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會重視字型,是進大學以後才開始的。大學的指導教授對我們學生的報告格式要求嚴格,所有註解、參考書目都要按照芝加哥格式,要我們「連空格的半型全型都不能錯」,而且極為在意行距與紙張留白,四周的空白都有特定的距離,字型運用、引文縮排都要一絲不苟,務使我們交出去的報告就像第一流學術期刊的抽印本那樣。

也是在這個時候,我開始關心起我所用的字型。中文字型還比較單純,基本上就是新細明體與標楷體。西方字型則有一點麻煩,老師要求我們一律使用Times New Roman,但Microsoft Word的預設字型有時會變成新細明體的英文字型,兩者都是帶襯線的字體,很容易弄混,但列印出來就很明顯。新細明體的英文字型並不好看,我很不喜歡,自此我才開始注意字型的美感,以及試著去挑選「合適」的字型。

台灣對字型的認識多半仍是追求花俏為主,很多從事設計的人電腦裡都有一堆字型,什麼娃娃體、海報體、綜藝體之類。但對傳統字型的講究,是到這一兩年才有專門網誌討論。不過可能是「設計人」的偏好,我現在看到的討論多半是集中在黑體字,明體(宋體)相對很少,楷體更是幾乎沒有。大概對他們而言,黑體字比明體討喜,還有種「現代化」的時髦氛圍,強調自己有「設計感」的書籍雜誌,內文字多半會用黑體。就像《字型之不思議》。

《字型之不思議》只討論西方字型。此書雖定位在入門書籍,但我讀此書獲益良多,可見平素在台灣,要能夠學到有關字型的知識有多麼不易。我幾年前因為寫報告發現西方字母中的「連字」(ligature),寫了一篇短文,說自己很龜毛,及至看了此書,才知道內文排版使用連字,是西方編集人員的基本功,不過是底線,只是台灣人處理西文,通常連這樣的底線都沒有,才會讓我誤以為這是龜毛行徑。我也才知道有所謂的「長s」(ſ),這個字母今天幾乎已經沒有人在用了,但在戰前的歐洲,還是有書籍會用這種長s。

看西方對羅馬體、黑體等最尋常使用的字型投注如此大的心力,不斷開發改進,相當嘆服。但駑鈍如我,有時實在很難分辨其中細緻的差別。像作者居然可以分辨出Times Roman和Times New Roman的差異,我看了半天仍看不出個所以然,這種能耐,果然是要長期浸淫、投注很大的熱誠才能得致。相較之下,中文字型的選擇就少得多。誠然開發中文字型,光是字數就是很高的門檻,若還要慢慢琢磨,所耗費的時間絕不是三五年這麼簡單。但台灣市場太小,一般人又只想坐享其成,這種耗時費力的工作,幾乎是要用宗教奉獻的心情來成就,實在可遇不可求。

另外則是字型所扮演的角色。此書一開始就在介紹不同字體在歷史發展當中所建立的觀感,透過字型建構出我們對特定事物的印象。比如用古羅馬碑文字體莊重沉穩的歷史感,去營造出設計師品牌高級的印象;流行於中歐地區的哥德體字型,則用在歐美重要的大報刊頭,以營造出權威有公信力的印象。中文字型似乎就少有這種約定俗成的習慣,比如報紙刊頭,台灣四大報所用的字體各異,聯合報用的是穩重的隸書,中國時報是規矩的楷書,自由時報則是稍嫌秀氣的行書,蘋果日報則是配上蘋果圖案的黑體字。中國大陸的傳統報章,似乎多以毛澤東的字為主,但也有其他的變化,並無定式。這是中國獨有的題字傳統,重點在題字之人,而非題字的字體。

此書既是入門,很多內容只是點到為止,比如哥德字體的歷史,還有德文草書字體異於其他歐文的特殊之處,並沒有再深入討論,總覺得意猶未盡。但我們甚至沒有一本介紹中文字型的書籍,相較之下,此書縱有不足,也好過我們甚多。中文印刷也有悠久深厚的傳統,但如今我們印刷的模式與概念,都是自西方而來。有人懷念過去金屬活字的排版傳統,卻沒有想過中國真正的傳統是雕版印刷,此一傳統早已消失,也沒有人感懷嗟嘆。我們所珍惜的「傳統」究竟源自何處,好像就連從事這個行業的人都不甚了了。

我們有書法史、出版史、印刷史,卻很少有人鑽研中文印刷字體的歷史,比如我們講「宋體」字,彷彿這種字型是自宋代開始,但我看了那麼多宋版書,沒有一本書的字型跟現在習用的「宋體」類似,多半是很細的楷體字。反而明代就很多,所以日本人稱之為「明體」。又,現在常見的標楷體,好像也跟昔日線裝書的字體沒有關聯,甚至跟活字排版時期的楷體字也沒有關係,是一種不詳其淵源的字型。更不要說隸書體、黑體這種很晚才出現的字型,一開始根本就是美術字型。古代的書籍,我們稱之為「善本書」的,多半還是精刻的雕版為佳,徒手抄寫的亦佳,這都與西方的概念不同,也與我們今日對書籍印刷的概念不同。

不過我在網路上看到有日本跟大陸的字型設計師參考古籍,開發出適用於現代的字型。雖然似乎並非設計給內文排版,比較像是用在標題或招牌的美術字型,總是可喜的進展。但我們的美學觀,是否一定要跟隨西方亦步亦趨,實在是很可以多加討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