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在上海開了「僅此一場」的演唱會,開出天價門票,聽說甫一開賣,網路上即告銷罄,然後就是拍賣網站上貴翻天的黃牛票。但也有文章指出,這種哄抬價格的炒作方式過了頭,很多票其實沒賣掉,王菲的身價,就在中國人這樣竭澤而漁的方式下迅速崩毀。

王菲成了最後一搖的搖錢樹,王菲的現場成了名利場,說到底,這是「強國蹶起」的同時,底蘊薄弱的映射。王菲並不是中國人捧起來的,是香港給她舞台,台灣給她市場。王菲所以是王菲,因為在當年港台娛樂圈如日中天的時候,她可以用她的銷售量換她相當程度的製作自由,她可以在懷孕的時候出一張任性的EP,在百代唱片的時候可以出一些當時覺得在挑戰市場接受度,後來被奉為經典的專輯。她清亮而慵懶的嗓音,配上林夕那些幾乎要流於囈語的難懂歌詞,成為芸芸文青(當時好像還不流行這個詞)奉若神明的特立獨行安全牌。

與其說王菲光環消退,不如說王菲的名聲本就不是紮根在中國。中國真正出現所謂的流行音樂,只是近幾年的事情,在此之前,流行音樂的中心是香港與台灣。現在中國紅紅火火的各種歌唱比賽節目,若是抽掉台灣跟香港的流行歌跟歌手,幾乎什麼都沒有。就是現在因為當評審又紅起來的那英之流,當時不也依靠台灣市場在過日子。在那個動輒就可以賣破百萬張專輯的狂熱年代,就是現在「蹶起」的強國市場,也做不到。

中國拿著本來就不屬於他們的過去在消費,不過就是圖一時利益,玩爛玩殘很輕易,對他們來講也沒什麼負擔。但對台灣人、香港人而言,王菲是那個時代的重要象徵,卻被今天的中國,以貪婪吞噬。中國以一種原始野蠻的狀態,將台灣與香港的流行文化壞弄殘。其實他們不會有什麼影響,畢竟他們本來就什麼都沒有,真正受傷最嚴重的,是香港與台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