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藝術學刊 第16-20期目錄

第16期 2014年6月
林文彥,古璽擷遺
朱建華,商周書法教育考論
陳俊吉,「華嚴藏海圖」與「七處八會圖」的獨立發展至結合探究
張卉,龔賢畫學的「士情」思想
葉吉芳、葉子卿、紀欣妤─史晨碑難字探源
盧瑞珽,北美館「藝術介入社區」案以102年活動為例
黃朝政,初探二十世紀臺灣肖像畫與權力意識形態演變的關係
欒興美,禪公案的精神及禪畫藝術表現的差異性
陳建樺,視覺修辭應用於閒章藝術研究與創作
蔡譯德,觸動的足跡─水墨創作研究
於芳雪,清末民初界首彩陶研究
李孟學,唐代銅鏡銘文初探
林宜美,荷其有馨─視覺經驗的多重感官享受

第17期 2014年12月
黃才松,應目會心─壽巖水墨畫痕
陳炳宏,現代水墨人物畫自我創作方法建構之研究
黃志煌,談米芾《海岳名言》中的「趣、勢、俗」
朱建華,秦漢書法教育考論
何美青,日治時期書家身份與其金石書風特質
黃乾殷,文徵明師門的衰微探討
謝忠恆,黃紹芳、謝穎蘇〈石芝圃八十壽屏〉之探Ⅰ:文中二位黃紹芳之其一為海東書院山長
張美玲,人間‧幻境─重彩人物繪畫創作研究
涂毓修,大道無形‧生活心象─創作研究
陳鈺守,「直白‧轉喻─心象演繹」陳鈺守繪畫創作研究
沈禔暄,影響奚南薰篆書藝術之探析
陳勝德,印鈕之史敘

第18期 2015年6月
林文彥,古璽摭遺
張元鳳、木島隆康,技術、美學與文化性的探討─以陳澄波作品保存修復為例
林錦濤,書畫相關論說之異同考察
張卉,龔賢在揚州與遺民交誼考
佘佳燕,從政治思想角度界義中國現代畫─以高劍父為例
陳俊吉,中唐至五代華嚴經變的「入法界品圖」探究
呂文明,魏晉風度的另一種視角:蘭亭雅集中的家族觀念
李躍林,《蘇氏一門法書冊》祖帖面目的復原
趙振宇,繪畫在景觀意義延續中的作用:以中國古代園林繪畫中《輞川圖》的流傳為例
簡英智,從臺灣所藏古印譜試析對篆刻流風的影響
劉嘉成,古文傳抄現象考察析論─以《說文》古文為例
莊哲彥,古璽研析六題
蕭順杰,有幾位書手─關於郭店楚簡《老子》
曾淑珍,記憶‧懷舊與藝術創作關係之研究
周河山,書法之書寫發於有意與無意─以層次觀淺探
劉如珍,清堅如玉 林立高山─玉山、圓柏水墨創作

第19期 2015年12月
張春新,中國畫的速寫情結
林錦濤,陳淳的書畫藝術
游國慶,「愛」字考
吳清文,大地尋真-吳清文水墨創作理念與解析
陳俊吉,唐五代「入法界品圖」中善財童子的造形與特色
趙振宇,中國大陸地區美術地理研究綜述 
李憲專,歐陽脩所題三國至隋代碑刻跋文試論
曾子雲,《甘氏集古印正》的印正事例舉要
李孟學,臺灣書畫藝術發展─兼論朱振南藝術創作歷程
蔡文汀,「台式水墨風景畫」之特有地域性風格探究
劉北一,「王羲之愛鵝」的解讀與探究
張維元,映心化情─墨彩繪畫創作研究
劉宜璇,New Walk博物館之中國陶瓷收藏

第20期 2016年6月
張卉,明亡前後龔賢在金陵
韋佳,明清印論中的刀法操作理論分析
陳俊吉,唐五代善財童子入法界品圖像探究
徐凡軒,美術的純化表現
黃世團,紙材版畫對創作空間的應用與變化
李孟學,臺灣近代美術中的佛教圖像
黃俊嘉,書畫意識流轉─淺談創作要義
黃乾殷,試以「印篆」看篆書的隸變
劉北一,從「情」與「理」的視角看齊白石繪畫創作
張嘉樽,當代作品中中國傳統圖像之挪用及其意義的轉化
郭允中,金明昌內府書畫收藏考
蔡双梅,光影漫遊—繪畫創作研究
王宜華,「雨絲 雨思」─水墨畫創作研究
李林蓁,「老樹遒勁」─以樹為題之水墨繪畫創作論述
劉宜璇,劉海粟的藝術改革思想與推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