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顏娟英譯著,風景心境─台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雄獅圖書,2001。

 

一、風景心境

石川欽一郎,水彩畫與台灣風光,台灣日日新報,1908年1月23日第四版。

石川欽一郎,台灣地區的風景鑑賞,台灣時報,1926年3月。

石川欽一郎,冬之漫步,台灣時報,1926年12月。

石川欽一郎,麗島餘錄,台灣時報,1926年7月。

石川欽一郎,塔塔加的回憶,台灣時報,1929年11月。

石川欽一郎,台灣的山水,台灣時報,1932年7月。

石川欽一郎,台灣風光的回想,台灣時報,1935年6月。

石川欽一郎,樹木和風景,台灣時報,1936年4月。

三宅克己,台灣旅行感想,みづゑ,110,1914年4月。

河合新藏,台灣的蕃界,中央美術,2-8,1916年8月。

蜂谷生,繪畫旅行通信,台灣日日新報,1917年3月8日第四版。

石川寅治,洋畫家所見的台灣,台灣日日新報,1917年4月15日第一版。

鹽月桃甫,秋空高爽─到蕃地變感受到秋意,自然的新表現在色彩上,台灣日日新報,1928年10月7日第七版。

鹽月桃甫,台灣的山水,台灣時報,1938年1月。

鹽月桃甫,內太魯閣行─東台灣旅行的感想,台灣時報,1939年10月。

川島理一郎,從烏來到淡水─台灣風物記之一,中央美術,1929年1月。

川島理一郎,台南、安平風物記─台灣紀行之二,中央美術,1929年3月。

丸山晚霞,我所見過的台灣風景,台灣時報,1931年8月9日。

藍蔭鼎,台灣的山水,台灣時報,1932年7月。

竹久夢生,台灣的印象─難看的女學生制服,台灣日日新報,1933年11月14日。

藤島武二,映入藝術眼中的台灣風物詩─藤島畫伯談繪畫之旅,台灣新聞,1935年2月3日第二版。

明石哲三,談幸福─紅頭嶼觀察,ネ.ス.パ,1935年11月。

立石鐵臣,荒涼的景象─期待風土的花朵盛開,台灣日日新報,1940年4月12第六版。

古川義光等,十人展同人談台灣風景,文藝台灣,1-3,1940年5月。

金關丈夫等,繪畫座談會─日本式繪畫及戰爭畫等,東寧,1941年10月。

 

二、青春少年時

記者採訪,以雕刻「蕃童」入選帝展的黃土水君,台灣日日新報,1920年10月17日,第七版。

黃土水,出生於台灣,東洋,1923年3月。

台灣的藝術係中國文化的延長與模仿─黃土水痛嘆,台灣日日新報,1923年7月17日第七版。

陳植棋,致本島美術家,台灣日日新報,1928年9月12日第三版。

石川欽一郎,薰風榻,台灣時報,1929年7月。

石川欽一郎,熊與豹─美術的台灣童話故事,みづゑ,337,1933年2月。

鹽月善吉,畫室內省錄三則,台灣日日新報,1930年1月26日第三版/1月28日第三、十版。

鹽月桃甫,自畫像,台灣時報,1940年12月。

陳清汾,巴黎管見,台灣日日新報,1931年12月24日第六版/25日第十版/27-29日第六版。

郭雪湖,台展特選的心路歷程─利用圖書館的心聲,全島徵文比賽第二名,台灣日日新報,1932年1月16日第六版。

楊佐三郎,巴黎的印象,台灣教育,1934年1月。

楊佐三郎,藝術無國界,南方美術,1941年8月。

蔡雲巖,美術鑑賞,台灣遞信,1934年4月。

廖繼春等,台陽畫家談台灣美術,台灣文藝,1935年7月。

陳澄波,美術季─作家訪問記(十),台灣新民報,1936年10月19日。

陳澄波,美術的回響,諸羅城趾,1937年3月23日。

新見棋一郎,超現實主義繪畫,台灣日日新報,1937年五月11日第五版。

立石鐵臣,地方色彩,台灣日日新報,1939年5月29日第六版。

藍蔭鼎,美術片談─觀畫的心,興南新聞,1943年8月9日第四版。

 

三、評論官展

歐亭生,第一回台展評,台灣日日新報,1927年10月30日至11月2日。

鹽月桃甫,第一回台展洋畫概評,台灣時報,1927年11月。

漢文記者,第二回台灣美術展覽會─會場中一瞥如是我觀,台灣日日新報,1928年10月26日漢文第二版。

N生記,(第四回)台展觀後記,台灣日日新報,1930年10月25日第八版、10月26日第六版、10月30日第六版、10月31日第六版、11月2日第三版、11月3日第六版。

