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蔡清秀君與黃玉柳女士結婚祝筵席上敬步吟友周鴻濤君惠贈瑤韻

岱江地勝住民康。送嫁重來喜氣揚。况有吟朋相對酌。老人頭髮更增光。

 

陳良渙君杜良君良鈅君水凌君昆仲新居落成及良鈅君與謝快女士新婚祝詩二首(陽曆五月十八日陰曆三月廿九日)

滿山新綠映簷楹。昆仲同居慶落成。三弟初婚華燭麗。重重喜事瑟琴鳴。
巖花澗草正芬芳。重疊峰巒繞洞房。學校兒童迎道左。先生今日娶新娘。

 

弔葉府吳珠孃(法名永淨)輓聯四對以永淨為冠首(己卯陰曆四月廿四日)

其一

永成佛果菩提樹。淨盡塵緣舍利珠。

其二

永造夫家兒女浮。淨居天國水雲鄉。

其三

永脫塵環空色相。淨依法宇了因緣。

其四

永留法界明珠爛。淨寫經交貝葉鮮。

己卯陰曆四月廿四日撰書

 

贈鍾家成君對聯以家成二字為冠首(己卯孟夏)

家齊國治由忠孝。成業成財在儉勤。

 

贈王甘棠詞兄詩(四言己卯孟夏)

施藥助貧。懸壺濟世。持己谦恭。居家孝弟。外俠内慈。詩工字麗。為士為醫。皆成妙諦。

 

贈甘棠詞兄對聯(以甘棠二字為冠首)

甘艸堪稱醫家聖藥。棠陰聯想召伯高風。

 

蘇安邦翁雅囑揮毫乃以安邦二字為冠首撰成對聯又撰掛軸文句以應之(己卯孟夏)

一對聯

安宅樂居雖過古稀顏紅髮白。
邦家有慶堪娛晚景子宵孫賢。

二掛軸文句

無是無非多福多壽。

 

應黃茂杞君雅囑以茂杞二字為冠首撰成對聯

茂德有根可以心中播種。杞憂無實休將節外生枝。 

 

仝上掛軸文句

忠信為本益己利人庶乎可稱良賈。

 

應楊瑞慶君雅囑以瑞慶二字為冠首撰成對聯

瑞自何來由天所賜。
慶偕誰至在我而招。

 

仝上掛軸文句

雖醉猶不醉可謂善飲酒者也有酒若無酒是真終不醉者也。

 

蔡嘉珍君與劉月瓊孃在嘉義基督教禮拜堂舉行結婚式席上口占祝詩

禮拜堂中喜氣新。才郎淑女締婚姻。生涯與月團圓好。從此君為席上珍。

 

淡香園吟草序(己卯陰曆七夕)

同宗國華先生。年未弱冠。榜已題名。入泮采芹。詠詩摛藻。學界英才。少年秀士。其哲嗣玉屏兄亦如之。是真肖子者也。其令孫柏舟君。少失怙恃。長讀書詩。耽於吟詠。善於揮毫。今選其佳作集而成編。併其祖與父之遺稿合為一冊。攜之來訪囑序。忝屬同宗兼有世誼。不揣固陋快而諾之。夫柏舟君三代書香至今不替。誦其佳作警句頗多。既能發揮自己之雅懷。又能保存先代之遺稿。是其逸興與孝心自覺躍然於是集之紙上。君雖自謙云欲傳家不敢鳴世。是誠傳家之寶亦我同姓之光。更可為韻事同好者之一助也無疑矣。豈特傳家云乎哉。

 

觀釣魚有感(民國卅年二月)

人喜魚來上釣鈎。我憐鈎銳傷魚喉。釣魚不若觀魚樂。彼此皆能得自由。

 

弔蔡天送翁輓聯及詩 己卯七夕(翁家在地藏庵附近於此去世)

天送翁來天送翁去轉瞬年華將八四。
地藏庵後地藏庵邊化身世界了三千。

生前雕刻與絃歌。養性怡情趣味多。子已生孫孫生子。榮登極樂傍彌陀。

 

花果園修養會友楊瑞慶君黃俊重君黃茂杞君將赴申江。蔡明憲君於已卯陰曆中元前一夜特設齋筵於庭園餞之。余亦被招為陪賓出席。時月明如晝。眾議消燈。燈消月吐清輝。露生涼氣。令人氣爽。爰口占五律一首以為記念。

