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6 isn't simply bigger — it's better in every way. Larger, yet dramatically thinner. More powerful, but remarkably power efficient. With a smooth metal surface that seamlessly meets the new Retina HD display. It's one continuous form where hardware and software function in perfect unison, creating a new generation of iPhone that's better by any measure.

香港有網友用iPhone 6的宣傳文字比較兩岸三地的中文翻譯,由上而下分別是香港、臺灣、中國。顯而易見,網友是想強調中國翻譯的低劣。我不敢說港台的翻譯一定好,但中國的翻譯恆常處於上述的狀態,完全顯示出「強國中文」的弊病。

「強國中文」的弊病:一、不求甚解。但求翻譯出來即可,文句不通亦無妨。比如「性能更強,卻效能非凡」,不知所云,待對照原文,才知道第二個power翻譯成「效能」,但原文用了英文雙關,第二個power其實要作電力解。抓不到雙關語的奧妙,便翻出狗屁不通的內容。二、空泛花俏。英文原文簡潔俐落,語調鏗鏘,中文很難如實呈現,但至少要把簡明的狀態翻出來,比如港譯「豈止大了」四字去對應isn't simply bigger四個英文單詞,台譯「更大」,去呼應原來英文larger單字的俐落感。但中國的翻譯囉嗦累贅,甚至出現某些原文裡沒有出現的內容,比如「默契得宛如天作之合」,故意用擬人的句型去翻譯原本單純的perfect unison,有過份詮釋之嫌。後面的「至大之作、至為出眾之作」更是畫蛇添足。這種用堆砌的詞彙去吹捧的文字,看久了會生厭。而用文字數量灌水,則讓整篇內容更為空泛。

有網友至為感慨。中國這種粗窳文字,如今漸成國際主流,比如美國很多大報的中文版,都是這樣糟糕的「強國翻譯」,這對這些大報而言實在是很大的汙點,畢竟他們在美國素來是英文作文的某種範式,特別是紐約時報。但紐時中文網的文章,雖然內容與英文一樣,但中文水準實在差英文太多。這種「文筆」的問題,我想中國人是絕對不會有什麼感覺的。比如我看到「不需要字幕組的國家─德國」,通篇文章不僅譯筆很糟,而且第一段就錯譯。「prefers his martinis shaken and not stirred」竟然翻成「更喜欢用摇晃而非搅拌手法调制的马提尼酒」,不僅比原來的英文句型還要洋脛滨,而且原意不過是「喜歡他的馬丁尼用搖的,不要攪拌」。後面一句錯得更嚴重,原文at least not in German,應該要翻譯成「至少不要在德語區」,卻被錯誤的加油添醋,變成「不管怎样就不要在德国的酒吧做这件事」。會有這樣錯誤的翻譯,很顯然是因為翻譯的人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個奇怪的開頭,因為他們要介紹的這位德語配音員,以專配007著名,而馬丁尼那句,正是007的招牌台詞。

中國人翻譯的另一個嚴重問題,即是他們對語文背後的文化背景一無所知,他們只把語言當成單純的工具,所以很多文化性的內容,他們不是翻錯,就是譯得坑坑疤疤,再不然就是夾雜大量的註釋,搞得像是學術文獻一樣。所以紐約時報的文章中譯特別糟糕,因為原本的英文內容是針對有相當教養的知識階層而寫,他們有著共同的文化涵養,對某些比喻或典故知之甚詳,甚至只是單純有著共同的流行文化記憶。這種歷史的積累,對熟悉美國大眾文化的台港兩地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但中國,哪怕是成長在改革開放後的八十後,他們對西方文化的認知仍然不如港台同輩的人。看過1993年麥可傑克森在台北演唱會的人,當然會比2009年之後才開始追邁克爾‧傑克遜的人要熟悉Michael Jackson,至少那是「記憶」,而不是「知識」。

中文之崩壞,對我而言,害處已經相當明顯,冗言贅字之繁,幾乎無人不受影響。可嘆中文之敗壞,只會愈來愈嚴重,原因很簡單,因為根本沒有什麼人在意。這不單單只是兩岸三地之分野,更攸關中文在世界流通語言中所處的地位。歐洲語言,多有可顯現其教養與氣質的優雅行文,但中文,我已經找不到有什麼文章可以稱得上是「有教養」的。一個以千年傳承著稱的語文,如今居然只能拙劣的模仿西方句法,完全沒有他國語言所不能觸及的深奧微妙之處,可悲莫甚於此。以前林太乙所主持的《讀者文摘》中文版,咸被視為戰後白話文的典範,但那種文章,如今已經絕跡。台港尚且如此,蔚為主流的「強國中文」,當然更等而下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