歐亭生/XYZ生,第五回台展評論,台灣日日新報,10月26日第三版。

鹽月善吉,答覆對第五回台展鑑查的偏見,台灣日日新報,1931年10月31日第四版。

歐亭生,第六回台展之印象,台灣日日新報,1932年10月26日至11月3日。

鷗汀生/永山生,今年第七回的台展,台灣日日新報,1933年10月29日。

台北一記者,第七回台展評─洋畫部優秀的進步,台灣教育,1934年11月。

潤(魏清德),第九回台展東洋畫一瞥,台灣日日新報,1935年10月26日漢文第四版。

立石鐵臣,第九回台展相互評─西洋畫家的東洋畫批判,

宮田彌太郎,第九回台展相互評─東洋畫加所見西洋畫的印象,台灣日日新報,1935年10月30日第六版。

大高文濤/宮武辰夫,台展第十回評論,台灣日日新報,1936年10月25日第六版。

鷗汀生(東洋畫)/岡山蕙三(西洋畫),第一回府展漫評,台灣日日新報,1938年10月24日至29日第三版。

山口蓬春/野田九浦/中澤弘光,參加第一回府展評審感想,東方美術,1939年10月。

松林桂月,台灣─台府展與旅行經驗,東方美術,1939年10月。

木下靜涯,台展日本畫的沿革,東方美術,1939年10月。

楊三郎/吳天賞,第三回府展洋畫評論─楊三郎與吳天賞對談,台灣藝術,1940年12月。

立石鐵臣,第五回府展記,台灣時報,1942年11月。

金關丈夫等,第五回府展座談會,台灣公論,1942年11月。

王白淵,第六回府展雜感─藝術的創造力,台灣文學,1943年12月。

李石樵/吳天賞,第六回府展作品與美術界─李石樵與吳天賞對談,新竹州時報,1943年12月。

 

四、接力演出

四憂生,水彩畫展覽會有感,台灣日日新報,1911年11月15日第七版。

抱夢生,紫瀾會、蛇木會觀賞記,台灣日日新報,1916年5月9第四版。

石川欽一郎,手法與色彩─赤島社展觀後感,台灣日日新報,1929年9月5日第六版。

野村幸一,台陽展觀感─發揮台灣的特色吧!,台灣日日新報,1935年5月7日第六版。

陳清汾,新繪畫的觀賞與批評─台陽展介紹,台灣日日新報,1935年5月2日第三版。

立石鐵臣,台陽展與創元展的兩種表現,台灣日日新報,1940年5月2日第六版。

吳天賞,台陽展洋畫評,台灣藝術,1940年6月。

李梅樹,台陽展近況與理想,台灣藝術,1940年6月。

陳春德,全體與個人融合之美─觀今春之台陽展,興南新聞,1942年5月4日第四版。

呂赫若,台陽展觀後記─不斷地磨練靈魂與技巧,興南新聞,1943年5月3日第四版。

陳春德,悠久的憧憬─台陽展十週年,興南新聞,1944年3月18日第四版。

楊佐三郎,台陽展為中心談戰爭與美術(座談),台灣美術,1945年3月。

野村幸一,ムーヴ展評,台灣日日新報,1938年3月23日第十版。

野村幸一,第二回美術聯盟展─離純粹繪畫尚遠,台灣日日新報,1936年4月16日第四版。

桑田喜好,新興洋畫的潮流─新興洋畫會介紹,台灣日日新報,1936年9月19日第七版。

陳清汾,迎接獨立美術展,台灣日日新報,1936年12月12日第五版。

十人展同人,戰時美術的動向─〈美術雜談〉讀後感(上、下),台灣日日新報,1939年6月8日至9日第三版。

西川滿,自由的花朵─第二回創元展觀後記,台灣日日新報,1940年7月28日第六版。

飯田實雄,台灣聖戰美術展,台灣日日新報,1941年9月11日第四版。顏娟英譯著,風景心境─台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雄獅圖書,2001。

 

