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台灣人去中國念書工作的事情又被炒作一波,感覺頗為悲傷。最早去中國,就算有高薪也不見得願意去,因為環境很糟,去等於是要從無做到有,雖說占了頭采,但等於從頭來過。後來去中國,是在外資、台資企業當中高階主管, 依賴的是過去在台灣訓練出來的know-how,原原本本的複製在中國身上。但現在去中國,已經完全沒有過去的優勢地位,基本上就是要跟同樣出身的人,競爭類似的職缺。我實在覺得,如果到這個份上,去中國工作一點意義都沒有。
所以當有人用NHK這部紀錄片指出中國的求職景況艱困時,我實在覺得很悲傷。本來台灣人根本不是在這個檔次上,但如今我們卻要用這種影片去勸退台灣人。
這部影片很深刻的去觀察中國底層工人的處境。中國運用人口紅利與人口控制的矛盾政策下發展三十餘年的後遺症,在這部片中反映出來。其實自歐洲到東亞,借人口紅利發展經濟是一個普遍的常態,50年代的法國、德國、義大利,60年代的日本,70年代的香港,80年代的韓國、台灣,基本上就是美國消費工業的外包變遷,而這個變遷,90年代末期由中國承接。所以基本上,之前地區的國家,基本上也有著產業轉型的陣痛期。歐洲是用強力的社會救助體系承接,日本則是用巨大的內銷市場勉強承受,韓國跟台灣則是用之前人口紅利積累的財富暫時掩蓋眼下的困境。然而中國人口紅利所產生的財富尚不足以讓大部分人過上「小康社會」,卻已經開始面臨人口成本增加的問題。於是就看到這批新一代的民工,他們的父母尚不足以給他們堅實的依靠,可是他們的未來,已經跟日本、韓國、台灣的年輕人一樣迷茫。
如果只是迷茫,尚且還只是個人問題。中國的困境還有政策導致的結構問題。因為嚴格的戶口政策,中國人雖然可以自由移動到有賺錢機會的地方工作,戶口卻不能隨之移動,可以實際安定下來。這迫使中國打工族只能將小孩放在鄉下由長輩扶養,在城市賺到的錢不盡然可以真的讓自己的社經地位提高,但「留守兒童」的傷害已經造成。親情的疏離、教育上的放任、社會公民意識的欠缺,養出一批缺乏技能與學歷、遭受挫折就放棄的人民。而且戶口制的僵化也拉大社會階級的鴻溝,長年在城市工作的外地人,因為非城市戶口而遭到歧視待遇,成為社會弱勢。這樣的弱勢,幾乎不可能僅僅只是透過努力工作就可以翻身。就這點論,中國是個遠比日本、韓國、台灣都還要不公平的社會。
台灣雖然也有戶口制度,但這種身分並非不可變,也沒有什麼相應的特權。外地人在城市工作,不因戶口制度而有高下之分,若想在城市成家立業,也只要簡單的轉移就好,沒有什麼限制。台灣雖然也有就業上的問題,但基本上跟中國的狀態毫不一樣。
這種紀錄片說明中國面臨的社會困境,但我不會覺得這值得台灣人借鏡。我想台灣人再怎麼樣,也不可能去找這種工作,中國也不允許──光是身分證件一事就可以直接打回票。若要做這種長時間、高勞動、剝削感很重的工作,台灣實在是不缺,根本不需要去中國體驗。台灣人如果想去中國找體面的工作,我是覺得勝算不高。畢竟如今想過去中國的多半是新鮮人,台灣新鮮人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優勢,但對中國的公司而言,顯著的劣勢倒是一目瞭然──在薪資上,台灣人是不折不扣的「外國人」,要照外國人扣高額的所得稅。扣稅也就罷了,但一個台灣人,繳稅金給中國,讓中國可以打壓台灣,某些台灣人居然接受了。這種腦子要去中國找工作,不知要說是適得其所,還是腦洞太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