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儒門的白米炸彈事件曾喧騰一時,不過那個時候我只是個每天想著要不要翹課的死大學生,對他的行徑毫無關係。等到我開始在意政治之後,楊儒門已經入獄,他的炸彈事件成為歷史,淹沒在隨後接連而來的政治浪潮當中。

楊儒門的作為是很好的故事題材,但這部片子我只覺得差強人意。不知為何,這部片子顯得平淡無奇,過多的畫外音有點干擾,楊儒門自我對話的狀態也感到突兀。「細囝仔」的部分理當是很好的鋪陳,卻不知怎麼後勁不足,好像很虎頭蛇尾的結束,「攪和咖」則更令人費解,很多東西根本語焉不詳,比如幼年情節僅短短出現一個鏡頭,很難說服觀眾兩人之間青梅竹馬的情感,而後來的所謂「革命」云云,根本沒有明說,就這麼敷衍過去,結果一位據稱對楊儒門很重要的人物,在電影裡變成一個只會對自己的父親打槍,犬儒而顧影自憐,沒有任何實際作為的糟糕角色。若說因為實際人物不願曝光而多所隱晦,這種方式也顯得太不聰明。

膝關節認為這是導演寧願追求多一點真實而作的取捨,但我覺得這不一定能看成是劇情平淡的理由。要說追求真實,不會比紀錄片更富有「真實性」,但台灣的紀錄片不乏有引人入勝的片子,可見「真實」與否不是主要的問題,編劇和導演的手法才是主要的關鍵。而我自己的猜測,大概是因為他們找了本尊做顧問,通常這種個人傳記式的電影,一旦本人參與其中,電影就打了折扣,因為本人一定有著很多顧忌,這些顧忌常常是電影不夠「精彩」的主因。

所幸本片的演員表現甚好,多少補上電影在劇情上的不足。黃建瑋詮釋這位農家子弟相當到位,張少懷眼的弟弟也頗為搶戲,謝欣穎的表演囿於角色的定位曖昧,有點欲振乏力,而演「細囝仔」的楊朋諭則有台灣素人演員有的那股樸質感。這終究回到台灣電影面對的老問題:我們不乏好演員,只是欠缺好劇本、好編劇。整體而言,台灣電影講故事的能力已經有所提升,但大概是受限於影視環境,台灣缺少更多的「量」去慢慢磨出一個好的編劇,掌握劇情節奏、抓到故事的核心,我相信這是需要某種程度的量去累積出來的。也因此,就算台灣電影的技術仍不夠爐火純青,我還是進場支持。支持台灣的電影,用市場的量去提升規模,這是身為觀眾最直接的幫助方式。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白米炸彈客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