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去京都跟奈良,看楓葉並非我最大的原因,主要還是看展。我最初便是因為正倉院展,才會固定每年11月初去奈良,後來發現日本在秋天多會安排類似「曝涼」邏輯的展覽,因此趁此機會到日本看展,就能看到很多品質非常好的展覽內容。
位於京都東山的泉屋博古館在南禪寺往疏水的路上,一般人很容易忽略,是非常幽靜的一座私人美術館。此館是日本戰前有數的大財閥住友家所設。住友財閥因為是冶鐵發家,所以特別鍾愛收藏中國青銅器,在日本非常著名。但除此之外,他們也收藏了許多其他古代書畫。比如此次我們看的「高麗佛畫」展,核心就是泉屋博古館所藏的高麗時期觀音像。
(楊柳觀音像,高麗時期)
韓國的高麗時期崇尚佛教,繪製非常多精美的佛畫,這些作品很多透過貿易流向日本,留存在日本寺廟當中。弔詭的是,因為後來的朝鮮時期重儒抑佛,加上朝鮮曾與日本發生很嚴重的戰爭,韓國方稱為「壬辰倭亂」,日本稱「文祿、慶長之役」,使韓國的佛教寺院遭受嚴重的破壞,很多前代的塑像、佛畫都遭到摧毀,反而日本留存高麗時期的佛畫還比較多。高麗佛畫畫風細緻、風格獨特,成為一種鮮明的佛畫系統,也深受日本喜愛與重視。
不過,這種展覽一般是不能拍照的,所以我只能拍一下建築物外觀。
京都的泉屋博古館建於1960年,有著本館與別館兩部分,本館主要是陳列青銅器常設展,別館則規劃年度特展。兩館之間有一片美麗的草皮,館外也有一處以杉木為主的庭院,隔開道路與館舍。我知道一般人是不會有興趣這種地方,但如果想要躲開觀光客的恐怖人潮,這裡或許是一個可以考慮的地點。入場費用我印象中是600日圓,這兩年可能漲價了。但以日本的美術館特展動輒2000日圓起跳,就算多了幾百圓,仍舊非常親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