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嚴法師,《西藏佛教史》,臺北:法鼓文化,1997。

臺灣算是佛教興盛之地,而且非常多元。不唯原來的臺灣佛教信仰以及戰後由中國帶來的漢傳大乘佛教,日本佛教、藏傳佛教、東南亞的南傳(或稱小乘)佛教,在臺灣都有相當的信眾。但臺灣人信佛,多半不求甚解,只知吃齋唸佛,參與法會。佛經雖日日唸誦,卻不明瞭其義,而講經者也無法將經典內容一一解說透徹。等而下之者,往往只是利用人之盲信,貪求供養。廟宇雖莊嚴華麗,但人心空虛依舊。

佛經因是從梵文翻譯過來,很多專有名詞,若不解釋,很難理解。況且漢傳佛教的經典,多半是千年以前所譯,最晚的經典也是宋朝人翻譯的。翻譯當時也許還容易理解,但過了千年之後,許多佛經內容變得晦澀難解,現代人根本無法讀懂。而且自唐末以來,中原地區開始盛行禪宗與淨土宗,前者高舉「不立文字」,用曖昧難解的「悟道」來教化,後者也不去理解佛經內容,提倡唸佛號即可往生西方淨土,致使中原佛教幾乎不再有理論背景支撐,變成非常浮泛的「念佛信仰」。

或許因為如此,臺灣又引入藏傳佛教與南傳佛教,就傳統上,這兩系佛教系統都很重視理論。可是到了臺灣,似乎仍然變成某種很膚淺的個人崇拜。尤有甚者,因為對藏傳佛教與南傳佛教理解有誤,甚至出現像正覺同修會之類的團體,不斷攻擊藏傳佛教,在認識不清之餘,又加重刻板印象。是以我覺得簡明而有權威的佛教史,才是真正理解的佛教信仰的入門階,而社會上許多流言蜚語,乃至於網路上難以徵信的內容,都無甚助益。

聖嚴法師雖非藏傳佛教之背景,但漢傳佛教與西藏佛教仍有許多經典教義相通,又可以站在相對客觀的立場看待,故他寫西藏佛教史,我認為很為適切。且聖嚴法師有學術背景,因此雖為簡明的通史,仍有學術理論基礎支撐,引述經文或研究均有其本,這是此書的優點。惜此書因聖嚴法師留學日本的局限,在學人研究的引用上,偏向日本學者,歐西研究援引較少,且因聖嚴法師不諳藏文,提到藏傳佛教經典時,仍不免要用翻譯的二手資料,不免受限於翻譯的準確性,這是較為可惜之處。

藏地進入歷史階段甚晚,直到唐初才真正有文字歷史的記載。然而受到中印兩地的影響,藏地自有信史,就幾乎是一部佛教輸入史,佛教是西藏文化的唯一載體,除卻佛教,西藏文化幾乎一無所餘。

然而西藏的佛教,淵源於印度者遠大於中國。雖然在中國很愛提到文成公主,但實際上松贊干布在此之前即已迎娶了泥婆羅(尼泊爾)的公主,而且實際上也是尼泊爾公主所帶來的印度佛教影響西藏較深。此後,西藏一直受到印度佛教的影響,陸續有印度僧侶到西藏弘法,且西藏也一直有人赴印度求法。西藏求法的時間點,大概在中國的宋代,當時囿於西北、西南等地交通阻絕,宋朝基本上已經沒有跟印度有往來,時值印度佛教的後期,密乘成為印度佛教的主流,因此西藏基本上傳承了最後一波的印度佛教教義,然後印度本土的佛教消亡後,在藏地發揚光大。

藏傳佛教最大的爭議,在於其密乘中繼承晚期印度密教的理論,將性交當作修行的無上法門。書中提到「晚期的密乘,受到印度教性力派的影響,就有以淫行為修道的無上法門了。...這種思想進入密乘,便予以佛學化,以『般若』的大智,,『方便』的大悲,來適應它,就成立了男性和女性的原理。將般若的『空』性,配合女性的陰戶;方便的『有』相,配合男性的陽具;於是般若可以指為少女、妹、母、娘、金剛女、乃至賤民的女性。...悲智雙運的結果,乃是涅槃的大樂(Mahāsukha大幸福),男女雙身的擁抱交合,即是無上瑜伽的極則。因而成立本性金剛乘(Sahajīya Vajrayāna)。因為涅槃的大樂,是般若空性與方便有的融合,那是超用了有與無、主與客、清靜與雜染的絕對境界。」(頁130-131)這種論點自有其理論依據,而且也不是人人可以修行,不過因為太駭人聽聞,不乏有人以此當作論據,攻擊藏傳佛教,如前面提到的正覺同修會。實則這樣的修道方式早有改革,宗喀巴以降的黃派,已經禁止將男女性交當作修道的法門。

倒是另一個藏傳佛教的特色,我覺得才是真正爭議所在。藏傳佛教雖也皈依三寶,但實際上他們是以皈依某位上師來當成皈依三寶,書中提到「喇嘛成了萬善萬德的總體,已集由來的佛法僧功德於一身。奉侍喇嘛,即等於供事三寶;積聚善根的主要方法,也就是供事三寶;積聚善根的主要方法,也就是供事喇嘛。求取喇嘛的欣悅,便能除罪積福,為博喇嘛的滿足,縱使犧牲自身的性命也在所不惜。」(頁128)這種方式極易形成流弊,不僅造成個別的僧侶與平民巨大的貧富差距,又因為西藏佛教中不戒女色、肉食的背景,高僧腐敗在所難免。這種狀況雖幾經改革,但貧富懸殊一直存在,這也是何以當年中共會稱西藏平民為「農奴」的原因。

然而,無論西藏的佛教有什麼樣的流弊,都因為中共的入侵產生巨變。西藏在元代以後,一直以藩屬的地位與中原王朝互動。這種關係在晚清時被清代的駐藏大臣破壞,十三世達賴喇嘛逃往國外,尋求英國的協助。在當時的歐洲強權介入下,西藏一下子親近中國政府,一下子成為英國的保護國,游移在兩者之間,在夾縫中求生。然而中共控制中國之後,便逐步介入西藏的管治,直至1959年3月10日大規模抗暴,達賴出走印度,直至今日。至此西藏文化遭到嚴重的破壞,漢人取代僧侶,成為今日西藏的優勢族群,挾帶中共的優惠政策,一步步破壞既有的西藏文化,而有形的文物、經典、建築的破壞與流失,不在話下。今日中國許多年輕人將西藏看成一個浪漫的化外之境,期望到西藏過著「尋找自己」的旅程,殊不知在這個浪漫的幻夢之外,其實是西藏面臨強勢的外來文化不斷吞噬、消亡的危機。這也是我們面對西藏的刻板印象之餘,未能察覺之處。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西藏 佛教史
    全站熱搜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