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光標


陳光標的「行善事件」在台灣引起極大波瀾,有人稱「毀譽參半」。有心要助人,我相信不會有誰會「毀」的,爭議之所在,自然是他的作風。換句話說,叫「目的正確而過程有誤」,再加上台灣媒體一貫搧風點火,做好事做得如此狼狽,還要被那不入流的「政治評論者」叫罵,也算是古今奇聞了。

除卻泛政治化的統戰批評,陳光標最為人所爭議的,不僅是他的高調作風,更是最初他的「行善」帶有強烈的羞辱意味。要領受人專程到某處接受他的紅包,還要把善款堆得跟牆一樣,很容易讓旁人有「糟蹋窮人尊嚴」的觀感,彷彿這世上沒有錢就沒有價值,我好心救濟,你就要感激涕零這般。

若就媒體揭載他在大陸的行善事蹟,似乎覺得他應該不致如此。或許如侯念祖所說,他習慣中共的思維及作風,認為行善時有排場、要高調,才可以體現他憐鄉恤民,地方政府也將此視為政績,也暴露出大陸的社會救助系統闕如。說起來這算是古代中國仕紳結構的延伸,地方官在天災來時無力賑濟,只好倚賴鄉紳捐貲,然後隆重其事,上報朝廷。鄉紳賺取名聲之餘,搞不好還可以因此當個小官,光耀門庭。這種模式,乃是朝廷無力救助百姓時發展出的應變措施。中共的治理思維,和他們所鄙視的「封建社會」其實差不了多少,只是鄉紳變成企業主,他們的「報酬」也不再是當官,而是租稅優惠之類。中共還殘留如此習慣,可見中央再富,他們仍是無力真正救濟底層的人民。

而且從陳光標之例,也可以看出中國步入資本主義三十年,就算名列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卻仍然生嫩的現狀。胡晴舫在〈世界第一在中國〉文中描寫的那位女子,疑惑不解何以中國已經如此富裕,卻搆不到「世界第一」,解答大概就在陳文標身上。中國人不是不懂回饋社會(說起來「回饋社會」應該是台灣用法,大陸人應該還無法使用到這種詞彙),可是他們不夠sophisticated,只知道發錢,不知道如何發錢,或甚至不只是發錢,而是要讓貧困的人得到生活的保障。

有輿論以此抨擊台灣的富人階級,我很不解。若「為善不欲人知」是台灣一貫的看法,那台灣有錢人做了多少善事,我們如何知道呢?更何況如今台灣人行善,多半透過慈善機構,即便有機構爭議頗大,但他們做的事情大家都看得到,比起陳光標僅以一人之力發錢,慈善機構可以集合許多人的力量,針對受助人的需求,得到更妥善的照顧。窮困之人,多以失去謀生能力、疾病纏身、小孩教育無著最需要及時幫助,所以發錢之餘,提供免費醫療、教育、飲食、輔導就業都是同等重要的。就這部分,我確信台灣做得比大陸要好得多了。拿陳光標去罵台灣企業主,好像他們捐到慈善機構的錢都不能算在他們身上,那台灣的慈善機構要何以為繼?難道台灣也要走倒退路,發錢給人了事嗎?

我們是如此厭惡陳光標幾近羞辱的行善過程,卻又不自主把自己的標準往大陸靠攏,彷彿溫世仁不是台灣人,他在大陸偏遠地區蓋學校,讓貧困的小孩得以受教育,脫離貧窮的輪迴,也算不上善事。我看到陳光標的行徑時本來還很安慰,台灣人覺得反感,至少說明台灣社會已經脫離單純「濟貧」的概念,除了「濟貧」,我們更應該幫助「脫貧」。但當可憐陳光標的聲音出現,還偏頗的看待台灣現狀,我又覺得好像一夕之間台灣退步二十年,以為只要把錢給窮人,天下就會太平似的。新聞報導有位在新竹接受陳光標善款的一家人,家裡沒有收入,小女兒還有重大疾病,就算有了一萬元,不過是解燃眉之急,一旦花完了,他們一樣兩餐無著、疾病難醫。一時善心不過杯水車薪,有長期的制度才可以讓他們不再陷入貧病的輪迴。噗浪有人就疑問「新竹社會局是睡著了嗎」,這才是正常台灣人應有的態度不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