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男、戴明德,《台灣美術地方發展史全集─嘉義地區》,台北:日創社,2003。
第四節 從「台展」、「府展」中崛起的嘉義畫家
「日治初期的嘉義,繪畫作品多繼承大陸固有之水墨寫意,其取材多為叭哥、花卉、白菜、貓、四君子,以至神佛及人物畫。至於職業畫家,不外通俗閩式繪畫或芥子園、點石齋、書畫舫各種畫本之臨摹,這是『台展』前嘉義畫壇普遍現象。1921年有擅長南畫之日人伊坂旭江,來嘉服務地方法院為書記,有任通譯而擅金石繪畫之澤谷星橋,在嘉南大圳任職之日本畫家大岡泰曉,服務民事調停處而長於墨竹之竹心老人等。當他們作品出現於裱褙店或風雅場中,對於滯留於臨摹階段之鄉土畫人多少有所刺激,因而帶動地方美術的活絡。」
一、嘉義畫家在展覽會中的表現
日治初期的台灣畫壇以台北、台南、鹿港和新竹等地較為活躍,出了好幾位代表性畫家,然而嘉義尙缺乏明星般的人物。1920年代嘉義因鐵路、公路的交通的發展而興起,以及糖、紙、木材等興盛,成為台灣新興都市,同時在美術人文活動亦有新的氣象。
1925年陳澄波首次出品「帝展」落選,但以無比的毅力和決心,終於1926年以「嘉義街外」入選「帝展」油畫部,當時只是美校三年級的學生,是繼1920年黃土水入選「帝展」雕塑部以來的第二人,隔年又以「夏日街景」入選第8回「帝展」。接著1927年林玉山的「大南門」和「水牛」入選首回「台展」,因僅冠之年,而與陳進、郭雪湖同時被譽為「台展三少年」。嘉義人士從此在畫壇漸露頭角。1929年更於「新竹益精會」舉辦的大型展覽會中占重要的份量。加上琳瑯山閣的詩文書畫活動,及仕紳的展覽贊助,繪畫界可謂盛極一時。西洋畫方面,於「臺展」、「府展」十多年間,除陳澄波外,共有張舜卿、翁焜輝、翁崑德、林榮杰、陳碧女等五人入選。
東洋畫方面的成績則相當可觀,計有林玉山、林東令、周雪峰、吳天敏(梅嶺)、徐清蓮、朱芾亭、施玉山、李秋禾、黃水文、盧雲生、張李德和、張敏子、張麗子、江輕舟、馬世徵、高銘村、莊鴻連、吳利雄、楊萬枝等19人入選,早在1931年的第5回「台展」之前,台灣日日新報將之稱為「台灣青年畫派」,次年又有「諸羅派」一詞相稱。嘉義地區自成一種風貌由此可見。1938年首回「府展」,嘉義畫家入選人數佔有二成。該報乃以「嘉義乃畫都,入選者占二成。」作為標題。此時嘉義的繪畫成就深獲地方關心藝術人士的注目。
二、嘉義受新美術教育的畫家
台灣美術運動高潮迭起,是因為有「台展」的年度盛會,又有新聞的追蹤報導,引發知名人士的殷切關注,更有社會大眾的期待。藝術家由成就而成為名人,也是這個時代的文化現象,對想投入美術行列的後學有很大的鼓舞作用。尤其1927年,台灣總督府教育會主辦的美術展覽會,啟開台灣近代美術之窗。「台展」自第2回起,開始聘請日本國內名家來台評審,通常東洋畫和西洋畫各聘1至2人。在社會運動者眼裡,這場美術競爭有台日畫家較勁的連想。可是日本來的審查員,卻一再鼓勵台籍畫家應該重視自己生長土地的風土民情。這後來成為第一代前輩畫家的主要創作取向。
「台展」、「府展」期間,西洋畫及東洋畫成為畫壇主流。參與的入選畫家可分為(一)來台日人的美術教員;(二)接受新美術教育的畫家,包含赴日、法習畫,及追隨受過新美術教育者習畫的新一代;(三)自習出身的素人和傳統民俗畫師。此三種類型,第二類是在台灣、嘉義畫壇的主力所在,也是本節探討的重點。
嘉義地區受新美術教育的畫家在西洋畫方面有陳澄波、張舜卿、翁焜輝、翁崑德、林榮杰等人。陳澄波在東京美術學校師範科畢業後,又至研究所進修,想回臺任教,不被錄用才轉而至上海發展。以陳澄波的聲望成就與熱忱個性,極可能在台灣或嘉義推動新美術,可惜因而削弱對嘉義的影響力。另一理由是他的畫風非常特殊,有稚拙的原創趣味,不適宜讓學生直接模仿學習,而少有追隨者。所以直到1933年,陳澄波返回嘉義定居時,嘉義早已在琳瑯山閣及仕紳支持下,發展出東洋畫水墨畫局面,且在台灣具相當影響力。西畫方面,只有張舜卿、翁焜輝、翁崑德兄弟、林榮杰,以陳澄波為中心組「青辰畫會」,其聲勢和活動力皆不及東洋畫。
東洋畫之代表性畫家以林玉山為中心以及其畫友與學生,都是一群優秀的新美術人才:有林玉山、林東令、李秋禾、盧雲生、黃水文、江輕舟、張李德和。除此之外尙有自習的畫家吳天敏、徐清蓮、周雪峰、施玉山等四人,容於後節再詳述之。
嘉義地區參加「台展」、「府展」的東洋畫家之間,有如下共通點:
(1)他們的創作領域皆為詩、書、畫合一,在未跟林玉山學畫前,在詩文、書法已有良好基礎。林玉山在未到日本進修前亦以自習方式學畫。
(2)表現方式大都以寫生形式表達物象之描寫。
(3)作品題材多數寫生自詩人賴雨若的壺仙花園和張李德和琳瑯山閣花園造景。
(4)所畫花草、鳥獸皆為在地環境生態之原生植、動物,呈現出台灣地區性風情特色。
(5)受本地詩社林立文風感染,畫會組織則蘊釀參賽的競爭實力,展覽時雙方面相互觀摩激勵。
(6)經常以詩、書、畫會友,聚會時常集體創作,即興水墨繪畫的連結,形成一個城市藝文的良好氣氛。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