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修平3.png

《廖修平─版畫油畫‧福華人生》,台北:沈春池文教基金會,2009。

蕭瓊瑞

在戰後台灣美術史上,廖修平(1936-)幾乎成為現代版畫的代名詞。廖修平在現代版畫上的投入、經營與推動,就像一位沈默卻堅毅的傳道人,以現代版畫為信仰、以推動現代版畫為使命;他不是一位呼風喚雨的革命家,卻是一位誠懇、堅持、永不懈怠的播種者。他的年歲不是最長,但在台灣畫壇,幾乎許多前輩藝術家都尊稱他一聲「老師」。儘管將近四十年的時間過去,當年他教導的年輕人,如今都已是各擁一片天的知名藝術家,他自己也走過人間繁華、聲名的高峰,但他始終謙遜自持、熱誠不減。隨著時間的增長,廖修平在美術史上的地位,尤其是在戰後台灣畫壇的重要性,愈發突顯而確認。廖修平是如何成就他的藝術生命與歷史傳奇,這是許多藝術愛好者,深深好奇的故事。

1970年代初期的台灣社會,正面臨一個巨大轉型的開端。從1950年代末期發軔、在1960年代中期達於高峰的「現代繪畫運動」,由於諸多主要畫家的相繼離台,暫時呈顯疲軟的現象。

但是更重要的,是台灣的政治、外交,也在這個時候,面臨巨大的挑戰。首先是1970年因美國將釣魚台列島交給日本,而引發的「保釣運動」;接著是1971年台灣在聯合國席位的喪失,以及隨之而來的諸多外交挫敗,包括長久以來關係密切的日本與美國等。在這樣的困境下,台灣面臨1949年以來最大的危機,許多人因此而紛紛設法離開台灣。然而,也就在這樣的困局中,已經離開台灣十一年,也已經在美國取得一定成就與肯定的廖修平,卻在這個時間點上,選擇回到台灣,應聘母校台灣師大美術系,擔任現代版畫的教學。

1973年春天,廖修平回到台灣後,除在台灣師大開設現代版畫的課程,也巡迴台灣全島各地,進行巡迴演講及示範教學,奠定了台灣現代版畫的基礎。

台灣的版畫傳統,固然起始於明清時期的傳統木雕版畫,甚至更早可以追溯到荷據時期的銅印版畫,但作為一種創作的表現形式,基本上仍以日據時期,少數木刻版畫家,如立石鐵臣的「民俗台灣」系列為起點。

戰後,由於諸多大陸左翼版畫家的加入,也留下了相當一批精采的作品;不過,在「二二八事件」之後,這些大陸來台左翼版畫家紛紛走避、離台;台灣的版畫藝術也就以作為歌頌寶島及強調建軍、反共的「戰鬥版畫」為主軸。直到1957年,因美國版畫家作品的來台展出,刺激「現代版畫會」的成立,將版畫創作帶入一個較富新意與形式實驗的階段,楊英風(1926-1997)、陳庭詩(1916-2002)、秦松(1932-2007)、李錫奇(1938-)...等,都是這一波提出具體貢獻的重要藝術家。不過,1957年的「現代版畫會」,主要仍在觀念的提出與審美意識的改變,對於現代版畫基本的多元技法和表現形式,到底還是處在一種自我摸索、嘗試的階段。直到1973年廖修平的回台,才真正將現代版畫帶入一個專業化的階段。

廖修平對版畫藝術的接觸與學習,最早始於留日時期。1962年,廖修平赴日本東京教育大學留學美術;在這裡,他第一次看到許多西洋巨匠的版畫作品,如:畢卡索(Pablo Picasso, 1881-1973)、夏卡爾(Mark Zakharovich Shagal, 1887-1985)、達利(Salvador Dali, 1904-1989)等人的版畫創作,在媒材上,有木版畫、銅版畫、石版畫,乃至橡膠版畫,形式活潑而技法多樣,深深震撼了這位來自台灣的年輕人。然而,當時的東京教育大學,並沒有版畫的課程,他只好私下向校外優秀的版畫家學習,包括:北岡文雄、星襄一等。

