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找了蔡岳勳導「深夜食堂」,一上映便慘不忍睹。網路上到處是一片謾罵之聲,好好一部日本漫畫的經典,到了中國卻變成四不像。
我看了一些批評,都是有理有據。但我覺得包括中國版的「深夜食堂」等連續劇的最大問題,是他們要錢要得太過火。裡面批評最大的,莫過於所謂「溫暖人心的料理」,居然是區區一包泡麵,還沒有一點花樣,就是連著調味包一起煮。但只挑泡麵是有原因的,因為從頭到尾劇中都在置入行銷,統一顯然是給最多錢的,所以不僅要有特寫、不能更動,還要有張突兀的海報貼在廚房後方,好讓鏡頭處處帶到。
說日本的模樣原封不動照搬,人物像四五流的山寨版,黃磊造作矯揉,我覺得都比不過置入行銷之惡。當賺錢成為中國唯一的價值標準,出現的就是這種作死的東西。
統一集團搞爛一齣戲,對他們並沒有什麼太大的損害。戲爛了,但大家都記得「統一老壇酸菜牛肉麵」,縱然配起來的是不好的印象,但有印象總好過沒有印象,慢慢洗刷就是了。就像頂新一樣,他們為了藏味全標籤,品牌包裝一換再換,到處買新聞放消息說他們轉虧為盈。總是會有記憶力如金魚,看到特價就買帳的人。可是一齣戲爛了,就是爛了,而且這齣爛戲會在網路上一直流傳,截圖會變成表情符號,以後一想到「深夜食堂」,不是那間溫暖人心的料理店,而是中國搞爛的山寨貨色。
另一方面,中國人迷信「外來貨色」也是一大關鍵。不要說他們找了蔡岳勳導演,當我看到高雄夜景時,還以為等下深夜食堂會大爆炸,然後出現痞子英雄。想要去買「深夜食堂」的版權也是令人絕倒。喜歡該作品的人,我相信都不會否認,這是奠基在日本平民文化上所發展出來的故事,很多文化性的東西,是不可能原樣照搬到中國去的。很多批評稱中國自己的大排檔(路邊攤)就一堆故事,那為什麼中國人不自己拍一部「深夜大排檔」,一定要用日本人的「深夜食堂」呢?還省了一筆授權費。
說穿了,就是對自己的文化自卑。
台灣其實也是如此,而且可能自國民黨到台灣以來,一直如此。我們不僅一直盲目的追隨美國或歐洲的標準,就算是要「發揚中國文化」,也是一逕地瞧不起自己的本土。之前蔡康永導演,小S主演的「"吃吃"的愛」在中國上映不到一週便慘澹下檔,被有心人士挖出嘲笑,當年大小S在八大電視台大肆批評剛上映的「聖石傳說」,引起眾怒,剛好也側面證明過去貶低本土的常態。
中國其實在走台灣的老路。台灣偶像劇曾經名噪一時,可是當時拍的內容都是日本漫畫的改編,好好一個說中文的演員卻名叫「杉菜」,然後說自己是壓不死的雜草。這種詭異的違和感,不過是借台灣人親日的社會氛圍才得以無視。台灣從「流星花園」以來,花了十幾年的時間,重新定位自己的文化內涵,好不容易有了「通靈少女」、「花甲男孩」這種根著本土而廣受歡迎的戲劇節目,這是一個重新認識自己、消化自己的過程。我覺得中國如今,還遠不到這一步。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