主人情意好。良夜餞良明。素食多風味。幽懷似野僧。陪賓吾豈敢。滅燭典尤增。秋月當筵皎。天然席上燈。

 

己卯中秋與花果園修養會員賞月池亭

己卯中秋夜。池亭備酒觴。師生聯袂至。風露滿身涼。蟲語時聞響。荷花暗送香。浮空雲密布。掠地月微光。互酌忘時久。高歌引興長。客歸雲急散。夜靜月尤良。獨步園林裡。憂時慨以慷。西歐生動亂。德國猛如狼。復與俄聯結。波蘭將滅亡。其餘諸小國。去就兩徬徨。英法宣除暴。聯軍犯德疆。是真逢敵手。策戰互攻防。海陸空騷動。紛紛襲擊忙。飛機與潛艇。出沒總無常。劫火滔天焰。歐人自殺傷。輸蠃猶未决。到底是誰強。東亞猶流血。日華鬥未央。自從烽火起。己歷三星霜。雖有和平論。和平在那方。如斯悲慘劇。黃種自相戕。歐亞無寧日。宛如釜沸湯。江山多破碎。草木亦枯黃。兵器愈精巧。戰區愈擴張。爆彈沉巨艦。欲救缺慈航。誰得安時局。除非是被蒼。彼蒼渾不管。人類益猖狂。始覺人多慾。翻成大戰場。可憐秋月皎。冷照世間荒。

 

己卯陰曆九月三日伴新郎蔡文結君往北港區四湖鄉新婦莊玉串孃宅親迎之時適詩友林友笛君亦在接客既而開筵亦來勸酒爱於席上口占七絕一首

四湖風景繫吟情。況伴新郎淑女迎。更有詩人來款客。欣々不覺把杯傾。

 

席上敬步林友笛君惠贈瑤韻

老人高坐席中央。詩酒流意氣揚。使我難忘今日興。吟魂長駐四湖莊。

 

己卯陰曆九月三日午後四時半在蔡宅擧行蔡文結君與莊玉串孃結婚花燭典禮口占祝詩

節近重陽喜結婚。天生佳偶愛情溫。端莊新婦真如玉。菊盞含香當酒樽。

 

劉蕙友君囑揮毫聯對及將其蕙友二字為冠首撰之並書以贈(己卯季秋)

蕙吐幽香。筠多勁節。友敦交誼。子報親恩。

 

弔張氏蜜孺人輓聯(己卯舊十月三日)

六子三孫途歸天國。
單身隻鶴離脫塵寰。

 

贈嘉義醫院長醫學博士鈴木憲二先生(己卯初冬)

主持醫院護民生。久宦諸羅著令名。博士頭銜尊學府。世人難得此光榮。

 

杜逢源君與陳氏足孃新婚祝詩(陽曆十二月五日陰曆六月廿五日)

陳家淑女杜家郎。一對新人在洞房。左右逢源魚得水。交歡滿足異尋常。

 

臺灣醫學士賴貫君君號道一囑將道一兩字為冠首撰成對聯撰掛軸文句並囑揮毫乃撰書以應之(己卯仲冬)

掛軸文句

吾道一以貫之。善人是賴。

對聯

道與醫兼學並行修已活人須兩盡。
一至萬相連遞淮蓄財積德要雙全。

 

弔林耳翁輓聯(已卯陰曆十月廿八日)

次男能塑像三男五男能圖形乃翁面目如生老死塵寰猶不死。
少姪做醫師大姪小姪做書士令族家門有慶今歸天國是榮歸。

 

已卯陽曆除夕壺仙花果園即景七律一首

落葉堆焚壽像前。庭園掃淨欲迎年。白煙升訝浮雲起。紅焰熱如丹鼎煎。
東亞劫塵飛不到。西歐戰况任流傳。花開樣々春光泄。風景仙家也宛然
註:東亞劫塵即中日事變也。西歐戰況即英、法對德國戰爭蘇俄對芬蘭之戰爭也。

 

送花果園修養會友黃金木君往申江就職(陰曆十二月二十八日立春日)

勸君傾一盞。破浪乘長風。此去申江暖。剛逢漢臘終。他鄉須慎重。同種要和融。興亞先經濟。勤勞事變中。

 

