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得不說,金馬獎把獎項頒給這部影片,確實實至名歸。
我大概猜想的到這部片子會拍到什麼內容,確實也沒有如我想像的差太遠。但有趣的是,導演、中國觀眾、海外觀眾對同樣的內容有著完全不同的觀感,這毋寧也是中國獨有的特殊性。
就我而言,這部影片裡,大同市前市長耿彥波的作為,只有一個簡單的結論:好心做壞事。宏觀的看,這是中共思維的產物。無論主政者的初衷是什麼,中間的過程都充滿問題,結果也不盡如人意。耿彥波想替大同扭轉煤都這樣的高汙染印象,想以文化來包裝。但對耿而言,以文化包裝的唯一路徑,似乎只有蓋仿古建築這樣的道路。而為了迅速改造市容,他不僅拆遷所謂的違建,也拆遷住宅大樓。拆遷人數到五十萬人,實在很驚人。
雖然中國政府有明法要求拆遷需要先安置,但一來不去遵守也沒有罰則,再者中國行政司法沆瀣一氣,這種法律形同具文。裡面有一段中國「選舉」市長的橋段,徒具形式固是理所當然,但我卻挺意外,中國連地方法院的最高法官也是「選舉」出來。法官都要過這種水,這種形式真是空泛的讓人難以理解。更打臉的,是當選後尚未屆年,耿就被山西省委調去太原當副市長,也就是說,市長去留,不過是共產黨內的掌權者一己的決定,連市人大都無權置喙,連橡皮圖章還不如,那個所謂選舉,比徒勞還徒勞。
導演周浩認為他這部片是在替中國的官僚平反,想展現中國官僚也有認真做事的人。但我只看到這個體制的扭曲。在市長宏大的理想下,市民基本的權益幾乎受到完全的漠視。而市民為了從這樣扭曲的制度中求得自己的生存,只好得寸進尺,貪婪地向官方索求。中國人治的一面也體現無遺,時不時都有人攔路「喊冤」,任何雞毛蒜皮的事情,都得要市長親下批示,才能動作。中國政壇的官僚習氣、人治作風,完全不因為這位市長比較有理想而轉變。此外,從訪問耿市長的隻字片語,也可以隱隱感受到,即使他有心想做事,但他的邏輯是「只問結果,不問過程」,即使面臨共產政治的陳痾,他的心態並不是設法與之周旋,而是單純的蠻幹。也許僅僅是蠻幹,就耗掉他太多氣力,所以他早上六點出門,晚上十點還回不了家,日日如此。
影片的最後,他突然調往省會太原,一堆人拉著簽名的紅布條請命,希望把市長留下來。歡送酒宴上大家堆滿笑容,但很多人心情落寞。其中有個微妙之處,許多人圍著耿市長敬酒,市委書記也追著他敬酒,但耿一一跟自己的下屬敬過後,才忽地在末了跟市委書記碰了一下杯子。果然最後的字幕,該名丰姓書記遭到停職查辦。隱隱約約,這電影彷彿在曲筆暗示中國政局之「怪現狀」。
影片提到耿彥波離開大同後,他所經手的工程幾乎停擺,他的宏願好像也隨著他離開而嘎然而止。其實就城市風貌論,中國已經陷入困境,過度追求西方現代都會的樣貌,使得中國都會千篇一律,可是要強調自己的特色,卻又拿不出任何東西,只好把蓋大樓改成蓋城門,從「新」變「假」,說來是很可悲的。此外,最近長江下游洪澇嚴重,不僅顯示出中國自然環境破壞之嚴峻,城市過度發展,卻沒有與之相應的公共設施,也成為各地都會區的隱患。這樣的問題早在幾年前就已經發生過,還是上海、北京等最重要的都會,可是中國政府在努力創造GDP之餘,仍對此相當漠視。問題年年發生,而年年不思改進,也可以算是「中國特色」的政治邏輯。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