最後不知是超脫或是看透的神情,彷彿也是在告訴電影院裡的人,他不是當年那個看起來呆頭呆腦,只會穿著緊身衣黑斗篷在高樓間吊著鋼絲飛來飛去的蝙蝠俠,他是一位有演技的硬底子演員,無論是戲中戲還是戲中戲中戲都難不倒他。他要用這齣像是扒自己糞的電影讓自己的演藝生涯邁向新高。

我覺得好萊塢電影開始出現典範轉移。誠如詹姆斯‧哈金在《小眾,其實不小》一書中所提到的好萊塢例子。在過去,好萊塢若要拍熱門大片,多半要設法讓這部片子老少咸宜,任何品味都通吃。而好萊塢也一向有個「古典」風格,比如社會的弱勢者一定會遇見一位賞識他的伯樂,成功的人一定要面臨某種低潮,壞人雖然會暫時占得上風,但好人最終一定要勝利。比如小羅勃道尼之前演的「大法官」,就是非常典型的一部片。這部片雖然是親情片,但也有搞笑元素,也有羅曼史元素,也有同業競爭的商業劇情,以及無足輕重的法庭戲。這部片子算是面面俱到,而小羅勃道尼又毫不意外的以一貫之─帥氣、多金、感情世界混亂、家庭關係惡劣,完全就像是他在現實世界的刻板印象。但「大法官」據說在美國票房不佳(台灣則很好),顯然美國主流市場開始不青睞這種面面俱到的電影。

另一個關鍵的風向就是奧斯卡,今年提名的片子幾乎都不是商業大製作,在台灣上映可能都只有台北才有廳,華麗的電影特效與用上許多彈藥武器汽油的大場面,已經變成九十年代的過時之物。所有的演員都得把自己變老、變醜、變成另外一個人、變成一個「失敗者」,才有提名或得獎的機會(所以李奧納多迪卡皮歐應該找一個從頭到尾都淒慘落魄的角色,才有可能拿到小金人)。「鳥人」儼然是新世紀的好萊塢典型,我們看著光鮮亮麗的演藝圈後不堪的一面,明星的脆弱、痛苦、不堪,這種題材幾乎變成好萊塢的新類型,比如也是之前不久才下檔的「寂寞星圖(Maps to the Stars)」。

我覺得這對觀眾而言是件好事,這顯示好萊塢開始拓展出更多的類型好迎合各種不同需求的市場,像「鳥人」,說是黑色喜劇,但我還沒看過那麼沉重的黑色喜劇,這已經可以算是另一種類型了。即便是我們看起來無比商業化的漫畫英雄人物系列,對應的也是某種特定的族群。雖說也許再過不久,看似百花齊放的多樣性又會被所謂的「商業機制」限縮到某幾種特定的範圍當中,但目前毋寧是新的開拓局面,舊的標準在式微,新的風貌要成立。

相較之下,中國雖然目前是世界最大的電影市場,但對電影的觀念仍遠遠落後美國。莫說中國的主流片商幾乎不可能開拓新的類型,中共甚至不肯做現在已經非常普遍的年齡分級,他們仍然停留在電影是用來宣傳的思維當中,電影要為政治所用,要有現實的政策意義,而純粹的商業片又因為過分向想像的「大眾市場」靠攏而膚淺庸俗。中國無法上檯面的「獨立製作」,在好萊塢已經堂皇入室,成為主流的一部份。而說到底,這便是自由度的問題,一個無法暢所欲言的國家,任何一點試圖向「誠實」靠攏的製作,都註定會成為禁忌。

其他文章:
《飛鳥俠》在一九八零年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鳥人
    全站熱搜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