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正在做的工作快要告一段落,所以開始找工作、投履歷。我念的美術史實在太學術傾向,求職方向頗為狹隘,所以在找工作的時候,不得不也往畫廊之類的「營利機構」去找。但面試幾次,對方總說我「很安靜」、「怯生」、「內向」,而像畫廊這種等於是「賣畫的業務」,他們總是希望可以找到外向活潑、口齒伶俐、八面玲瓏的人來上班。可想而知,面試之後往往就沒有下文。

從小我就被家裡人說是「內向」,所有人都這樣認為。「內向」在台語叫「閉思」,是一個不太正面的用語,除了內向,還帶有「害羞」、「小家子氣」的意涵,有時會聽到有人(對我而言常常就是我親戚)用頗為責難的語氣說:「這囝仔怎會這麼閉思。」有上不了檯面的感覺。與之相反的叫「大範」(範唸成「班」音),就是落落大方,很體面之意,而這絕對是正面的意涵。

所以,我內向雖然稱不上什麼很嚴重的事情,但對我父母而言,確實是有點困擾。小時候我完全不敢開口叫親戚,也極為懼怕家族成員的聚會,這對我父母親和其他長輩而言,幾乎是無禮的舉措。小時候我非常喜歡一個人關在房間裡看書,過年下南部時,家族成員都在客廳看電視閒聊,但我會跑到房間裡看書,而且幾乎是一整天都關在房間裡。每次下南部我都會帶上好幾本書,到了親戚家還會央求堂姊帶我去租書店租漫畫來看,迄今我還清楚記得我在堂姊的房間看了《時人》雜誌、言情小說、大堆大堆的少女漫畫,甚至連劉墉的《我不是教你詐》一系列都看了。說來奇怪,家族的成員縱然不常見到,總是「親人」,但我面對「親人」,往往是下意識要逃離,迄今未變。

長此以往,我對自己的內向性格頗為苦惱,父母親也希望我可以做出改變,看我能否隨著年紀增長,變成一個比較外向的人。我確實在成長的過程中學到一點「假裝外向」的能力,但整體而言,我還是一個極端內向的人,我幾乎不在陌生人居多的聚會上發言,我也很討厭社交活動,討厭參加婚禮、聚餐、同學會,甚至是親戚家。我非常喜歡獨處的時間,一個人看電影、吃飯、逛街、看展覽,對我來說都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我會固定聯絡某幾個朋友,而且往來非常密切。至於點頭之交,對我來說是個負擔,朋友要不就要有一定的交情,要不就不要認識。通常能看到我能言善道那一面的人,已經是認識好一陣子,有相當的交情。很多跟我熟識的人都會跟我說,一開始看到我,總會以為我非常冷漠孤僻、難以靠近。

以上這些狀態,我都在蘇珊坎恩(Susan Cain)的《安靜,就是力量》得到驗證。這縱不是所有內向者都會有的狀態,但多少有若干符合。這本內容繁多的書籍,基本上就是不斷在肯定我是個內向者,她在序文裡一個測驗,我幾乎百分之百符合。而後面的成篇累牘,就是許多的例證,一一說明對我來說習以為常的內向特質。若說我在此書中有什麼「發現」,應該是當中一章所提到先天或後天的心理學論證。但無論內向性格是先天帶來或後天造成,都不能改變當今社會崇尚外向性格的趨勢,就算內向是先天的,這世界也不會替我們留多點空間。我實在認為這本書的目標對象應該是「外向者」,但很遺憾,通常外向者忙於交際應酬、追求聲光刺激,不太會有時間看書,遑論這麼多內容的書。

這本書我覺得唯一有問題的是「全球文化裡的內向觀」這部分,講到種族和文化的性格取向。她提到亞裔美籍人士常常被內向性格所困擾,因而往回推論東方文明(尤其是儒家文明圈)基本上是個內向取向的文化觀。這種說法大體沒錯,但不見得如此環境底下的人都是內向的人。以我們家族為例,我覺得我們家族應該是頗為外向的家庭,親戚注重人際關係與在外的態度,寧願口無遮攔,也好過悶不吭聲,不知道這是不是因為我們家族位於社會的中低階層導致,也許受到傳統儒家知識的束縛愈多,愈有可能將人帶往比較內向的狀態。或許應該這麼說,由於儒家文明圈中對「讀書人」的尊崇,使得努力升學成為很重要的價值,而努力升學的要件就是先花大量時間專心讀書,剛好符合內向者的其中一種形象。許多內向者可能因此受惠(因為他們不想面對人際關係時只消說「我要去念書」就可以躲開),但不等於會這麼做的人都是內向者。然而台灣的中低階層一般不太重視升學,所以就不會有這種「內向」化的外表,他們反而很重視外向性格,這可能也跟作者提到移民社會往往比原住民社會來得外向有關。試想會離鄉背井,冒著「黑水溝」風險來到台灣的人,往往都具有強烈的冒險特質,而冒險特質則是外向者的特徵之一。可以想見,台灣應該是個由外向者建構起來的社會,內向則是這兩三百年來慢慢累積的結果。雖說作者提到的亞裔人士不乏台灣人,我倒覺得台灣算來並不是個太內向的地方,而且我們是這麼熱中學習美國,自然是更加的外向了。

此書可以跟《失控的正向思考》一起看,我覺得可以帶來更多思考。如果蘇珊坎恩希望美國社會正視內向性格人對社會的好處與貢獻,芭芭拉艾倫瑞克則是更進一步闡述外向性格若走向偏鋒會變成什麼結果。因為兩本書都提到了美國當紅的福音教會與華爾街金融風暴,那些無比樂觀的牧師或銀行總裁,就是推崇外向性格的終極產物。我從《安靜,就是力量》看到一條更為長久的歷史脈絡,當一個國家從強調道德轉為強調外放的性格,會走到如今這種地步,似乎是冥冥注定。

但正如我前面所講的,饒是我們如何一再證明內向者的潛力無窮、貢獻良多,這社會仍然是個外向的社會,主流觀點仍然希望人人都外向開朗、八面玲瓏、舌燦蓮花。所以,再怎麼說明內向者的好處,作者在書中所舉的例子,幾乎都是「努力學習表達的技巧後,才進一步顯出自己的價值」。她並沒有希望這個社會發展出一個挖掘出內向者價值的模式,只是要社會重視內向者,而內向者,仍然要某種程度上「外向化」好引起別人的注意。這毋寧讓我在看完之後更顯挫折,如果有人就是沒有如此能耐,那他就永遠遭到漠視,使人類社會錯失一塊璞玉。這讓我想到,很多企業主總在抱怨找不到人才,應徵來的人總是難以符合他們的期望,還屢屢成為商業雜誌的報導,但或許最根本的因素,在於他們擇人的標準,如果伶牙俐嘴、開朗活潑是應徵人員的重要標準,他們大概永遠都請不到口齒笨拙、瑟瑟縮縮,卻有著足夠智力和毅力處理工作的人。這或許就是推崇外向的社會不得不承擔的損失。
arrow
arrow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