五、個人風格

羽生操,談巴黎遊學中的畫人顏水龍,台灣日日新報,1931年3月26日第三版。

羽生操,在巴黎創作的兩位台灣畫家,

林攀龍(在巴黎),顏水龍畫作入選秋季沙龍─我同胞逐漸登上世界畫壇,台灣新民報,1931年11月21日第十五版。

鹽月善吉,顏水龍君的滯歐作品展─師事馬爾香、梵鄧肯的顏君模寫出色的「泉」及「寓言」,台灣日日新報,1933年4月27日第四版。

小澤秋成,陳清汾君個展,台灣日日新報,1932年1月13日至14日第六版。

有島生馬,作品的欣賞與批判─談陳清汾的個展,台灣日日新報,1932年1月16日至17日第七版。

蕭金鑽,故陳植棋君之追憶,台灣新民報,1934年10月19日至20日。

陳鶴子,吾兄會畫生涯之追憶,台灣文藝,1935年7月。

楊啟東,台展作家論─鹽月桃甫,台灣新聞,1934年11月26日。

李梅樹,豐麗的色彩─觀看鹽月桃甫氏的個展,台灣日日新報,1936年4月6日第六版。

新井英夫,鹽月桃甫論─台灣畫壇人物論之一,台灣時報,1936年9月。

永山義孝,熱烈燃燒的感情─記東京立石鐵臣個展,台灣日日新報,1936年10月1日第四版。

川平朝申,藍蔭鼎論─台灣畫壇人物論之二,台灣時報,1936年10月。

倪蔣懷,恩師─石川欽一廬先生,台灣教育,1936年11月。

村上無羅,木下靜涯論─台灣畫壇人物論之三,台灣時報,1936年11月。

野村幸一,陳進論─台灣畫壇人物論之四,台灣時報,1936年12月。

立石鐵臣,樸素的風趣,觀看藍蔭鼎的水彩畫,台灣日日新報,1940年2月8日第六版。

吳天賞,戰慄美!藍蔭鼎的水彩畫展,興南新聞,1940年2月15日第八版。

陳春德,我的塗鴉,台灣藝術,1940年6月。

御園生暢哉,孔子廟與畫家,台灣建築會誌,1943年9月。

 

六、生活美術

山本鼎,有望之台灣工藝的產業,台灣日日新報,1924年5月21日漢文第六版,24日,28日,29日漢文第五版,6月3日,9日漢文第四版。

落合忠直,值得同情的帝展雕刻部的暗鬥,中央美術,1925年12月。

不著撰者,台日樓上趣味同人展拍賣會─以台北為孤老的西鄉孤月,昭和新報,1936年3月14日第三版。

尾崎秀真,書道的精神─全國書道展觀後記,台灣日日新報,1936年9月27日第四版。

尾崎秀真等,趣味台灣座談會,台灣實業界,1941年8月。

顏水龍,「工藝產業」在台灣的必要性,台灣公論,1942年2月。

柳宗悅等,生活與民藝座談會─以柳宗悅為中心,台灣公論,1943年6月。

立石鐵臣,生活工藝品的反省,興南新聞,1943年9月13日第七版。

 

七、台灣美術論

谷歸逸路,台灣的美術界,台灣時報,1933年6月。

鄉原藤一郎(古統),台灣的書畫,台灣教育,1933年9月。

鹽月善吉,台灣美術展物語,台灣時報,1933年11月。

陳澄波,將更多的鄉土氣氛表現出來─不可僅熱中於大作、台灣畫壇回顧,台灣新民報,1935年1月。

野村幸一,畫談縱橫,台灣日日新報,1935年7月6日至7日第三版。

一九三五年台展改革論爭─呼籲台展改革的聲音,台灣日日新報,1935年7月16日第二版。

鹽月桃甫,台展與明朗性,台灣日日新報,1935年7月25日。

立石鐵臣,更衣蛻變的時刻,ネ.ス.パ,1935年8月。

溪歸逸路,再談台灣畫壇,台灣時報,1936年1月。

錦鴻生(林錦鴻),對昭和十一年度台灣美術界的希望─期待官民的同心協力,台灣新民報,1936年1月8日。

鄉原古統,台灣美術展十週年所感,台灣時報,1936年10月。

木下靜涯,世外莊漫語─台展回顧,台灣新民報,1937年1月15日。

鹽月桃甫,有關台灣洋畫之發達,東方美術,1939年10月。

宮田彌太郎,台灣東洋畫的動向,東方美術,1939年10月。

飯田實雄,台灣美術界秋季展望,台灣時報,1939年10月。

蔡雲巖,近代東洋畫的考察,台灣遞信,1939年10月。

新見棋一郎,台灣與圖畫教育,台灣日日新報,1940年3月31日第六版。

立石鐵臣,台灣美術論,台灣時報,1942年9月。

吳天賞,府展的各種看法,台灣文學,1943年1月。

立石鐵臣,作畫態度的闕如,台灣時報,1943年3月。

吳天賞,台灣美術論,台灣時報,1943年3月。

王白淵,批評與作家,台灣新報,1944年9月30日第四版。

石黑英彥,台灣美術展覽會,台灣時報,1927年10月。

台灣總督府,舉辦台灣美術展的意義,東方美術,1939年10月。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