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大學被迫公開一筆370萬英鎊的捐款係來自中國基金會用來提供新的教授職位,引來輿論擔心由於募集資金的壓力,恐會替北京大敞後門。
Alex Spillius, Peter Foster, Malcolm Moore,2012年1月30日,每日電訊報(原文連結)
本報得知有些劍橋的老師反對來自「Chong Hua基金會」的大禮,該基金會想在新的發展研究中心設立一個新職位做中國研究。
Peter Nolan教授將會擔任此一位置,他和中國國家主席溫家寶的家族有所關聯。
這筆捐款是Woolf報導倫敦政經學院接受格達費之子塞義夫的基金會150萬英鎊後所揭露的,這使資金短絀的英國大學接受外國資助的狀態受到更多檢視。
政經學院的醜聞導致校長霍華德戴維斯爵士(Sir Howard Davies)辭職,報導稱大學需要確保他們的「核心價值」需要反映在募集資金的活動上,過去十年間,籌募的規模已經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劍橋政治與國際研究學系戰爭研究資深講師Tarak Barkawi稱,「在政經學院利比亞事件後」,劍橋大學的行徑「魯莽粗疏」。
他與同事都很震驚,這種來源不明的捐款,已經經過大學委員會的核准,並於下個月由校方的評議院通過。
在北京的民政部登記的慈善團體中查詢「Chong Hua基金會」,均沒有相符的發現。雖然不清楚對應的中文是什麼,但很有可能是「崇華」。
劍橋對於捐款的官方說法稱此基金會「在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利益下著重推動教育發展」。
Barkawi問:「這個給錢的Chong Hua基金會是哪來的?他有網站嗎?他的成員有誰?他和中國政府有關係嗎?這些都是亟須回答的基本問題。」
他補充:「Chong Hua基金會和當局的關連既不清楚透明,也缺乏討論,使我們極為關心捐贈者和大學之間的關連這種基本問題。」
大學對外聯絡部門的主席Tim Holt稱,這次捐款「本校的行政委員會已經就既有的指導規範,正式審議這筆捐贈。」
他補充道:「經我們調查,並沒有發現此私人基金會與中國政府之間有關連。」
至於更進一步的細節,他稱此基金會係由「一群不願曝光的富豪」所成立。
Nolan教授則已承認此項捐款確實是出自這個基金會。
Barkawi強調:「獨裁政府是不可能有獨立的教育基金會的。」
其他與本報接觸的劍橋成員均對中國想要展開「軟實力」部署表示擔心。
一位要求匿名的政治與國際研究學系成員說:「中國正在世界各地花錢買具權威的學術機構。大學要徹查這些資金的來源,這是義不容辭的責任。」
Nolan教授被質疑是否是以中國的角度看待北京所謂「核心利益」,諸如西藏與達賴喇嘛、南海的領土主張或開採非洲能源的看法。
2005年New Statesman的文章中從他的書《十字路口上的中國》摘要,Nolan寫到西方「自由市場基本教義派」對北京的挑戰。去年七月給下議院專門委員會的冗長意見中,他將中國共產黨描述為「極有能力的團體,而且能力與日俱增。他們極具競爭力,並且以精英治國。」
Nolan公認為中國經濟的權威,並多次拜訪當地,他還和溫家寶女婿劉春航合著一本書和數篇論文,劉家是中國掌握經濟大權的主要家族之一。
劉春航,四十歲,目前是中國銀監會統計部主任,在主要行庫皆是國有的情況下,這個職位影響力甚大。
Nolan為嘉治商學院中國管理學的教授,他也是劉春航的博士生導師,據說還是溫家寶之女溫如春的私人教師。
本報試圖與Nolan教授直接聯繫,但他透過辦公室稱「不接受記者採訪。」
至於是否教過溫如春的個別問題,辦公室回應「校方不清楚這些細節。」
懷疑者質問是否基金會透過什麼方式得以選擇Nolan教授出任Chong Hua基金會提供的教授缺,讓他出任新發展研究中心的負責人。他將於3月1日就任。
Barkawi擔心大學「至少在表面上」已經出現很不好的影響。
校方回應:「捐贈者無論是政府、私人機構或個人,都不能決定或選擇特定人擔任特定學術位置。」
校方亦同意Chong Hua基金會可以指派特定人出任資深學術委員會管理捐款。
北京當局動用大量資源來提高自己的聲譽,藉開辦英文報紙和在世界各地設立孔子學院。
中國人權愈發惡劣,包括拘留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但中共當局經常以他們是「開發中國家」為遁詞。
去年史丹福大學拒絕從中國的孔子學院拿到250萬英鎊的金額,因其附加條件有不能談論敏感問題如西藏問題。劍橋稱Chong Hua基金會沒有這樣的條件。
胡錦濤在2007年中共的黨代表大會說,各個機構是「我國軟實力的一部分」,軟實力,或指透過信念而非武力影響別人,「在綜合國力的兢爭中愈來愈重要」。
劍橋大學與其他英國大學近幾年來主要捐款係由其他獨裁國家而來。沙烏地阿拉伯2008年各給劍橋與愛丁堡800萬英鎊成立伊斯蘭研究中心。伊朗兩年前捐給杜倫大學1萬英鎊,其伊朗研究中心的負責人承認「有附加條件」。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