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etitia Ky: LOVE & JUSTICE
對於在象牙海岸成長的雷蒂西亞・基伊(Laetitia Ky)而言,「自我」的感知深深受制於殖民時期所遺留下來的審美價值觀——那是一種將筆直的髮質與明亮的膚色視為成功與美麗象徵的視覺體系。基伊在成長過程中目睹了家庭中的女性如何以漂白劑改變膚色,她自己也屢次忍受以灼熱藥劑拉直頭髮的過程,那是對自我身體的暴力調整,也是對白人美學潛移默化的臣服。
然而,16歲時一次化學燙髮的失敗,讓她的頭髮遭受嚴重損傷,幾乎全數脫落。這場災難性的事件,反而成為她藝術旅程的起點。她開始探索修復與重新生長自然髮質的方法,並接觸到一個在美國推崇自然髮、倡導身體自主的社群。在這樣的影響下,她不禁開始從根本質疑:自己為何要否定本來的髮質?為何要試圖將其抹去?
這份反思最終驅使她做出一個大膽的舉動——剃光所有頭髮,從零開始,誓言重新與自己的自然狀態和解。但這場與自我的和解並不輕鬆。為了學會愛上那從未被主流社會讚頌過的髮質,她首先必須解構自身長年以來內化的偏見與誤認。
就在這時,她偶然翻閱到一本相片集——那是一部收錄殖民時代以前非洲女性髮型的視覺檔案。那些髮型彷彿雕塑般精緻、抽象、富有建築感,直指藝術的本質。她進一步研究後得知,在殖民統治之前的非洲社會,髮型不只是外在裝飾,更是個人身份的表徵與溝通工具。從髮絲的形構中,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生命歷程、婚姻狀況、職業甚至社會角色。
這些原本她試圖消除的特質,竟蘊含如此強大的文化能量。她終於理解,這並不是「回歸自然」那麼簡單,而是一場關於身體政治與歷史記憶的奪回行動。那條起初為了自我接納而開啟的道路,最終轉化為藝術的探索。基伊開始以自己的頭髮為媒材,創作出雕塑般的造型——那些不僅是造型,更是聲明,是以自我為場域所述說的文化自信與歷史回響。(原文來源,ChatGPT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