留日期間,廖修平就以版畫作品多次參加日本版畫協會展,也以版畫作品入選巴西聖保羅雙年展(1963)。

不過對版畫的全力投入,主要還是1964年留學巴黎以後的事。1965年 10月,廖修平進入知名的「版畫十七工作室」,指導教授是海特(S. W. Hayter),初期以金屬版畫為主。隔年(1966),他就以一版多色的金屬版蝕刻版畫,繪作了一系列以台灣寺廟為主題的作品,並在台北的台灣省立博物館推出第一次的版畫個展。當時廖修平本人仍在巴黎,畫展完全由他父母親代為坐鎮,師大的老師陳慧坤在當時的畫展專冊序文中寫道:

「1962年秋他入日本國立東京教育大學繪畫研究所繼續深造,至1964年畢業。在這一段時間他開始了版畫的製作。此次展覽的前段那些黑白的作品便是此期的代表,他暫時的脫離『廟』的題材,而放恣於黑白抽象形體的組 合。這是他的東京時期,也是版畫的初嘗時期,作品嚴格說起來不夠成熟。

隨後他繼續轉往巴黎留學。他進入法國國立巴黎美術學院油畫科攻讀,並入第十七版畫室研究版畫的各項技法。我們不難由這些展覽品中看出他在這一段時間所下的功夫與所獲得的進步。他的造形很快的純化了,顏色的彩度也提高了。他又回過頭來畫那些日夜縈紆於腦海中的題材──故鄉的廟、春聯、門神、香爐等等。可能是因為長年的離鄉背井,故鄉的影像在他的心中更加醇化了;也可能是受了巴黎現代藝術洗禮的緣故,他這兩年來的作品 題材雖然不變,但表現出來的效果較前卻有天壤之別。他以立體派以後的造形原則,消化了台灣地方性活潑的形體與色彩,去掉了鄉土藝術的稚氣與浮淺,而顯現出純化了的台灣民俗世界,引起我們的深層感情的共鳴。」

當時重要的現代藝術評論家黃朝湖也在報章上稱揚廖修平的作品說:

「他是重視表現東方民族氣質的畫家。他把目光擺在中國民間藝術特質 的吸取上,因此,他的畫是東方的、中國的、帶有極純樸的内涵和永不消失的生命感。目前他正從中國的寺廟、古壁和紋飾上獲取靈感,而表現一種中國的、民間的神秘性及帶有哲學意味的色彩,那門神、廟壁和龍柱的獨特造型,使他昂然地在藝都巴黎獨樹一幟。」

也就在1966年,廖修平開始形成版畫創作的「門」系列,並開始參加各 地的國際版畫展,包括:「歐洲當代版畫展」(全美巡迴,1966)、「瑞士國際彩色版畫三年展」(瑞士・可蘭香,1967)、「加拿大版畫展」(加拿大・蒙特婁,1967),「挪威國際版畫展」(挪威·法雷特里克蘇達城,1967)等。同時,也在1967年舉辦第一次版畫和剪貼個展於巴黎青年畫廊,隨後巡迴巴黎藝術之家、阿根廷阿京造型藝廊、維也納道畫廊、奧地利克勞茲十六畫廊等地。此外,他也獲得紐約牙買加區藝術節獎(1967),及挪威政府獎學金,赴挪威藝術家之村駐村一個多月(1968)。相當程度上,廖修平在極短的時間內,讓自己脫離作為一個留學生的格局,成為一個具有國際視野與活動力的年輕藝術家。

不過,1968年的巴黎,正爆發史上著名的政爭學潮,到處是罷工、罷學,與示威遊行的人潮。廖修平在結束挪威的駐村工作後,恰好收到美國邁阿密現代美術館的邀請函,因此決定舉家遷美,轉往紐約,先在普拉特版畫中心擔任助教。他以過人的毅力,不斷地尋求參展與競賽的機會,在短短幾年內,便累積了許多獎項的榮譽;包括:版畫作品《太陽節》獲紐約奧杜本第28屆藝術家首獎(1970)、及東京國際版畫雙年展佳作(1970)、獲紐澤西畫家及雕刻家協會年展獎(1970)、獲波士頓版畫家展美術館優秀獎(1971)、版畫作品《天空》獲紐約州羅契司特宗教藝術節版畫首獎(1972)、版畫作品《相對》獲巴西聖保羅國際版畫展優秀獎(1972),及紐澤西藝術委員會版畫創作獎(1972)等。

