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意外有個機會可以去看「新客家歌舞劇─福春嫁女」。雖說我自頭至尾對這齣戲一點興趣有沒有,但既然有的看,就沒有推辭的道理。

戲看完了,有點高興當時我對此戲的毫無興趣。我看戲總很任性地憑一時的好惡,在我看海報或廣告那短短的時間,大概就能決定要掏錢與否。不過校內製作又是另一回事,我知道這齣戲的消息很晚,但是傳出來的風聲已經很不好,再加上最近學校舉辦什麼廿五週年的校慶活動,又跟兩廳院二十年掛在一起,噱頭似是過大了些。以我在學校的經驗,這個強棒,恐怕只是個界外球。

「新客家歌舞劇」,顧名思義就是要「新」。從客委會主委到藝術總監,無一不將重心聚焦在「新」上──要創新、要嶄新、要打造新氣象。但究竟「新」了什麼,我卻一頭霧水。他們用「舊」劇本──莎翁的《馴悍記》──改編,用美國主流的音樂劇形式,大家又唱又跳,載歌載舞,名字是「新」,我卻覺得無一不是陳套。如果用客家話唱音樂劇又可以稱「新」,那我再加上花式溜冰、踢踏舞表演,豈不是更「新」?以客語演出或許是個嘗試,但我並不認為這有何新意。畢竟改編莎翁劇本或音樂劇的呈現,早就是英美習慣的模式,我反而覺得,這叫盲目西化。

我並不是一定要將客家戲劇的表現形式侷限在山歌、採茶舞、八音之類的傳統,只是在強行套入歌舞劇表演的當中,每每讓我感到尷尬非常。作詞者彷彿將國語歌詞硬生生改成客家音,再很粗暴地放到西方的旋律之中。戲中的舞蹈不知怎麼顯得很突兀,哪怕是茶女採茶還是迎親做菜。尤其劇本已經讓我很尷尬了:十六世紀的《馴悍記》放在現代,我對劇情就有點難以忍受,畢竟時空的距離感已經消除,莎翁在喜劇中歧視女性的眼光,不免刺眼起來,就是拿著美濃藍布不停遮掩,也難以就此忽視。而且劇中讓我最舒服的地方,恰恰就是到套用傳統山歌、八音的表演。可能我不是主流的觀眾品味,多數人或許嫌八音太吵,嫌山歌太俗,偶爾點綴一下,拿來突顯「客家特色」即可,沒有追求純粹形式的必要。但多數非客家的族群尚且無法欣賞屬於客家獨有的表演美學,若是觀眾對這種西方的橫加移植表示歡迎,究竟是客家文化的地位被提升,還是再一次的證明我們只能以西方,特別是美國為主的表演形式為審美品味的唯一標準?

再者,與其說「新客家歌舞劇」是客家文化抬頭的表徵,我倒更認為這是政治力主導下的「戲外戲」,藉由這類活動來凸顯執政黨在族群問題上的「用心」,兩廳院藝術總監在節目單上的著文尤其露骨地展現出「新客家歌舞劇」背後的政治意義:「…台北在陳水扁當市長年代,完成了北市客家文化中心的興建使用,民進黨執政後,又設立客家電視台、客委會,全力振興客家文化作為台灣文化形式的一環。…客家文化做為主流台灣文化的地位明確建立。」彷彿客家人因為民進黨,終於「站起來了」,而「新客家歌舞劇」就是客家人成為主流台灣文化的表徵。但實際驗證這幾年來的台灣社會,除了葉菊蘭成為鞏固客家票的棋子外,客家人的地位到底提升多少?我們對客家的刻板印象有因此消除嗎?就舉一個很小的例子,大家多數人迄今仍很自然把閩南語稱為「台語」,並且還很理直氣壯地替此辯護不已。同樣渡台已然數代、早已落地生根的客家人,他們的地位在哪裡?更不要說被官方稱為「原住民」,卻還是被大多數閩南人蔑稱「番仔」的絕對弱勢。

他們把以英美為圭臬稱之為「新」,把這種只會上演三場,以後也不知道會不會繼續下去的戲,是做客家族群提升的「成績」。這種充斥「英美事大主義」和作秀心態的演出,在某種層面,我也算是躬逢其盛了。

補充:
楊忠衡:名牌也要講搭配─從風格錯亂的《福春嫁女》談起

這是我最近唯一看到對這部戲的評論。我曾經孤狗了一下這部戲的資訊,意外發現除了我是另作評論外,其他不是新聞稿,就是介紹文,少到不能再少。這很具體說明這部戲的影響:幾乎沒有影響。就像一顆石子投到水中,連點漣漪都沒有就沉下去了。為了這部戲所花費的那些錢,那些時間,那些人力物力,就這麼不見了。

楊忠衡稱此為「奇案」,我卻認為這再簡單不過。民進黨政府的行徑一向如此:花大錢做無用之事。這不過就是再添一筆。朱宗慶的作為也不見得是偏綠,他不過是要達到他的目的:把「台北藝術大學」的招牌推銷出去。跟兩廳院合作一齣大戲,他的目的已經達成,至於戲演的怎樣,不在他的設想當中。

其實如果能夠,這個「無用之事」可以激起更大的漣漪。戲若是巡迴到桃竹苗、中部東勢、南部美濃等客家人集中的地區演出,一定可以有更多的討論和迴響──無論是好是壞。只是這看似簡單的事情,需要勞動數倍於在台北演出的人力物力,重點是,這得需要真正會做事和可做事的人才能實踐。對民進黨政府來說,無異緣木求魚。看最近中央政府官員荒腔走板的表現,顯見民進黨的人才實是處在「中空」的狀態,連個發言人都瘋瘋顛顛,就不要說是推廣客家文化這種太困難的事情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