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適銘,〈唐代出土西方系文物中所呈現的「胡風文化」─有關「把杯」及其母體文化屬性之思考〉,《中國史研究》(韓國),第46輯別冊 (2007)

I. 序言

自公元前二世紀漢通西域以來,絲綢之路作為溝通東西文明的重要交通途徑,商旅往來熱絡,在長久的歲月中留下無數的文化遺產,傳述著異文化交會時的互動軌跡。不論是陸路、海路、草原絲路或青海路,在中國境內絲路沿線上,經常發現東羅馬(拜占庭)、阿拉伯金幣,薩珊、粟特銀幣,東羅馬、薩珊及中亞銀器、玻璃器、首飾,以及織成於波斯、中亞的緯錦、衣物等。這些文物,在不同時期的中國多有相對應的仿製品,顯示出當時人們對來自西方遙遠國度異國色彩的熟悉與喜愛。不僅在中國,西方系美術品在東方的出現更遠及於朝鮮半島及日本境內,並透過絲路東方延長線在奈良形成所謂的「絲路終點站」。

漢唐之際,尤其是五至八世紀的魏晉隋唐時期,是西、中亞民族經商或移居中國最為集中的時期,隨之而來的西方文化傳播益發興盛,其影響並逐步普及於社會各個階層。就中國藝術史發展而言,西方諸國的藝術文化,對漢末以來至於唐代甚或是遼、金時期的美術發展具有出人意表般的影響力,這由近年來中國頻繁出土的「西方系」(北亞、中亞及西亞)或「仿西方系」文物可得到有力證明。因此,對這些週邊區域藝術、文化的理解,便成為研究中國中古時期美術不可或缺的一環。

然而,問題是這些西方系文物經由何種途徑及方式流傳於中國或東亞?在東西文化交流的層面上扮演何種文化性角色?發揮何種程度的文化效應?具有何種特殊文化屬性?這諸種問題耐人尋味,是研究該領域的重要核心問題,也是在本研究中將會被討論及說明的問題。透過本研究,筆者將以出現、流行於唐代的金銀嶄新器種─「把杯」作為考察對象,提供研究者思考及理解以下問題:
(1) 重新檢討西方文化東傳途徑及分布,以釐清唐代出土西方系文物之個別系統及淵源。
(2) 透過「把杯」之個案研究,探討唐代「胡風文化」行程經過、社會因素及實際內涵,並嘗試說明其母體文化屬性之問題。

過去學者雖已分別對唐代金銀器進行編年,但仍無法獲致精確結果。其在唐代社會流行、傳播年代上仍有諸多不明之處。到目前為止,新出土唐代金銀器的數量仍極其稀少,在缺乏足夠紀年實例可供參考的情況下,筆者並無法重新進行更有效之編年。基於此因,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在於透過較無爭議之出土品作為考察對象,透過器型學、風格研究探討「把杯」之形式要素及藝術特徵,重新進行器型分類及定名,在此基礎上,藉以追溯不同類型把杯之不同西方來源,並在可能的範圍下界定其文化脈絡;其次,透過唐代歷史文獻之解讀,理解金銀器在當時社會流行之一般狀況,作為連繫、詮釋「胡風文化」內涵之理論基礎;最後,探討唐代金銀器之社會功能,並經由文飾意義之理解,解釋其母體文化屬性。
arrow
arrow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