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自賽德克巴萊以後,金馬獎就一直有著「本土化」的問題。今年的大獎紛紛落在香港或中國的電影身上,這樣的問題不免又再度提起。但考量金馬獎自創設之初,就是為了抵抗「本土」,則金馬獎會是這樣面貌,也不奇怪。

以台灣電影之低迷,金馬獎可以延續至今,已經很不可思議。有人批評陶晶瑩在主持有失體面,但主持人表現的好壞,其實直接反映台灣電視圈的情況。我們的電視圈是如此衰疲,連個像樣的新生代主持人都找不到,當然只好找已經不再當紅的「老人」來主持,而他們之跟不上時代,也不過就是台灣電視圈現況的反映。其實台灣不在乎金馬,已經有相當一段時間,今日之所以還可以引起一些討論的餘波,除了來參加金馬獎的女星穿了一些貴得要死的衣服以外,也是因為台灣的電影逐漸被台灣人重視。在這樣的情況下,自然對金馬獎的定位有質疑、有批判。

自從台灣的電影一度變成藝術片專門製造地之後,金馬獎的評審品味也逐漸「藝術片」化。其結果就是,但凡小成本的、有爭議的、被政治封殺的、實驗性質的電影,容易成為金馬獎入選的主旋律,也塑造金馬獎特殊的品牌價值。中國近年來的電影多如繁星,可是會入圍金馬獎的多半是冷門、非主流、非商業的電影,明星要追求金馬加持,也往往要循這樣的路線。我覺得范冰冰就是一個例子,她大概也知道,像「楊貴妃」這樣的電影是不可能進得了金馬獎窄門的,所以才演了一部鉛華褪盡的「我不是潘金蓮」。縱不是為了金馬獎,他們也相當程度意識到拿來賣錢的電影跟提升自己價值的電影,兩者之間確有差別。而金馬獎,便是華人世界中,只追求藝術成就的電影人某個心目中的里程碑。

金馬獎的「大中國」性質難以除去,因為它可以說是中華民國政體體現的最後一道堡壘。也許很多台灣人心有不平,但既然金馬獎一開始就是為了抗衡台語片而存在,我想這是其以一貫之的態度,倒不用太過計較。有人質疑為什麼要拿台灣人的納稅錢去辦一個面對中國的獎項,我倒認為,不妨就將此視為對中國電影界的某種統戰手法。中國電影一直沒有一個公平而自由的競技場合,而且政治的陰影如影隨形,兩岸三地的電影獎項,大概只有台灣既沒有政治因素的干擾,也沒有商業操作的手段。我想光是這點,金馬獎就有存在的意義。至於台灣人要如何去理解這樣的獎項,我想就不如把它看成是某種國際競賽,一如法國的坎城或義大利的威尼斯,只是舉辦的地點恰巧在台灣。如此足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