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聲出版的總編輯過世,藝文界一片嘆息。林懷民寫專文懷念,點出這位傳奇人物,是國民黨將官之後,是美國出生的ABC回鍋重新學習中國文化。他用他像第三者又彷彿不是第三者的眼光,開始介紹、深入台灣,深入中國。

我覺得這是一段含意深遠的寓言。首先,漢聲所代表的文化高度,幾乎台灣再無什麼出版社可以比擬,可是他的遠因,居然奠基在黨國威權之下。雖然漢聲在表面上離政治很遠,可是正是這個「離政治很遠」,恰巧說明漢聲的根基,其實是最為政治的。不是黨國威權的庇蔭,無法「遠離政治」,無法用宛如手工業的出版模式,撐出四十年的長度。以我這後見的觀點,這大概算是最討喜的特權。

構築上層建築的特權,是國民黨政權最精緻細膩的手法,甚且國民黨自己,大概也不知道有這樣的結果。類似的事情不只漢聲,還有林懷民的雲門,賴聲川的表坊,王小棣,李安,若寬鬆來講,甚至還有蔡康永。他們在黨國體制下享受了一般台灣人沒有的藝文資源,充當文化引介人,然後回到台灣,忽然架構出一片一般台灣社會難以企及的上層文化。或者借香港的流行語彙,「離地品味」。簡單來說,他們試圖用西方的概念,去重塑出他們理想的「中國文明」。雲門的題材都是中國的,但風格與表演模式則是西方的;表坊用的完全是歐美那套話劇的表演手法,再不時放入一些異國情調般的東方鄉愁。就連李安,我們現在都已經當他是「台灣之光」,但他早年的作品,其實有著濃厚的中國風味,比如「喜宴」背後反映外省家庭移民海外的時空背景,「飲食男女」裡完全拿掉台灣,透過台北呈現出的「當代中國城市」的樣貌。

其次,漢聲背後所代表的,其實是精緻的「異國風情」。吳美雲美國出生,英文才是他的母語,回到台灣從事文化出版,開始學中文,開始「發現」自己的文化傳統。漢聲做出一本一本的專題,很有點人類學文化誌的意味。幾十年積累,漢聲成果斐然,但認真思忖,這樣「文化」氣質濃厚的內容,終究只以「第三者」的眼光看待。類似的概念,其實早在日本統治末期的金關丈夫所主持的「民俗台灣」就已經出現,只是金關丈夫確實是以「他人」的眼光在理解台灣,而漢聲則比較像印度人研究古代佛教美術,或南美洲研究古代印加文明那般,看似自己文化的源流,卻又不是那樣全然關聯的曖昧情境中。

所以,漢聲進入中國,如魚得水。因為如今的中國,正是一個全然將自身「異國風情」化的狀態。中國將自己的文化改造,重新詮釋成外國喜愛的模樣,並以此當成文化的正統。最明顯的就是祭孔大典。比較台灣、韓國、中國三地的祭孔,中國的祭孔大典已經完全變成表演秀,失卻原本維護文教的傳統意義。漢聲的格調比今天的中國高出太多,但邏輯是一樣的,所以方便中國山寨。

這些黨國菁英之後,打造出台灣最精緻的文化面貌,不可否認,這確實是台灣珍貴的資產,恐怕也是國民黨唯一的正面影響。但他們打造出來的「當代中國文化」,在真正的中國崛起後,便全部接手拿走,成為台灣莫大的隱憂。台灣不可能再以「中國」的身分引領華人風潮,可是真正要說到台灣本土的積累,卻少之又少。直到這幾年,當台灣終於以一種獨立的文化概念自外於中國後,新的文化觀才開始建立,新的文化底蘊才開始累積。我也是在這幾年才開始追尋,到底何謂台灣本土的文化?而我發現台灣文化中珍貴而獨特的部分,卻往往在都會區,或嚮往都會生活的人忽視鄙夷。前不久金曲獎請「玖壹壹」演出的爭議,我認為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正因為我們長期浸淫在上層建構出來的文化框架中,才會對另外一種在台灣土地中滋養出來的文化面貌感到不舒服。

出版萎縮,影視低落,台灣的文化發展似乎走到一個不見出口的低谷。可是對我而言,這反而是個重新出發的機會。過去的台灣,摻雜很多「中國」的元素,但那不是傳統溯源的概念,而是用鄉愁堆砌出來的想像。這些「鄉愁」如今回到原鄉大發利市,無意間說明鄉愁的中國情懷,在台灣已經不再合襯。台灣需要自己的原生記憶,重新凝視台灣自己的鄉土。這不是過去七十年代在「救亡圖存」底下萌發的鄉土意識,而是試圖接回記憶,是更樸素的情懷。也因此,這種鄉土也包括過去國民黨忽略的日本統治痕跡,歐洲海權的視角,以及與南洋連接的觀點。也只有因為這樣低迷的狀態,才是台灣重新建構文化論述的絕佳契機。也許今日的機遇不如從前,但我想前人努力開拓出來的自由空間,正是可資萌發的土壤。在沒有黨國庇蔭下殘存下來的強健苗種,我相信可以更為穩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