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以為這本書只是另一本鼓吹「台灣主體性」的陳腔濫調,但作者試圖用更宏觀的視野審視台灣住民在日本─中國─台灣三個符號上的掙扎與選擇,不僅跳脫了傳統論述中必須委身在某種意識形態的狀態,也對目前歐美學界所重視的殖民論述提出另一種思考的進路。

對於當下被意識形態論述深深束縛的台灣社會,書中所關注的時間點雖然是在日本殖民時期,仍具有相當的參考意義。而且台灣直到現在,依舊受到日本殖民深刻的影響。我指的不是日本的語言習慣等,而是在日本殖民之下所迸發出來的「台灣意識」。這個影響不僅後來被戒嚴時期的黨外人士借來當作台獨論述的基礎,並進一步擴大、深化,時至今日,只要在台灣出生長大,無論站在什麼立場,都不免會介入其中,與之相互反應。

荊子馨在文中揭示此一意識形態可能的根源,也就是在日本殖民統治的差別待遇之下所產生的帶有民族(nation)認知的自主意識。但如此的自主意識並不像朝鮮半島一樣是以民族獨立為目標,僅止於在既有的殖民架構下取得自治權。作者在書中將此與日本所採取的「同化政策」連結在一起,也就是說,日本雖然對台灣殖民地採取「同化」方針,但殖民政府根本沒有給台灣人相等的權利。作者並提及此一意識興起的另一個重要的背景:階級因素。會有此意識並投身其中的,都是舊有的地主階層及受日本新式教育的知識份子。「臺灣意識」的發軔僅是台灣地既得利益階級為了要平衡和「內地人」之間的不平等所提出的觀念。我的說法恐怕過份簡略,書中對此一意識有更為仔細的辨析。

書中所寫的內容,對我來說,可以相當程度地說明今日台獨意識的一些癥結,比如說,何以台獨一直與日本右派關係密切;支持台獨的重要人士都是殖民時期的「特權階級」;台灣意識將原住民排除在外。無論以台獨意識為主的辯解,或是反台獨的論點,都無法很好地說明這些狀況。然而作者的分析,脫去民族意識的限制之後,我從而能夠比較清楚去認知論述的創造及建立的過程演變。

不過作者雖然以一種新的角度帶領讀者認知近代台灣人面對認同問題的因應方式,但似乎沒有提出一個屬於他自己的看法,只是就既有的論述做批評。其實,處理現代台灣人的認同問題,勢必要將國民黨政府在台灣的統治,以及隨國府來台的人民心理狀態一起納入考慮的層面。姑且不論這些討論在今日意識形態的介入下會變得何等困難,即使是一九四五年以前的狀況,也不見得多麼清楚明晰。本書應當是個好的起頭,面對台灣日趨惡化的意識形態問題,我們需要更多類似的研究,來幫助我們早日脫離民族意識或國族的狹隘觀念的桎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