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鑑於最近年事漸高,事情不容易記得,這個長年來自日記轉變而來的部落格習慣,竟有時成為我找回記憶的依據。我忽然覺得,有些事情,就算是流水帳,好像也應該留下一痕半爪,權充自己記憶碎片的一個存檔。

日前護藻礁事件讓我對所謂環保團體的信用大為破滅,重點還不是這個單一事件,而是環保團體為了「永續運動」不惜扭曲某些環境評估,一直跟政府打對頭的模式,讓我過去從隱隱約約的懷疑落實成悲哀的實情。更不要說有捕風捉影的謠言,說某些環保團體實際上富裕到可以買下信義區絕頂昂貴豪宅包養情婦云云,這些狗屁倒灶都尚且不論。我雖然一方面仍擔心台灣的環境缺乏制衡力量,恐怕又會陷入危機,但如果這些所謂制衡力量都這麼汙穢不堪,實在就如《哈姆雷特》所說:做或不做,都是個問題。

但,我更加沒想到的,是這股歪風,其實也吹到文資保存領域。

日前某校的新建美術館案,忽被同校老師同室操戈,大嘆舊建築之可貴,貿然拆除之可惜。這事情本來只是一個人在臉書上的懷古幽情,不想忽然間變成聲討學校的利器,有人藉此痛批學校拆掉有歷史價值的建築,要求重啟審議。但我卻聽到另一個聲音,在給了同樣舊建築全然相反的評價之餘,亦言之鑿鑿稱激起紛爭的深層原因是校內鬥爭緣故。

不過保護舊建築在我所處的同溫層中,就是個再政治正確不過的大纛,不可拂逆。這種近乎要脅的爭取保護,我恍惚間像是看到藻礁的既視感,重點已不再是那棟建築物該不該保存的理性討論,而是不顧一切衝撞的腎上腺素衝高的快感。若這背後還有不可為外人道的鬥爭伏流,那文資保護的大義名分,於我來說也是大廈將頹之勢。

猶讓我意外的是,這種要挾裹脅的文資保存,竟有前例,據說中部某大學就是一個血淋淋的例子,在一堆「外人」的強力要求下,原本要拆掉的舊教室硬是留了下來。保留下來的建築腐朽不堪,也沒錢整修,任其荒廢,原本重建的規劃與經費也付諸流水。以後見之明來看,對學校的發展,實是弊大於利。但對手持大纛的人而言,應該是難得的勝利。

我仍不希望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但這也促使我反省,我本來覺得進步價值縱然部全盤接收,也要至少是盡量朝此方向前行。但在號稱進步的種種價值當中,卻讓我看到驚人的缺陷。藻礁的部分是不是政治因素在後面,我囿於識見,難以深論。但文資此例,雖然貌似與廟堂無關,卻也是讓我感嘆,所謂正義或正確,有時只是一廂情願或是視野的狹隘。雖說這種事情,我也不是第一次見識了,但真正如此近觀,還是頗覺無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