詠我開臺賴家一族事跡以為記念

丹桂五枝秀。都因祖德純。長房雙博士。同輩六詩人。商界存忠信。法曹講義仁。諸業開望族。積善答蒼旻。

註(句讀後加):我開臺第一代祖考剛直公、第二代祖考性敬公、第三代祖考仁厚公、傳至第四代祖考時輝公、少貧從商、晝在商場、夜則苦學、自中年以後、家運漸興、商業益振、竟成巨富、為邑豪紳、廣行善事、德望俱高、生子五人、皆得秀才以上之學位、時人稱為五子登科(長男名世英、次男名世良、三男名世陳、四男名世觀、五男名世貞)故曰丹桂五枝秀也、長男世英之長子尙焜、四子尙益、五子尙遜、四房世觀之長子雨若、次子瞻如、四子子清、此六子皆能詩、故曰同輩六詩人、長房世英之七子尙和、長孫其祿、皆有醫學博士之學位、故曰長房雙博士、長房世英之六子尙剛、乃名古屋普通商業學校之畢業生、就職三井會社、至今己二十餘年、忠誠一貫、勤朴可嘉、大抵商界之人、交際多在旗亭暢飲豪遊、而尙剛則不然、純朴質素、對主家則忠誠、對顧客則信實、故曰商界存忠信、四房長子雨若、及第國家試驗、為臺南州第一回之辨護士、自少精於漢學、晚年應嘉義地方青年之希望、每土、日兩曜在壺仙花果園中教授北京語、及講演四書五經、近代時文、並教詩詞歌賦、皆作犧牲、不取利益、宣傳道德、講演仁義、故曰法曹講義仁也。

 

(句讀後加)

從兄雨若先生、號壺僊、生而穎悟、幼從師讀、過目成誦、先叔父廣文公士仰先生、輙謂是兒吾家千里駒也、期待殷切、而造化推排、人事變遷、及日軍到臺、科擧遂廢、於是研習日語、嗣以到任書記、奉職嘉義法院、公餘閉戶讀書、後就試普文合格、蓋島人之合格者、實自先生始、而先生抱負遠大、不安小成、遂負笈東都、入中央大學、畢業後應試律師合格、至是學成歸梓、數十載雞窗雪案、歷盡艱辛、不為苦亦不為榮、更不孜孜於利、胸懷朗爽、恬然一書生也、人或托以訟事、則以嘉言至理、敦敦諭之、務令兩造積怨、冰銷瓦解、誠服而去、以故法廷上先生足迹、幾如音跫空谷、先生為息養計、營別墅於城南、廣栽花菓、遂名壺仙花菓園、拓園餘暇、潛心古學、遐邇耳其名、踵門請益者百數十人、先生循循善誘、大體以維持風教、闡揚世道為主、傍及六經五術、騷壇文苑、語學經濟、靡不詳加講解、各臻精奧、門人感德、園中立像、春風化雨、殆謂是與、民國三十年遽歸道山門、弟子爭為肩櫬、弔奠盡禮、苟非感乎、有素能若是乎、生榮死哀如先生者、無忝所生矣、癸未巽章侄奉其遺稿、囑余作跋、余學淺而誼難辭、竊於燈下展誦、覺似身臨大海、莫測涯際、掩卷嘆息、不能妄賛一詞、惟將先生梗概、約畧言之、附識卷後、以存碩果遺徽云。

民國三十六年七月 從弟惠川題識

 

附錄

壺仙像重塑除幕典禮01.png

(蘇睦喬,歲月:嘉義寫真【第2輯】,國家圖書館臺灣記憶系統,2002。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 臺灣記憶 https://tm.ncl.edu.tw/)

