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無聊的小觀察,起源於JUSTFONT BLOG裡「字體散步」的文章,主要是找尋台灣街頭舊日的手寫招牌。後來我發現,香港的老招牌,用的字體跟台灣大異其趣。

台灣的老招牌,幾乎都是類似顏真卿書體的楷書。會選擇顏真卿並不是某種巧合,更非介紹文章中所謂「大氣、寬厚與包容,…有中國儒商童叟無欺、重商譽、講信用這些基本信念的意味存在」,而是傳統上,顏真卿的楷書是後人寫榜書的風格依據。其實很好理解,因為顏真卿的楷書筆畫肥厚舒展,所以寫大字自然會以顏真卿的楷書為依歸。這個傳統傳承久遠,金朝時期建成的山西崇福寺,其彌陀殿匾額,據稱是金大定年間 (1184) 的原物,其榜書即是顏真卿的書風。以壁畫著名的山西永樂宮,是元代遺構,其匾額「無極之殿」也是顏真卿書風。這種風格,一路傳承,迄今未泯,就算是電腦割字,台灣的楷書字型,也多半會使用類似顏真卿的書體,當然,我想用的人自然是一無所知。

彌陀殿
(崇福寺彌陀殿匾額 來源)

無極之殿
(永樂宮三清殿「無極之殿」匾額 來源)

顏真卿風格的招牌,香港也有,但香港更有一風格強烈的榜書字體,台灣很少見。這種字體源出於晚清書法大家趙之謙的楷書。清代中葉,文人「發現」六朝的石碑文字風格,開啟另外一種獨特的楷書書風,有時稱之為「碑體」或「魏碑」。六朝,特別指北魏的石刻書風,這類字體邊緣銳利,結字緊密,但撇捺會刻意拖長,有裝飾感。這種書風在晚清民初逐漸成為招牌的首選,現存的老照片可窺一二。

HK_張鐵志
(上環街頭有趙之謙風格的招牌)

HK_嚴壽山
(深水埗有魏碑風格的招牌)

趙之謙榜書
(趙之謙榜書 來源)

趙之謙的楷書兼有顏真卿及魏碑的風格,很適合當成榜書的用字,流風所及,香港的「趙體」書風相當普及。雖有文章提到特定習趙體書家的影響,但這前提乃奠基在趙之謙的楷書適合當作招牌題榜之用,並不妨礙立論。只是何以這股流風並沒有影響台灣,我的猜測是,台灣由於早於1895年就割讓給日本,而日本的榜書書體,似乎一直沒有受到魏碑書風的影響。日本的楷書也受顏真卿影響,自不待論,不過日本也受另外一位宋代書法家張即之的影響,張即之的楷書一樣筆畫很粗,字體方正厚重,但很多出鋒,大字多有飛白,這可以說是宋代書法崇尚個人意志表現的一例。這種書風之後在中國少見學習,反而日本頗為效法,成為日本人書榜書的風格。

方丈
(張即之書「方丈」,這字的匾額就出現在京都東福寺 來源)

遭難
(伊藤博文寫的碑文,有顏真卿及張即之的影響 來源)

台灣的招牌文字似乎有受到這種書風的影響,但我缺乏實證,不敢驟下定論。但台灣的招牌很少有魏碑書風,這是肯定的。當然,現在隨處可見的電腦魏碑體不算,那種字體跟標楷體比稍有性格,但就我看來實在是醜俗的很。偏偏兩岸三地似乎都很愛用這種電腦字體,只能說我們的品味沉淪很深。

香港招牌文章:追尋香港的北為楷書招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