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藝術學刊 第26-30期目錄

第26期 2019年6月
曾肅良,湧動的靈魂─張萬傳魚畫風格演變研究
黃俊嘉,從「閩習」視角看臺灣書畫藝術變遷與發展
莊哲彥、林文彥,戰國古璽考釋與補說四則
韋佳,明清印學家對刀法的認識與品評
石垣美幸,日本受容異國文化的藝術手法—「見立」
李孟學,《山水純全集》的三遠觀
林淑芬,郎世寧繪畫中的色彩計畫初探─以〈畫花底仙尨圖〉之樹幹和〈聚瑞圖〉之花卉為例
袁啓陶,清劉熙載《游藝約言》書論中藝術審美的創作觀
郭懿嫺,修辭格轉換於圖像應用之研究
陳彩雲,蝶舞‧青花─陳彩雲水墨工筆人物畫創作研究
陳曉勲,無聲寄懷─陳曉勲繪畫創作研究
曾華翊,潛入社會─繪畫創作研究
游惠雅,繪畫性書法線條的神秘能量第二篇─中國書法中的繪畫線條
鄭佩玉,淺談臺灣海濤與海石之美─以東北角海岸景觀轉化水墨繪畫之研究

第27期 2019年12月
曾肅良,孤寂的美感─探討中國文人山水畫之中「孤隱」的深層意識
黃俊嘉,兩岸書藝現代語境窺探
楊敦堯,燕文貴〈溪風圖〉在畫史上的流傳與接受
盧青辰,水墨展演之媒介轉向
林家聿,傅抱石《湘君》與《湘夫人》的圖像表現及其時代意涵
王明彥,從東亞陶瓷交流觀點再探朝鮮青花瓷始燒原因
范墨,「合而不同」─從「徐蔣體系」到「新浙派」,兩種現代水墨人物畫教學體系的探索
李齊楓,KEYGOT─複合意象彩墨創作研究
蔡元凱,水墨與漫畫的交織-從經典水墨畫探索漫畫元素
劉正發,織夢─彩墨情境表現創作之研究
游惠雅,繪畫性書法線條的神秘能量第三篇
王怡文,印象‧當下─王怡文繪畫創作研
蕭凱中,臺灣省展印風初探(1984-2006)
王真真,從古樸到新妍:東晉琅琊王氏家族書風嬗變研究

第28期 2020年6月
林文彥,古璽校遺─《國立歷史博物館藏印選輯》釋文訂補(古璽篇)
黃俊嘉,淺析書法藝術創作中的對應關係
陳思婷,清末台灣書畫風格研究
賴文隆,金文「 弭」字考—兼論弭器斷代問題
孫國欽,傳統楹聯與書法美學關係之探討
林家男,顏真卿〈劉中使帖〉寫作背景考辨
林如熙,觀圖知警─丁觀鵬〈畫唐明皇擊鞠圖〉
涂進財,《周易》對繪畫美學的啟發─以明清山水畫為例
陳俋佐,宋人所見漢、魏篆書的形式─以洪适《隸釋》、《隸續》為例    
葉成漢,西潮情境下台灣當代水墨畫創作中的「人文」與「鄉土」意涵─以黃光男的作品為例
吳奇軒,智內兄助繪畫之奇想與古典
李仁杰,花語‧心境─工筆繪畫創作研究
林昱彣、王藍亭,扁平化設計在手機介面圖像之辨識率研究

第29期 2020年12月
松宮貴之,在董其昌「畫禪室隨筆」里看見的禪思想和向日本的傳播―關於那個思想的整理和對日本黃檗禪林的影響 
林洪錢,隱逸的寫意精神─工筆寫實性的抽象語意
莊元薰、王藍亭,空符號的無盡表述─以符號學觀點論Andreas Gursky的攝影藝術
陳思婷,由《高砂文雅集》看台灣日治時期文人書畫交往及活動
朱錦澤,自然生成與理性把控的表現─中國畫中「沒骨法」的現代探索
林淑芬,郎世寧〈畫山水〉之風格偏向研究
林如熙,老蓮無一可移情‧越水吳山染不輕─淺析陳洪綬《隱居十六觀圖》
舩田聖也,西漢元鳳六年志石書法初探
徐顯德,泰國拉瑪三世時期寺院壁畫的中國元素初探─以皇子寺大戒殿壁畫為主
凌春玉,議論精絕、書法要妙─康里巎巎《草書述張旭筆法卷》內文釋義初探
陳正治,妙合、天趣─自動性技法之於水墨創作本質之實踐
楊企霞,「時空‧穿梭」─意象山水繪畫創作研究
楊昕,焦慮‧靜穆─水墨創作研究
林碧麗,凝眸處‧花開自在─繪畫創作究
林素慎,髡殘漁隱圖之探討

第30期 2021年6月
陳維德,先鋒本石鼓文章句今釋
林文彥,古璽披遺(三十則)─《匋鉩室藏古璽印選》釋文訂補(古璽篇)
游惠雅,韓愈〈石鼓歌〉對書法藝術之影響
韋佳,明清印論中的秦代印風
陳信良,秦簡「句」、「茍」、「殳」、「弓」、「乃」、「夃」旁的構形考察與書法研究
林如熙,天真爛漫─吳學讓現代水墨鵝畫
陳翡娟,狂亂與瀟灑─從祝允明書寫方式談鑑賞
李羿慧,迷幻生境─李羿慧繪畫創作研究
林佳諭,林佳諭之彩墨創作論述
游玉婷,金澤子卿之書法藝術研究
林秀鑾,觀景‧圖騰─林秀鑾膠彩繪畫創作論述
邱雪玉,生命的樂章─邱雪玉水墨創作之研究
蔡梅雀,虛境創真─意象水墨創作研究
陳嫣虹,雄逸與姿媚:王羲之書法風格形成探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