壺仙先生壽像除幕式々辭

壺仙花果園修養會代表蔡明憲

本日乃我修養會講師賴雨若先生六旬令誕。吾等為表祝意。順頌其德。乃有壽像建設之議。會員感先生宏德。爭先恐後。大表讚同。乃得今日開此意義深長之除幕式。蒙先生及夫人、令愛、貴昆仲、並來賓各位之光臨。余為發起人中之一人。深覺光榮。並表深謝之意。夫先生大自然信仰者也。遠觀其容。儼然可畏。就之與語。溫而可親。談道德則終宵不厭。道仁義則竟日忘餐。視富貴如浮雲。以傳道為使命。故不藉辯護士。以圖其利。州議員以誇其貴。凡有家庭紛爭事件。 槪以和解勸之。社會交際應酬。皆以謙恭下之。吾嘗問于先生曰。先生對于訴訟。皆以和解為方針。對于世人。都以谦恭為主旨。曷故乎。先生答云。居吾語汝。夫天地悠久。日月循環。寰球甚廣。人類甚多。我等不生于前。亦不生于後。不分于東。亦不散于西。竟得同時歡聚。對面談心。此非有緣乎。況人生在世。如夢一場。相逢表敬。尙恐不遑。焉有驕人傲人之餘暇乎。此余之所以對人而謙恭者也。世間萬事。到底皆空。訴訟紛爭。總是癡念。心中慾火到底自燒。余不忍眾生。受此苦痛。故以和解二字而息其烽也。易曰訟則終凶。子曰。必也使無訟乎。君若細心玩味此二句之意義。則可以了徹余為律師之心境矣。余開斯語。乃想起先生。所設壺仙花果園中之池亭橋欄自題之詩曰。太息塵寰裡。紛爭無處無。終非人幸福。鬥知便智愚。又曰。人生真幸福。畢竟在平和。日月無私照。乾坤一樂窩。先生自題之詩如此。乃知先生之襟懷光明正大。絕無私慾紛心。若人人皆能照此詩之旨而行之。則國際無紛爭之弊害。人類無紛爭之苦痛。地球變為一樂土矣。如是則人類可與日月而爭光。與天地面並立矣。夫先生創此花果園景為娛晚景。圖私樂哉。乃欲創設文化也。常言體天之心。行天之道。報天恩之始也。天所愛者。余亦愛之報天恩之道也。人欲報天恩惟體天之心。愛天所愛。然欲啓人以天道。非心靜不可也。孔子曰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先生鑑于此理所創設者花果園也。吾人一到花果園。目所見者奇花。口所啖者珍果。鼻所吸者清香之空氣。耳所聞者幽雅之禽聲。不覺精神為之一爽。所聽高談。皆得會心。因其景幽而心自靜也。吾人在此名園。受其薰陶。于茲八載漸知天道。如盲得相。無往不宜。吾人欲報其恩。宜遵其訓。固不彼言。且於此緣故最深之園中。建其壽像。以為紀念。並使後人。亦得瞻仰其儀容。而垂模範于永久也。
聊述數語。以當式辭。

民國廿六年丁丑陽曆十一月十四日陰曆十月十二日

 

丁亥雙十節故賴雨若先生榮受旌表感作 李德和

才高夙抱樹人心。砥柱狂瀾輔世深。此日褒彰尊德業。典型千載萬民欽。

其二

立碑銘石仰垂名。後起心還如事生。轉溯當年園裡像。也隨浩劫恨何平。

 

仙先生講經故址石碑除幕式々辭

壺仙花果園修養會代表蔡明憲 

惟民國三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為故恩師壺仙賴雨若先生七旬榮慶(農曆十月八日)及令尊世觀先生九一榮壽(農曆十月十四日)忝屬門生恭立石碑篆曰 壺仙先生講經故址用資瞻仰遺德際茲功竣虔舉除幕典禮謹設香果並譔蕪辭而祭曰

偉哉先生。崇大自然。行天之道。責荷仔肩。身為律師。法效魯連。德瞻鄰里。腹笥便便。視富貴如浮雲。以傳道為使命。感浮名之無益。悟鬥智便成愚。乃設教於壺仙花果園。復興祖國文化。維持鄒魯衣冠。三千桃李。盡沐春風。為仰典謨。立石故址。值此除幕。潔備香果。鞠躬致祭。伏維 道範長存。德育不朽云爾。

【引用】壺仙詩集─壺仙賴雨若先生遺稿二集(9)

(賴萬鎮,歲月:嘉義寫真【第3輯】,國家圖書館臺灣記憶系統。2004。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 臺灣記憶 https://tm.ncl.edu.tw/)

賴府世觀壺仙二公冥辰祝詞

壺仙花果園修養會代表江金鎔


中華民國丁亥初冬吉日為我先師

世觀士仰。壺仙雨若。賴府君二公冥辰。門生金榕等。
緬懷遺澤謹具果品恭伸獻祝詞曰

憶我夫子。世代書香。諸羅古邑。碩宿名昂。關懷聖道。衣鉢相將。惜值淪陷。素志難償。或嘔心血。著作文章。或施絳帳。講義精詳。斯文有賴。道德維揚。際玆光復。遺訓彌彰。欣逢吉誕。盛宴宏張。瞻仰遺容。介壽稱觴。山川生色。共祝餘慶。尙饗。
民國三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