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看《中文解毒》一書中看到兩岸三地的中文翻譯問題,我覺得頗為有趣。中文翻譯囿於用語習慣差異,又復政治分立,並不統一,甚至有時落差甚大,幾乎無法聯想。陳雲文中懷有偏見,認為人名英譯,香港最佳,台灣亦堪「雅達」,而大陸最差。香港接觸歐美文化最久,需頻繁處理中外名稱對譯問題,早已發展出一套對應系統;台灣大概是繼承國民政府的習慣,多少有些不成文的用字慣例。倒是對岸,為了執著音譯準確,反顯生硬拗口,彷彿前清屢將外國譯名加上「口」字或「犬」字邊那樣,把人家當作化外蠻夷。相較之下,台港兩地譯音不求音準,而求通順好念。如Meryl Streep,台灣譯為梅莉史翠普,大陸則譯成梅麗爾‧斯特里普,字數繁多,發音也顯得怪腔怪調。另一顯著的例子,我覺得可以用《哈利波特》為代表。這本充斥人名及作者新發明辭彙的小說,有大量的譯名對照。台灣和大陸的版本,大概除了主角譯名一致以外,其餘大多頗為迥異,而且非常清楚可以看出兩地音譯取向的差異。台灣音譯,特別是《哈利波特》當中的名稱,忠實翻譯出原音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能否將角色個性適時融入譯名之中。比如跩哥‧馬份(Draco Malfoy),麗塔‧史譏(Rita Skeeter),康尼留斯‧夫子(Cornelius Fudge)之類,這些大陸則譯為德拉科‧馬爾福、麗塔‧斯基特、康奈利‧福吉。像我已經習慣台灣譯名的人,看到這些名字,反而造成閱讀上的障礙。

此外,國外地名翻譯,除了早年即已規範的譯名之外,兩岸亦有明顯差異。陳雲舉法國的Cannes,台譯「坎城」,陸譯「嘎納」,陳直呼「大失雅意」。我倒覺得雅俗在其次,但大陸顯然並不在乎譯名拗口冗長,寧願讓中文看起來像方形的外國文字。如非洲古國Ethiopia,台譯「衣索比亞」,大陸則譯為「埃塞俄比亞」,中非的Chad台譯「查德」,大陸竟譯成「乍得」,彷彿不是國名。阿拉伯半島也不遑多讓,幾年前大出鋒頭的UAE,台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大陸偏偏譯成「酋長國」,好像他們仍是騎駱駝拿彎刀的遊牧民族;另方面在紅海邊上的Yemen,台譯「葉門」,大陸譯「也門」,大陸的翻譯其實是原本的譯法,但李敖為文提過,于右任曾於《中央日報》投書,指「也」字本為女陰的象形字,稱對方國家是「陰門」,委實不雅,國民政府也從善如流的改掉了,但共產黨比較生猛,還是逕稱對方國家為「陰門」。

如上所云,不過是人名地名的翻譯,物品名稱之譯,只有更為複雜。兩岸三地近年往來頻繁,互相影響,混用情形也不少。像taxi,最早應是香港依粵音譯為「的士」,後來台灣統一稱「計程車」,大陸稱「出租車」,但也受香港影響稱「的士」,甚至到後來「乘出租車」簡稱為「打的」。電腦用語更是南轅北轍,如blog一詞,台灣初譯「部落格」,後出現「網誌」,大陸則稱「博客」,台灣亦有人沿用,香港想來更是任君喜好,沒有固定的稱法。這些譯名孰優孰劣,我覺得不是很重要,了解意思,看得懂是什麼就足夠,大概也無須統一。只是在網路上看到這些名稱消長,多少感慨台灣在華人文化當中,看來確實逐漸邊緣化,難怪就是「正體字」這種「正名」,也要喊得聲嘶力竭,實不得已也。
arrow
arrow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