1973年春天,正逢台灣社會面臨嚴峻寒冬的挑戰,廖修平正是頂著如上的榮譽光環,回到了台北。廖氏在旅居海外十一年後,返回台北,係應母校袁樞真老師的邀請,在美術系開設「現代版畫」的課程,同時設立全台第一座「版畫工作室」,並指導畢業班同學進行畢業製作。

當年38歲的廖修平,完全是以一股宗教般的熱情,意圖將這些年在海外 學習和研發的技術,回饋給自己的故鄉;因此,除了在學校的課程以外,他也在校外成立一個克難的版畫工作室,許多藝壇上的前輩都前來討論、學習,廖修平也毫不保留的傾囊相授。

這樣的教學,後來更在台灣教育部門的安排下,發展成全島式的巡迴教學,台中、台南、高雄、屏東,以及東部的台東等地,都有許多版畫工作 者,包括中、小學乃至師範學校的老師、學生,紛紛報名參加研習。為了教學上的方便,廖修平將所有的教材整理成冊,就在隔年(1974)正式出版《版畫藝術》一書,迄今仍是版畫教學的經典之作。

這本《版畫藝術》,計分:一、版畫概論;綜論:版畫藝術的意義和原則、中國版畫的演變和發展、歐洲版畫的演變和發展、美國版畫的形成、日本現代版畫的成長、版畫的性格與鑑賞、版畫在現代美術中的重要性。二、版畫原理與應用;介紹:版種的比較和特徵、初學版畫者應有的認識與觀念,以及各種不同的版畫,包括凸版、凹版、平版、孔版、拼用版畫、剪貼版畫,和兒童版畫等。三、版畫的保存與研究;主要在說明:版畫印刷的張數限制、裝框,及收藏保存的方法,同時介紹世界各個國際版畫展,以及製作版畫應有的心理與要領,最後論及中國版畫今後的發展等。全書兩百六十餘頁,文圖並茂,既有作品圖版,又有說明圖示,力求清晰、深入,成為推廣教學的力器。

由於廖修平對台灣版畫運動的貢獻,1974年台灣十大傑出青年獎,便將這份榮譽頒贈給他。同時,一群受教於廖氏的學生,也就以「十青版畫會」的名義,組成了一個年輕版畫家的團體;這些成員,包括:鐘有輝、董振平、林雪卿、林昌德、黃國全、謝宏達、樂亦萍、曾曬淑、崔玉良、何麗容,以及之後陸續加入的王行恭、沈金源、黃世團、龔智明、賴振輝、梅丁衍、劉洋哲、楊明迭、劉自明、張心龍、戴榮木、楊成愿、張正仁等,成為台灣80年代之後,現代版畫最主力的人物,也是1983年之後,台灣文化部門主辦「台灣國際版畫雙年展」,經常得獎的重要畫家。

廖修平在台灣師大的教職,持續至1976年。之後,廖氏離台返美,專心創作。隔年(1977)又應日本筑波大學新設的版畫工作室之邀,擔任教席兩年;至1979年,再返美任教西東大學,直到1992年退休,其間,曾於1983年,二度應聘返台,任台灣師大美術研究所客座教授;也就是在這一年,協助台灣文化部門設立「台灣國際版畫雙年展」,成為版畫藝術推向世界藝壇的一個重要平台。

除了台灣與日本的教學外,1988年,廖修平也應大陸浙江美術學院(今中國美術學院)之邀,在版畫系講學二週,並舉辦個展;主要教學,以木版以外的銅、石、絹等三版為內容。1990年,又應南京藝術學院之邀,擔任客座教授,主持現代版畫研習班教學;有來自全大陸的藝術教師廿八人,在此學習一個月的時間。

此外,香港中文大學「龔氏訪問學人計劃」,也於1989年邀請廖修平主持藝術系的版畫教學;1991年,又應香港藝術館之邀,擔任「香港藝術雙年展」評審委員。

廖修平在結束美國西東大學的教職之後,教學工作並未停息。1994、95年,他又回到台北,任藝術學院(今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客座教授;2002、03年,則任台北市立師範學院(今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及台灣師範大學的客座教授。之後,往返台、美兩地,繼續從事創作及教學的工作,先後執教台北藝術大學、台灣藝術大學的版畫碩士班及台灣師大碩士班。

