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對民國史的研究,出現許多翻案文章,如對袁世凱、北洋政府、吳佩孚、陳炯明,乃至滿洲國、南京維新政府的汪精衛等,一反過去全然負面的評價,重新肯定當時這些人在近代政治的地位與價值。我覺得,正是這樣的氣氛,使《通敵》一書得以出現。

無論是國民黨或是共產黨史觀,有一點他們都避而不談。二戰期間,那些「淪陷區」到底過著什麼樣子的生活?他們當然只以悲慘無比等語塘塞帶過,但實際上,有一點他們絕口不提的,正是那些淪陷區尚可維繫的狀態,確保中國在戰後不致一下子陷入極端的經濟困境。而弔詭的是,原本淪陷區在戰中尚可維繫的經濟,在戰後,卻因為國民黨強取豪奪,使經濟情況迅速惡化,造成物價騰漲,真正民不聊生。

在國民黨或共產黨的特定說法中,日本的侵略宛如焦土式的殺戮(但實際上卻是國民黨或共產黨才會用到上這種戰爭模式),然而日本除了上海、南京等地有嚴重的殺戮行為外,其他地方,卻是急於恢復當地秩序,希望可以恢復既有的經濟狀態,以供給日本戰時的經濟來源。從《通敵》一書中,可以看到日本捉襟見肘的一面。他們的人數無法多到控制佔領區,也對治理中國人缺乏概念,其結果就是,戰爭推進時沒有問題,戰後復員反而困難重重。僅從這點,就可看出日後日本陷入泥淖的情況。

而就作者就此問題,也有其研究的侷限。這類所謂通敵的內容,對中國人來說實為一大禁忌,無論是國民黨或共產黨統治,類似這樣的紀錄,留下來只會對當事人不利,一定是盡可能的銷毀。所以要掌握資料,非常困難,這迫使作者只能用非常零星且不太有代表性的例子來說明。但,其實許多歷史名人也都有「通敵」的情況,比如汪精衛、鄭孝胥、張景惠等人,可惜這些人的例子並沒有放在此書做比較。

其實此一題目,對當代的中國社會,仍有相當的研究難度。中共的敵我史觀仍然強烈,這使單純的學術研究,都有變成政治材料清算的可能,因而中國人不太去碰觸這類題目。相較之下,台灣社會理當有比較好的環境研究,但是否適合稱之為「通敵」,也很有問題。台灣在日本統治之下,配合日本當局,本來無可厚非。過去如辜顯榮等人,每以「漢奸」稱之,這既有國民黨史觀的偏見,也漠視台灣當時的社會背景,是很需要加以翻案的。而這類情形,又絕然不同於日本在中國的情況,需另外視之。可以說,所謂通敵,決不是單純的黑白兩面,非對即錯。雖然確實有人想藉由向敵人獻媚以求得好處,但實際上也有許多人或為了自己的生計、或為了自己的性命而配合,這些配合是否又能以「通敵」之名看待,很難一概而論。不過,現代的人寧願頭腦簡單,不願複雜的看事情,非黑即白才是他們看世界的道理,這樣幽微的部分,並不在他們的認知當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