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是個很常為人忽視的時期,在歷史教科書中,這段歷史幾乎完全忽略不提,唯一的例外,是提到鄭成功渡台灣,開啟後來台灣的「明鄭時期」。然而這種孤立的歷史認識,無助一般人對南明的了解。對台灣而言,南明應當是要好好研究的課題,畢竟南明最後一個重要人物鄭成功,對台灣留下極為深遠的影響。

美國學者司徒琳(Lynn Struve)的《南明史1644-1662》,是西方世界中第一本專門討論南明的著作,上海書店出版社的中譯本譯筆流暢,內容豐富。因為此書原本設定的讀者是外國人,所以她盡量消化史料,轉為通俗的文章,並試圖建立自己的南明史觀,所以不會有堆疊文獻的枯燥感,容易閱讀。

歷史課本總將思宗自縊、清兵入關視為明亡的時間點,彷彿從此就是清朝治理中國。但事實上,江南、嶺南、西南一帶,由於李自成殘部、張獻忠、地方的擁明部隊等大大小小的武裝勢力,並無統一而有效的中央權力控制,因此相當混亂。名義上清朝已經是中原新主,但南方一直在兵荒馬亂當中,民生凋蔽,屢遭劫掠。位於南京的陪都官員,原本希望擁立明代宗室,建立軍事力向,好打回北京。但明代宮廷的沉痾,非但沒有因國破之亡而暫時消失,反而變本加厲,再加上文官與武官激烈對峙,南明的政權,泰半都因為內鬨而消亡。

在這幾十年的南方紛擾中,唯一看起來最成勢力的,是以廈門為根據的鄭成功集團,而鄭成功之所以比其他擁明勢力要來的穩固,竟是因為到了鄭成功的時候,明代的官僚系統幾乎崩解,文武相爭的基礎不再,得以讓擁武自重的鄭成功大力發展。只是這位南明時期少數具有軍事才幹與文人修養的將領,最終因為太過輕視清朝的軍事能力,致使在南京大敗而歸,而去台灣一事,更讓鄭氏勢力從此瓦解。而約莫此時,鄭氏所奉的南明君主永曆帝,則在清廷授意之下,死於吳三桂之手,南明的餘緒,自此完結。

南明幾十年紛擾,看起來像是不停內耗的鬧劇,但亦有引以為鑑之處。對我而言,這當中最值得討論的,是所謂的大一統思維。這種思維幾番讓南明的軍事力量遭到重挫,連鄭成功也不例外。以鄭成功論,若能固守福建,旁及廣東,以他的海上實力與閩粵一帶的地理屏障,大可以跟清廷抗衡好一陣子。但他仍有北定中原的妄想,才會調動大軍攻打南京。攻打南京失敗固然有戰略上的失誤,但若沒有抱持這種看法,就連勞師動眾都可免除,更可保全自己的實力。其子鄭經亦是如此,若不是為了一定要搶占廈門泉州等地,致使內庫空虛,鄭經壯年而卒,或許鄭氏經營台灣的時間會更久,也更具規模。當然,匡復明廷是抗清人士高舉理想,積極建軍,也都是因為這個前提,若少了這個前提,恐怕政權的正當性就不復見。這也是古代中國政治的困境,不得不在「胡漢之別」與「天命」當中掙扎,即使到了民國,仍然如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