1998年,廖修平以藝術創作的成就,獲得第二屆台灣「國家文藝獎」的美術類榮譽。

細數廖修平一生對現代版畫藝術教學的戮力與貢獻,當然不能忽略他在創作上的極高成就。其一生的創作,橫跨版畫、油畫、水彩等。尤以版 畫、油畫的成果特別豐富。從早期的「廟宇系列」(1962-)、「門系列」(1968-)、「四季與田園系列」(1979-)、「木頭人系列」(1984-)、「窗與牆系列」(1988-)、「園中雅聚系列」(1991-)、「結與默象系列」(1999-)、「生活符號系列」(2000-),以迄最近的「夢境系列」(2002-)等,廖修平始終秉持著強烈的文化本位原則,吸納多元的養分與現代的技法,表現出一種高度簡潔的秩序。在他的畫面中,我們窺見了一個民族,尤其是東方民族生活的尊嚴與品味,而這也是藝術家自我生長經驗的凝煉與映現。

廖修平的藝術,擅於取材文化的符號,以別具新意的構成,加上特殊的色彩印製乃至凹凸處理,給人一種極精緻典雅的視覺感受,並引發深沈的哲思與聯想。廖修平的創作,有設計的意味,卻擺脫設計的平面化與說明性他的作品呈顯豐富的質感與文化的厚度,看似純淨的構成,卻又處處映現生活的痕跡,予人親切的感受。如1969年就開始發展的《歷史》、《太陽節》、《陰陽》等作,一直到2000年的「生活系列」,畫面極具現代感的各式符號,其實就是取材自民間祭祀時燃燒的「紙馬錢」上的造型,有扇子、梳 子、衣服、剪刀、雨傘......等等生活用具。

廖修平的作品,巧妙地在「出塵」與「入世」之間悠遊,在「俗世」與 「聖境」之間穿梭,版畫的技巧,在他的手上,達到一種化境,高超的技法,反而看不到技法,人們也忘了技法的存在,完全被他那簡潔卻深邃的畫面所吸引、震懾。

廖修平的作品能在那麼多國際重要的展覽中獲獎,主要就是他文化本位 的創作原則,傳統的文化,像一座巨大的資料庫,取用不竭、幻化多端。

不過,強烈的民族本位也極可能落入說明套用的陷阱,失去感動的力量;廖修平的作品能夠深深地感動觀眾,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他那來 自生活體驗與生命品味的深刻能量。

廖修平是一個自制、自勵的藝術家,他熱忱洋溢、態度誠懇,但性格內 斂,凡事自省。在追求藝術的路途上,人們但見他成功、繁華的一面,卻少 見他寂寞、刻苦的一面。在他的傳記《廖修平:版畫師傅》書中提到:當時初到巴黎,遇到創作上的衝擊,以前所學的一切面臨重整的考驗,再加上語文的障礙,的確感到有志難伸。他說當時真的很苦悶,有時會跑到塞納河邊痛哭一場,再回家繼續工作。

藝術創作的歷程,是一個生命自我實現與自求圓滿的過程;廖修平的創作,特別能印證這個特質。廖修平說:

「四十年的創作生涯一步一腳印的走過來,在藝術領域裡,不斷的尋找新的刺激。持續反省自己的創作,嘗試不同的技法與接納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觀念,成為我創作的動力及靈感來源。這就像當我們走過無數變換不斷的四季人生,特別是在四季分明的歐美。當殘灰若冥的嚴冬一過,緊接著就是清新富朝氣的翠綠春意,滲著生趣盎然的鮮黃;然後走過悶熱的炎炎夏天,就又到了光輝燦爛的深紅秋葉。這一葉可以知秋的季節,恰如人生邁上中年 的黃金歲月。秋天,不正就是鉛華洗盡的年歲,也正是人生經歷萬千變化之 後,逐漸豐熟的思想高峰。」

在刻苦自持、奮進不懈的努力過程中,廖修平的作品在看似繽紛的色彩中始終散發著一份淡淡的寂寞;在典麗的質感中永遠有一種不拒人於千里之外的素樸。這是廖修平內在生命的忠實映現,也是他人格典型的外現,更是東方人文最深切動人的一面。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