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國許多學者專家對現在的中共政權不滿,但沒有反抗的能力 (或意願),遂將心力投注過往,或對民國時期的政治人物作翻案研究,或甚至意淫台灣,將台灣看成想像中沒有受到中共蹂躪的中國樣貌,總之都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然更有一群人,連民國都不愛,認為是革命黨先把中國的命根革掉,毀掉好不容易要建立的君主立憲制度。對清末的立憲之舉,抱持著玫瑰色的幻想。

我可以理解這是對中共政治不滿的投射,但這容或也說明中共對意識形態的箝制,一如當年台灣的國民黨政府,原本身處黨國思維、接受一元思想的人民,到了國外,發現他們的歷史記載跟自己所學到的毫不相同,要不是執拗認為自己所接受的才是對的,要不就會心態大反轉,對統治政權有不可抹滅之痛恨。而對清朝君主立憲懷有幻想的,應該是後者。

不過我一直對此不以為然。我贊同余英時的看法,認為清朝覆滅只是遲早的問題,只是由誰推翻而已。辛亥革命是一次擦槍走火的結果,恰好說明這一點。就算這個契機不存在,清朝也絕不可能真正過渡到一個類似英國、甚至類似當年日本的君主立憲國家。清廷不能認清近代的「國家」概念與政權之間的關係,大陸一位歷史系教授寫「分清國權與王權」,即是說明此一狀態。雖說中國傳統的知識體系也有「國」與「天下」之分野,但面對西方以明確的主權、疆域來定義的國家概念,一直是無法相通的。所以才會有人說「中國」其實是1912年以後才出現的概念,在此之前,只有朝廷而無國家。

就算清朝真的要實行君主立憲,但實情是北京的紫禁城幾乎已經無法統治原本巨大的版圖。有研究 (金觀濤?) 認為,中國自宋代以後,朝代的興亡通常取決於糧食不足所造成的民亂。中國採取精細農業,需要大量的人力來維持,然而長年的和平,必然造成人口大量增加,但長期的土地兼併,造成供需失衡,而無法取得農地的多餘人口,往往造成社會的隱患。元朝和明朝基本上都是因民亂而亡,但到了清朝,則出現不一樣的變化,一則西方的糧食作物引入中國,使中國的農業生產增加,可以供養更多的人。而晚清與西方列強的接觸,更無形中延續清朝的命脈。若以傳統的循環,清代在太平天國之亂時就應該覆滅,因為太平天國活動的範圍是在中國的經濟重鎮,他們對江南一帶的經濟受創甚深,而清廷幾乎無力反擊。是西方的介入與清廷合作,才得以中止太平天國割據江南一帶的局面,同樣的情況也可適用在捻亂,並且因為內亂使人口大量減少,騰出多餘的土地,使得土地的供需得以恢復平衡。所以說,是西方的介入,使得清廷的命脈得以延續,甚至在清廷實際上無力控制江南時,還能維持名義上的一統局面。

日前又有一位旅居加拿大的中國人寫「八國聯軍乃正義之師」可資旁證。清廷昏聵,並非對中國人民之箝制,乃是對自己能力認識不清,八國聯軍即是最清楚的例子。朝廷走到這一步,即便大澈大悟,也於事無補,更何況是不會醒悟的滿洲貴族呢。所以清廷終究滅亡,不是因為革命黨太可惡,只是時勢之必然。而中國文明之沉淪,說實在的,從清朝就要負上很大的責任。不是嚴厲的文字獄,儒生學者不會遁入餖飣小學之中,致使原本殘存的一線生機,終歸熄滅。這種說法不是無的放矢,現在愈來愈多人在研究晚明文人對西學的理解程度,當時確實有一些文人,試圖理解傳教士引入的哲理,想要別開蹊徑,要革除政治上的沉痾。這些嘗試自然隨著明朝覆滅而中斷,更因為清代嚴厲的政治迫害而不復見,自此中華文明逐漸變成醬缸。文明之淪喪,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若真的從宿命論來看,走到文革這一步,也不是不能預見,要鄉愿一點說,每個在那個時代底下的中國人,除非受到極大的迫害或因此而亡,否則多少都是使中國到今日境地的幫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