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兩年,網路對台灣的「鬼島」現狀有很多討論,這些檢討或批評,最終都不免歸結到一點:慣老闆與過低的薪資。

但,為什麼台灣最終會變成「慣老闆」的格局?不把台灣當成安身立命的地方,我想還是根本的原因。不只當年來台的外省人,就是已經在台灣數代的本省人,在台灣長年一直處在戰爭邊緣的環境當中,也很難把台灣當成可以長住久安的地方。即使台灣實際上已經和平逾一甲子,我們心裡終究有著台灣終不免毀於戰火的深沉恐懼。

所以許多人碰到中國就膝蓋軟,不見得是他們真的不愛台灣,只是圖「苟全性命於亂世」,過去冷戰時期,在台灣人的潛意識中,就是亂世。既是亂世,最好的方法,當然就是盡可能的攢積金錢,逃到和平的美國、加拿大、澳洲等地,不再受到亂世夢魘的侵擾。現在中國崛起了,有些人就覺得,依靠一個真正的中國,大概就可以不再被「亂世」的痛苦所束縛,所以心甘情願去依附,比如李敖那樣。

要擺脫慣老闆,就要認定台灣是安身立命之地,是自己的故鄉、根源。要讓台灣長長久久,就不可能一直籠罩在「中國」的陰影之下。鄭立的「中國宗教說」我覺得很確,台灣或香港,在日本或英國統治下,其實是間接接受「中國」這種概念的。若早有中國這種概念,何以清代台灣屢有漳泉、閩客械鬥,他們豈不都是「中國人」嗎?何以南洋一帶,客家人、閩南人、潮州人團體涇渭分明,要一直到戰後的殖民浪潮消退之後,才試圖以「華人」之名團結一起,與馬來人或爪哇人抗衡?在台灣,「台灣人」的概念實早於「中國人」,只是當年叫「本島人」。而這種日本本位的稱呼,在中國國民黨來台灣之後,就被「中國人」所取代。

所以,若再從「慣老闆」追根究柢,認同台灣、將台灣視為自己的根,才能真正徹底去掉「慣老闆」的惡狀。雖然現在年輕一輩,對台灣的認同遠高於前一個世代的人,但慣老闆的後代,仍很有可能繼續成為慣老闆,若不對台灣有感情、有寄託,又怎麼可能會覺得台灣大環境「匹夫有責」呢?之前看灣生的紀錄片,很多人在台灣不過生活十幾年,就已經把台灣當成永恆的家鄉,相較之下,有些在台灣出生、台灣成長的人,卻依然覺得台灣只是他的寄居之所。這種深層的認同危機,才是台灣諸多弊病的起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