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從不看經濟學者寫的藝術相關書籍。因為在我感覺裡,這種書討論的不過是投資報酬率、市場趨勢、買氣分析一類事情,跟藝術八竿子打不著,也幾乎沒有什麼參考的價值。但有一次從事藝術創作的同學看完《為什麼藝術家那麼窮》後,慎重其事告訴我以後他再也不要拿政府補助,並叨叨跟我說著藝術家太多之類的事情。後來他索性把此書借給我看,希望我可以跟他討論。

這本書說來不是很好讀,不知是因為內容討論的問題總是圍繞在幾個觀念上,還是譯者的文筆欠佳,致使整本書非常囉唆,彷彿繞口令般總是那些辭彙兜來兜去。總而言之,作者身兼「藝術家」和「經濟學家」兩種身分,他嘗試同時以這兩種身分來看待「藝術家普遍相當窮困」的問題,但顯然他的「經濟學家」身分在書中佔據優勢,而「藝術家」身分則只是一廂情願、空抱理想、甚至遭受蒙蔽的偏激對照組。

然而,在市場經濟幾近崩潰的當下,我們以經濟優先的眼光看待為什麼「藝術家那麼窮」似乎已經不合時宜。我甚至懷疑此書的副標題「打破經濟規則的藝術產業(The Exceptional Economy of the Arts)」,藝術界的交易真的是「異象」(exception)嗎?我們又何以確信今日的經濟模式就是常態呢?

若按照所謂市場經濟的常態,把高漲的成本和政府大量補助視作藝術市場惡化的原因,並不困難。但藝術政策想增加藝術家的收入,這種作法真的是正確的嗎?不要忘了藝術家的創作絕異於工廠製造商品,支持他們創作的動機絕不是單純的追求盈利,而書中也提到,從事藝術創作的人多數不是以增加自己收入為第一要務,意即經濟狀況根本不是藝術家最關心的事情。但經濟學家總是預設擁有金錢或其他物質上的享受是人類最終的目標,或是唯一可以獲致「幸福」的媒介。顯然這種情況對藝術家從來不適用,如今更對多數已開發國家的人民不適用。

再者,此書作者的背景也需要考慮。作者漢斯雅賓(Hans Abbing)看來是英國籍,英美兩國看待藝術及文化政策的方式,和歐洲大陸有很大的不同,當然也就反映到兩邊的政府決策和方向。也許對英國而言,歐洲等國大力補助藝術,卻無法「提振」藝術市場,顯然有徒勞無功之感。但若是歐洲各國意不在此呢?事實作者也在第九章「政府為藝術服務」和第十章「藝術對政府有益」中提到,這兩章講的都以歐洲的例子。但他在第十章結束後特意提出一個「附錄」著墨英美和歐洲的差異,可見對作者來說,歐洲的作法不盡然「正確」。

綜而言之,作者試圖解釋何以藝術家在歐美普遍窮困,但他並沒有進一步闡釋藝術家的「去路」。我們可以設法提升藝術家的收入嗎?還是這是無法解開的死結?作者在字裡行間,認為比較好的方式是減少補助、降低鼓勵,藉此減少日益增加的「貧窮藝術家」,希望藉由減少藝術總人口數,增加每個人所得到的平均收入。但如此又很矛盾,如果削減補助是主要方式,其結果應該是「人口減少而平均收入不變」,意即藝術家仍舊沒有改善收入。這不得不讓我懷疑,也許對這位身兼經濟學者和藝術家的作者而言,他的目的不過是想讓帳面數字好看一點,藝術家的心理並不在他的設想當中。但我也不免猜測,也許他看了太多他的藝術家朋友只是尸位素餐、毫無「生產力」的寄生階層,政府的挹注實屬多餘,乾脆斷其生路,一了百了。

如果作者有如斯心態,我是可以理解的。在我看來,台灣近幾年也有類似的狀況,從事藝術工作的人愈來愈多,但魚目混珠者亦不乏其數。就算是看似活躍在業界、頗具名望的「大腕」,也不見得真的在藝術領域有卓越的貢獻。然而作者所分析出的「贏家全拿」理論,使藝術界的「成功份子」與「失敗份子」距離愈來愈遠,而補助增加的表象卻引來更多人前仆後繼,想當然耳,結果只有更多的「失敗份子」爭奪少數「成功份子」拿剩的資源。

但我認為,若作者把藝術家的窮困視作結構性的問題,調整補助費用多寡,對改善現狀似乎也無濟於事,最多不過是讓藝術這一小眾更為小眾而已。我想最根本的問題,是我們太執著於將藝術發展當成經濟問題在解決。改善藝術家的收入,就會改善他們的生活嗎?藝術家收入提高了,問題就解決了嗎?用在一般人身上或許如此,但對藝術界,這絕非等式。當然,藝術家總是覺得政府不支持他們、補助的金額太少、社會環境太惡劣云云,天真的期盼金錢能拯救一切。但今日看到表坊的國慶演出爭議,就可以知道,不僅金錢不是萬能,而且金錢還會惹禍上身。所以我想,重點應該不是這種外在的經濟狀態,而是藝術家如何定位自己和社會之間的關連。如果藝術創作只是自我意識的闡發,我想任何外在的賦予──包含政府給的資源──都是自我的枷鎖,應當盡力免除。如果藝術是介入社會的方式,那就要盡量顯示其強度與影響力。在當今任何人都可以宣稱自己是「藝術家」的年代,「藝術家」的自律才是真正的關鍵。

不過,此書解答了我心中存在已久的疑問。這幾年來,我一直納悶何以台灣的當代藝術幾乎全靠政府吃穿,而當代藝術界的人所想到唯一賺錢的管道,就是不斷跟政府要補助。但他們跟政府要了這麼多錢,卻仍時時嫌棄政府做的不夠,而不認為他們應該謀求政府以外的經濟來源。書中勾繪出的藝術圈模式,讓我恍然大悟──原來這是一個結構問題,所有人都陷在其中,無法自拔。但台灣的問題是,跟歐美相比,藝術(當代藝術)並沒有取代宗教成為社會共同尊崇的精神象徵。當代藝術高高在上的態度和幾近咒語經文的「藝術語言」並沒有替他們贏得像歐洲藝術那樣的地位。台灣的上層社會對當代藝術亦多不聞問,仍只對比較傳統的藝術感興趣,致使扶持當代藝術的重責大任,完全落到政府頭上。於是乎,失去宗教光環的台灣當代藝術圈,就只剩下空洞貧乏的內在和貪婪的人性。
arrow
arrow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