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改編成功的電影都是相似的,改編失敗的電影則各有各的失敗。」

上面那句話請不要當真,我也不知道2012年版本的「安娜卡列尼娜」到底算不算失敗。正如紐約時報所說,任何改編這本名著的電影必然要不忠,誰也沒有辦法把那本厚厚的巨作塞進兩個小時的電影長度當中。

但此片改編,我想導演在極盡他的可能使原著完整的故事情節塞到有限的時間裡。他採用風格化的方式,將故事情景幻化成一幕幕舞台,偶爾穿插著一點真實的場景。導演對康斯坦丁列文(Konstantin Dmitrievich Levin)這個角色有特別的體會,列文可以看成是作者托爾斯泰心中寄託的理想人物,因而相對於安娜卡列尼娜多數在舞台景中出現,列文則多是實景,彷彿暗示安娜的「虛」與列文的「實」。

用舞台布景取代實景,使角色穿梭在景片舞台,可以某種程度抵銷寫實拍攝所帶來的限制,縮短講故事的時間。但這種風格化的演出有時會交代不清,這也是這種方式的罩門。而愈是風格化的電影,演員的演技就愈顯得重要。裘德洛不用說,他演的那位「道德完人」詮釋得不慍不火,而且他的扮相讓我至為佩服──誰能想像曾經一代美男子居然肯讓自己變得又老又禿,惟其魅力猶勝以往;亞倫強森(Aaron Taylor-Johnson)則是盡情放電並展示他青春的胴體,以男配角而言也算是適恰。倒是綺拉奈特莉,戲份最吃重,但在詮釋這個角色卻顯得不夠細緻,過了關鍵的舞會戲之後就忽地情緒極端起來,不禁讓我懷疑,難道導演刻意要讓安娜卡列尼娜變成一個蕭查某嗎?而故事另一條線,可能是因為導演用了寫實的方式拍攝,不過不失,兩相比較,就不是那麼搶眼。

片中細節也很值得討論。這部戲背景雖說在俄羅斯,但「東方」風味薄弱,只有裘德洛一襲宛如東正教教士的服裝可以稍微感覺到俄羅斯的氛圍。其他人的服裝,居然還頗為現代。綺拉奈特莉的珠寶完全是現代的設計,Roth Wilson演的公主根本就是眼下明星走紅毯會有的裝扮。這種古今(而且這個古還不見得是俄羅斯的古)交雜的服裝品味我有點不適應,不過這好像是好萊塢最近的趨勢,「忠於歷史」不再是古裝劇的唯一標竿,在考據中加入強烈的個人色彩成為主流。舞台式的處理雖然不符合托爾斯泰那輩人期望的自然路線,卻頗吻合當時俄羅斯上流社會的風尚,極盡裝飾、矯揉造作。

我沒看過原著,難以對此片改編優劣評說,只就電影而言,算是頗有企圖。可惜此片中譯極糟,很多錯譯,如果只看字幕,會被誤導。這與電影本身無關,但卻大大影響我觀影的品質,很要不得。台灣進這種文學改編的作品,大概一開始就看衰票房,就隨隨便便,很是糟糕。所以台灣電影的水準還能怎麼提升來著?幾希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